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山东,精彩无限。

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区中心地带,占地面积20公顷,包括环翠楼公园和环翠楼广场两部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环翠楼公园,不能不说环翠楼。元代及大明初期,倭寇猖獗,为此,明朝专门设立了威海卫。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主持建设了塔楼。塔楼坐落在西城墙的最高点,西倚奈古山巅,东瞰苍茫大海,南望迤逦峰峦,北眺巍峨青山,环绕在一片翠绿之中,因而得名环翠楼。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后,大批英国人涌入威海,并在这里建起了洋房,修起了花园。这些英国人喜欢花卉,不仅在房前屋后建花园,而且在街边路旁以及公共空闲地带也种上花草。后来人们纷纷到这里赏花观草,于是很自然地形成了公园,这算是威海历史上的第一个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真正意义上的环翠楼公园形成时间是1931年。1930年威海卫从外国殖民者手中收回后,当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并重建环翠楼,楼下辟出4.8公顷的土地修建公园。1931年7月环翠楼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

环翠楼公园的建成,为威海这座历史古城增添了新的姿色。但好景不长,1944年12月一个夜晚,环翠楼被日伪军的一把火烧得精光。

现代的环翠楼公园则于1992年5月由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筹资兴建,位于威海市区,西负苍山,东眺碧海,南北分别与佛顶、古陌岭群峰相望,登楼可见碧波浩渺于城东。其中,东广场建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铜像,是威海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也是市民休憩、健身佳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威海市投资5.22亿元对环翠楼公园进行改造,将环翠楼公园面积由14公顷扩建至53.8公顷。环翠楼公园以环翠楼——刘公岛景观轴线为主轴,以历史文脉贯穿全园,分为一轴、二脉、三核、四区。一轴指刘公岛—环翠楼—山顶会所组成的一条景观轴线;两脉指山脉和文脉;三核指入口广场、环翠楼、山顶会所;四区指民俗风情街区、娱乐活动健身区、历史文化展示区、自然体验游赏区。主要景观有环翠楼、环翠楼广场、环翠书院、盆景园、民俗街、古城墙遗址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1月6日,新环翠楼落成开放。新环翠楼由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主持设计,坐落于始建环翠楼旧址之上,总建筑面积约7500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57.7 米。建筑外部均采用黄铜材质装饰,总用铜量达700多吨。建筑功能集观光游览、历史陈列、展览展示、文化交流于一体,环翠楼建筑主体为明清风格,宏伟壮观、典雅大方,延续了威海历史文脉,成为威海市标志性建筑。

登上环翠楼放眼远眺,威海市貌尽收眼底,楼上观海上日出尤为游人所称道,“山楼初旭”是威海八景之一。

(据省旅游官网等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