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烟花秀”和无人机烟花闪亮登场,让观众有一种在中国举办的错觉。有人说,中国队在卡塔尔承办了世界杯,对此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塔尔世界杯,“豪”无人性,耗巨资2290亿美元,在沙漠中修建了一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中国施工组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先来看卢塞尔体育场,作为主体育馆它可同时容纳8万人无遮挡视线观赛。由中国铁建与卡塔尔方面联合承建,一共花费了7.7亿美元。

这里将承办世界杯开幕式和10场决赛。卢塞尔体育场还登上了卡塔尔2020年新发行的面额10里亚尔纸币。

另外,本次世界杯赛场上的草坪的保养和灌溉技术,都是中国企业;

卡塔尔温度高、风沙大,观众要在各大场馆间奔走多有不便。为此,卡塔尔让中国客车企业设计了专门的耐热、避风沙的客车。在修建的无人驾驶地铁上,使用的屏蔽门也是中国制造。

最令卡塔尔惊喜的是,中国官方为了预祝卡塔尔世界杯的成功举办,送的礼物竟然是国宝大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9日,大熊猫四海和京京入住量身定制的豪华熊猫馆,不仅有恒温的运动场,豪华单间、竹子保鲜室等设施。在水贵如油的沙漠,大熊猫游乐场的戏水池更大得惊人。

它们是中东地区迎来的首对大熊猫,一跃成为卡塔尔举国的团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它们将在卡塔尔旅居15年。

在卡塔尔,随处可见中国元素。赛场上各国的国旗,看台上观众们手中的喇叭和哨子,球场上球员们踢的足球和穿的球衣,以及各种摆件、抱枕等周边玩具,70%来自于义乌。

世界体育赛事是各大商家不可错失的商机。本届世界杯上,不乏来自中国的赞助商,不少知名的足球队、足球明星纷纷签约中国企业。

卡塔尔世界杯上拿到转播权的媒体中,中国有3家。

另外,卡塔尔还从中国购买了17000间集装箱宿舍,解决参加近百万游客在卡塔尔的住宿问题。中国的电建和能建集团,共同解决了卡塔尔的用水和用电问题。

赛事中,中国有三位中国裁判入选世界杯裁判团。在本届世界杯上,中国队可以说全方位支持卡塔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西方国家却对卡塔尔承办世界杯屡屡发难。为什么西方频频阻挠?

卡塔尔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人均GDP大概是中国的6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月工资是1万,他们是6万。

建设场馆这种活,当地人根本不会做。因此,做苦活累活的都是来自贫穷国家的外籍劳工。在卡塔尔夏季近50度的高温下,不少劳工被“热死”。

卡塔尔方面称,热死了37人。可是西方国家对于热死的人数报道,从6500人增加到15000人。卡塔尔无视劳工的“人权”问题,并向国际足联行贿才取得主办权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

另外,卡塔尔是禁酒的国家,这遭到球迷们的强烈抗议。为此,多个西方国家开始抵制这次世界杯,个别国家还想中途退赛。

其实,表面上是人权,劳工死亡、禁酒等等原因,真正的原因却并非如此。

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和欧洲的天然气贸易被迫中断。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令,让俄罗斯气得跳脚。这一举动,也让沙特和卡塔尔这些OPEC国家大为光火。

简单说,卡塔尔一再拒绝向西方国家供应天然气,却和被西方限制的中国亲如一家。于是,惹怒了西方多国。

卡塔尔希望通过承办世界级的体育赛事扩大国家的影响力,把阿拉伯文化传向世界。可是,单凭卡塔尔一个小国,想和西方多国抗衡无疑是螳臂当车。

因此,卡塔尔找到了中国这个“靠山”,与中国互惠共赢。所以卡塔尔世界杯上,大到体育场馆,小到义乌小商品,公共交通电车、地铁等,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卡塔尔世界杯,我们看到祖国拥有了影响世界的能力。

作为中国人,你感到自豪吗?

作者:一墨

编辑: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