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田畈村辖属张湾乡,地处开化城西约30公里。

当天上午,先去城东小桥头村看了明代双溪桥,再去城西高坑坞的石井自然村,探访了北宋三衢太守吾渭次子吾满墓。待赶到余田畈村时,时间已近十一点。

这天的天气格外好,天清气朗,虽说时在早春,却颇有秋高气爽的味道。看过牌坊,正好到了打尖时分,便就势在停车的砾石小广场野餐,顺便将卧具及旅店里洗过的半湿衣物拿出来晾晒。

如此一招摇,便远远地被三三两两的老乡看到了,一个个接踵过来。见状,我们主动上前打招呼,不料老乡却几乎异口同声地询问我们卖什么?

原来,老乡以为我们是走村串乡的“货郎车”,可乐。这也算是当天寻访中的一个小花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氏节孝坊为四柱三间五楼砖坊,底部砌以雕花青石为基础,其上通体以青砖垒砌。明间阔4.2米,居中辟门,门宽约1.8米,无工青石作上槛。次间阔1.8米,置盲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间“大字板”为磨光无纹青石,上镌“节孝坊”三字。下方额枋砖雕“故儒张永佐之妻程氏”九字,左右两端雕上下款小字共四行,其中上款仅“旌表”二字,字体较下款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款为三行小字,第一行为纪年,惜遭破坏,大半不识,仅一“月”字清晰,其它的,隐约能揣出“十六年十”四字,自上而下连起来则为“十六年十月”,但似不合其时文风。后见《清光绪·开化县志》载曰:“张永佐妻程氏,潭川程佳仁之女,适二十一都畲川永佐,青年矢志,操凛冰霜。抚二侄如己出,继侄光鸿以奉夫祀,清道光十六年旌,建坊畲川村口,入祠。”

潭川即今池淮镇潭头村,畲川即今余田畈村,两村相距约三华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典籍的作用就在这里。县志明确建坊于道光十六年,即道光丙申年,亦即公元1836年。既然古县志上能够如此行文表述,牌坊年款写作“大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则完全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

因许多介绍该坊的资料,均称其建于“大清道光乙酉”。至此,显然看出此乃以讹传讹,只不知始作俑者是谁?

回过头来说,初闻其建于“大清道光乙酉”时,还有些莫名惊诧:川南胡氏节孝坊建于“大清道光乙酉”,王畈林氏节孝坊亦建于“大清道光乙酉”,这座余田畈程氏节孝坊又是建于“大清道光乙酉”,这也太巧了,开化西南片区仅此三座牌坊,偏偏又都建于“大清道光乙酉”,巧合得难以置信。

现在看,这显然弄错了!

根据纪年款残字痕迹,揣为“大清道光十六年十月谷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纪年款残字痕迹,揣为“大清道光十六年十月谷旦”

从砖雕残字痕迹明显可以看出,这行字绝不可能仅只“大清道光乙酉”几字能够了得的,即便再加上“谷旦”二字也不可能。而“大清道光十六年十月谷旦”十一字,无论怎么端详揣摩,都几乎可以严丝合缝地吻合上。

如此一来,建于“大清道光乙酉”说应当停止传讹了,确切的建造年代,应为清道光十六年,亦即道光丙申年,也就是公元1836年。

说实话,这个问题,稍稍动点儿脑子都不至于弄错:既然已经查到了《清光绪·开化县志》记载,且明明白白地引用了“……清道光十六年旌,建坊……”云云。那么,“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与“大清道光乙酉(公元1825年)”能够对得上吗?

这个讹误实在是太过低级,太不应该。

额枋下款其余两行小字,似应为监造、建造人署名,但凿毁得实在彻底,皆已无法辨出一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楼“圣旨牌”砖雕贡桌牌位式样,但“圣”字不存,仅余“旨”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次间“小字板”亦为磨光青石,无饰纹,镌“玉洁”二字。右次间“小字板”佚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能不说,该坊不仅纹饰繁缛,雕琢精美,整座牌坊造型亦蔚为大气,特别是如五马腾空的歇山式楼顶,既有写实的法式炮制,又有浪漫的想象创造。比如,以六层青砖叠涩出檐,这效仿了古代砖塔出檐的营造法式,属于“写实”,而撩檐枋上出象鼻昂,这就属于凭空臆想的浪漫创造,目的是增强装饰效果,这也是清代,尤其是晚清建筑所极为热衷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保证出檐深远,檐下飞椽采用了结构张力更强的木质材料,这更是古代木构建筑典型做法的“拿来主义”。在以青砖为主要材料的牌坊上使用木质构件,这本身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大胆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牌坊建成迄今凡已180多年,栉风沐雨,日晒雨淋,木质飞椽居然稳固如初,仍能牢牢托住布满蝴蝶瓦的沉重屋顶,且檐口基本没有变形塌陷,由不得人不赞叹。

虽是砖牌坊,但用到了砖、石、木三种材料,可惜木构仅用于飞椽且无雕饰,不然的话,能集“三雕”于一身,那也算是做到牌坊里的极致了。

木质飞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质飞椽
砖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砖雕
石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雕

另外,关于坊主程氏的生平,据老乡介绍,其娘家程姓与夫家张姓,都是当地的大姓,但程氏的家境似乎较夫家更好些。程氏少时即到张家做童养媳,13岁时丈夫病故。其后,程氏一生侍奉公婆,养育两个侄儿,终生未再嫁。其信义节孝品德感动乡邻,经族人上报官府并上奏朝廷,于是得此旌表。

余田畈村依山面水,田畴辽阔,土地肥沃,一望便知是个好地方,给人的感觉非常好。我们在此盘桓了两个半小时,的确出于对它由衷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程氏节孝坊也宛若一张靓丽的名片,给这个美丽的村落以锦上添花的点缀。所以,尽管它是我们在开化寻访的第三座牌坊,但却最后写它,以作压轴,借以表达对它的看重与欣赏。

好了,今天要给开化牌坊的探访作结。

按开化地方的说法,全县共有七座牌坊。但经过我们一一查访,证实只有五座。

排除的两座,其一为“石畈木牌坊”。

地方给出的资料称:“石畈木牌坊,位于村头镇石畈村北,占地面积7.2平方米,建于清代,为六柱一间一楼木构牌坊。”

村头镇位于开化县东北,与芳林、大溪边、黄谷等几个乡镇处于同一个河谷。经实地查访,无论是资料照片,还是现场实景拍摄,都看不出其具有任何“牌坊”的特征,而更像一座“门楼,乡土建筑中常见的“门楼”。所以,我认为应将其从开化牌坊名录里剔除。

当然,田畈村有两座古祠堂不错,值得一游。

网上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资料图
实地现况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地现况图

其二,是所谓“长庆木牌坊”。

开化地方给出的说法,“长庆木牌坊,位于村头镇长庆村东,占地面积2.5平方米,建于清代,为四柱三间木构牌坊。”

长庆村亦属村头镇,地处田畈村东1.3公里,经到访询问村中老乡,证实已经不存。

其实,行前就知道它存世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开化地方给出的老照片,就已透露出极端的不乐观。

所以,它更应该从开化牌坊名录里剔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论:开化县现在实存五座古牌坊,其中一座贞节坊,四座节孝坊。三座为石坊,两座为砖坊。建造年代均为清代中晚期。

我们系自徽州南下,北入开化,仅供参考的寻访顺序,自北至南分别是:

一、音坑乡杨家村詹氏贞节坊(清乾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音坑乡汶川口村杨氏节孝坊(清道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张湾乡余田畈村程氏节孝坊(清道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杨林镇川南村胡氏节孝坊(清道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桐村镇王畈村林氏节孝坊(清道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化周边寻访点图示,杨家村在右上汶川口村东北不远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化周边寻访点图示,杨家村在右上汶川口村东北不远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访于2017年2月12、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