门前花卉灿然,三层小楼位于环城路边,正对着挖掘出土的城隍潭明清老码头,这是陈建国的家。

他家六代居住于此

城隍潭深深地刻在

他的生命里

清朝康熙年间,陈家第一代人从祝站镇乡下来到城隍潭定居,经营土布生意。靠着勤劳苦干,第二代人于光绪年间在城隍潭码头边盖起了100多平方米的布瓦房。

1949年11月,陈建国出生在这栋小楼里。他家兄弟姐妹共8人,陈建国排行第五,小名“五毛”。上小学五年级那年,他母亲去世。统购统销实行后,家里的土布生意就结束了。外祖父又开了杂货铺。之后公私合营,并入联合商店。

父亲改行过河口大桥下乡炸爆米花。陈建国跟着父亲打下手。他们每天挑着炭箱子、炉子、机器和篓子走村串户,给人加工一筒爆米花,收5分钱或者用一个鸡蛋抵加工钱。

门前的城隍潭老码头

是陈建国记忆里

最深刻最生动的景观

多少年后

当他已成为一位古稀老人

许多往事都记忆缺失

唯独童年的记忆清晰如昨

说起城隍潭码头

要从城隍庙说起

古时很多地方都建有城隍庙,孝感也曾有一座城隍庙,始建于宋代,建在澴河北岸。在环城路与解放街(古称宪司街)交会处,有一家城隍潭学苑超市,便是以前的城隍庙旧址。

昔日孝感西门外河边,有一片自西向东由河水冲刷的自然滩涂,过往船只和竹木排顺滩靠泊,形成了一个天然码头,就是孝感人俗称的大码头。澴水在大码头由东往南有一个急转弯,在城隍庙西边冲出一个深潭,就是城隍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大码头已不能适应孝感城区日渐增加的货物吞吐量的需求,1876年(光绪二年),时任孝感知县蔡炳荣督民修城隍潭驳岸,后又修南门外河边上游石矶一座,西门外对河石矶一座,后被孝感人称作小码头,也就是城隍潭码头。

小码头实则是石砌码头的总称。解放后,孝感行署盐业公司在城隍庙里设盐仓库,在码头上设置了一个木头装置,由岸上向码头货台运送盐包。

为了不影响盐务,输盐装置下方的码头货台不允许其他船只停靠装卸货物,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一段码头叫盐码头。轮船将海盐经长江运到盐码头,再由这里转运到孝感管辖的各地。

搬运工是个苦力活,大多来自沿河各村。为了便于协作,提振精神,他们在集体劳动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劳动号子。

“哟嗬嘿嘿”,一声声与劳动的节奏相应相和,令苦闷的生活也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盐码头存在了近10年

在小码头历史上

只是匆匆过客

小码头自北向南约500余米,高丈余,与南门码头阰邻。码头由石壁、平台、台阶、石矶组合而成,全部釆用红色条麻石垒砌,高低错落(适应水位高低)、结实壮观。每天大量的柴米油盐、京广杂货、绸缎布匹、过往客商经码头进入城区,并将孝感城的土布、土特产运往全国各地。

南来北往的船只和商户只要到了城隍庙,都会进庙烧香祈福,城隍庙烟火不断。

而城隍潭码头的建成

更是促进了

金西门的商业繁荣

城潭潭码头旁,还建有关帝庙、三元宫、西会馆、祁永会馆、澴春澡堂、澴春茶馆等老孝感有名的古建筑。

澴春茶馆,坐落于环城路351号。据孝感县志记载,因澴河船只繁多,全县有七八个船民帮,如孝感帮、行船帮、号货帮、罗王帮、粮食帮、上河帮、茅草帮、三汊帮。

这些船帮设有帮董,分别据守在各个码头上,每天坐在茶馆酒馆里,船民有事则来茶馆、酒馆找帮头,码头上的茶馆、酒馆便是船民的议事厅。

在沿城隍潭老码头横约五百米、纵约一百米的范围内,汇聚了老孝感最具有实力和代表性的商贾巨头,即“三茂四盛”:王盛茂,林德茂,游启茂;邓义盛,范义盛,刘祥盛,祝新盛。

另有谢复顺、晋丰、沈万镒、钟厚记、三星堂、太陈参号等大小商铺、字号数十家聚集于此,被老孝感人称作金西门。

如今的环城路上的祝家庄便是刘祥盛当年居住的老宅。

老澴河河面碧波荡漾,岸边绿意盎然,景色怡人。

是老澴河,催生了老码头

是船来船往,催生了码头文化

是老码头, 用宽厚的肩膀

承载了老孝感人民的生息

如果把老澴河比作母亲河

那么城隍潭码头

就是母亲河之魂

那时的城隍潭每天从早到晚人流不息,有挑吃水的,挑卖水的,洗衣洗菜的,装货卸货的,提篮叫卖的,打鱼摸虾的,跳水游泳的。

白天装卸工人号子声声,晚上岸边船上灯火点点,澴水流着动着,码头立着静着,如同一幅码头盛景图。

来源:孝感日报 孝感日报 作者/云起 图片/李文勇 石玲 通讯员周剑波 李维亮

制作:包梦婷

出品: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