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一周内,KTV、游戏厅、洗浴足浴、美容场所、剧本杀、麻将馆(棋牌室)、网吧等暂不开放。

核酸采样小屋恢复正常运行

分类实施核酸检测。核酸采样小屋恢复正常运行,有乘坐公共交通和出入公共场所需求的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居民进入小区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

同时,高风险区居民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低风险区居民出行做好 “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无社会面活动者可不做核酸检测

除高风险区外,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人员,如无出行需求,可不做核酸检测。密切接触者、高风险外溢人员、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从业人员、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按照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执行,重点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公交地铁全面恢复班次

公交、地铁全面恢复班次。居民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须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

来(返)郑须持48小时核酸证明

加强入郑人员管理。省外来(返)郑人员须提前报备、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实“落地检”“三天三检”等措施。省内来(返)郑人员,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入公共场所扫场所码。按照省际对接协作机制,经提前报备审核有组织闭环转运的外地疏解人员到郑后继续闭环管理,非闭环管理的落实常态化防控要求。

非必要不离郑不跨区域流动

当前,我市社会面还存在一些风险街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因此,郑州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提醒大家继续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落实戴口罩、常洗手、勤通风、两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非必要不离郑、非必要不跨区域流动。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做好涉疫公共场所、楼道、高风险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消毒消杀。继续做好对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服务保障,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米”。

市民外出应认真做好个人防护

据介绍,当前郑州市疫情形势趋稳向好,但传播风险仍然存在,提醒广大市民外出应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不扎堆、不聚集。

根据流调显示,本轮疫情有很多市民是在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等场所,购物、买菜过程中被感染。疾控专家表示,在目前疫情形势下,居民外出购物务必要做好个人防护;出发前做好规划,列出购物清单;购物途中不聚集、不停留,目的明确,快速完成购物,减少在外停留时间,快去快回。回家后,做好物品外包装的清洁消毒和洗手等措施。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用的口罩

疾控专家建议,日常外出市民要规范佩戴、脱卸口罩,阻断病毒通过呼吸道和日常接触传播。市民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用的口罩:一般来说,在非人员密集场所,只需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需长时间在医院、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逗留,则建议选择保护性更强的N95口罩等,尽量避免喝水、进食等需要脱口罩的行为。脱卸口罩应勾取双侧耳挂带后轻轻拿下,切勿用手抓取口罩外表面拉下;取下口罩后应立即清洁双手。

接收快递优选无接触方式

为尽可能减少传播风险,疾控专家建议,居民收取快递最好选择无接触方式,并且在收取快递时做好防护,口罩、手套必不可少。拿到快递后,可用消毒剂对其表面进行喷雾或者擦拭,对拆包的工具如剪刀等也需要进行消毒。拆包尽量选择在专门设置的集中拆件点或者户外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接触完物品后,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或者用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清洗。已经喷了消毒剂的外包装,可按普通垃圾进行处置。

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市民

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近期我市心理援助热线接到的咨询电话中,咨询失眠、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较多。

针对市民可能出现的心理方面问题,我市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安排心理专家值守,市民如遇到自己无法排解的心理问题,可拨打0371-89812345、0371-967886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