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半夏》前八集,许半夏一共做过两次改变命运的大生意。

第一次,她与合伙人陈宇宙、童骁骑卖钢厂下脚料,共赚3158.2元。

我在写第一集的分析时提到,在1991年,这笔钱是年薪一样的存在。房伟在《王小波传》考证过,1991年高校教师的平均年薪是2349元。

许半夏来说,第一桶金也让她华丽转身。

在此之前,陈宇宙是老板,许半夏是打工人。从此以后,许半夏成为核心人物,陈宇宙和童骁骑成为她的左膀右臂。

第二次,许半夏去俄罗斯淘金。

伍建设他们都被割了韭菜,许半夏不甘心,继续留在俄,反而柳暗花明,如愿以偿买到废钢——这是必须要给的主角光环,否则她没办法继续打怪升级。

许半夏没有和伍建设那样回国,这是聪明人的判断。

同样是赔钱,对伍建设他们来说,只是伤了点元气,对许半夏来讲,无异于毁灭性打击。

为了淘金,她已经拿出全部身家,欠下巨额债务。如果回国,她根本没有偿还巨额债务的能力。再者说,国内的废钢生意越来越卷。许半夏没有退路,只能硬撑着前行。

是苟且的活,还是拿命换一种可能,许半夏选择了后者。她身体里流淌着冒险家的血液。

第二次生意,是许半夏提高话语权的关键之举。

在此之前,她讨好伍建设他们,是希望他们吃肉,自己能喝碗汤。然而,现实残酷,许半夏把自己灌醉,依旧只拿到5000吨配额,赵垒都笑话她实在。在此之后,许半夏也要吃肉 ,吃到比伍建设、裘毕正更多的肉。

值得一的是,第一次的成功,是许半夏为第二次全力以赴的基础。这两次生意的逻辑是一样的,都是利用信息差赚钱。

很有必要聊聊许半夏的聪明。

同样是聪明人,许半夏和伍建设这帮人不太一样。简单讲,许半夏的聪明源于她有稳定的商人头脑,伍建设他们的商人头脑不够稳定。

或许有人不太理解,伍建设是很成功的商人,怎么就不稳定了?

具体表现是,骗子们带他们在咖啡馆签合同,伍建设兴奋不已,也让许半夏签合同。许半夏觉得在钢厂签才靠谱。

伍建设笑话许半夏没见识,毫不迟疑地签了合同。

伍建设将国内签合同的经验等同于国外合同,这是乡土思维的必然。在咖啡馆签订合同时,他的判断是合同重要,熟人更重要。对此,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就有过精辟分析。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伍建设没有质疑合同的真实性,就是乡土社会形成的信用意识,影响了他的判断。他把对老战友杨军的信任,同样给了杨军的儿子(而他竟然不知道杨军儿子的名字)。对伍建设来说,与熟人做生意,签订的合同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实性。

裘毕正和冯遇也不假思索地签合同,是因为这份合同由伍建设背书。

这件事说明,他们只有商人身份,却难以摆脱乡土思维对他们的影响。

许半夏则不会受这种乡土思维的影响。于是,她质疑合同的真实性。

或许有人觉得我过度解读,那么我可以再找其他例子证明我的观点。

许半夏向父亲借50万,双方约定签订协议。许父这边用苦肉计,希望半夏先签协议,再给钱。

许半夏明确表示,钱先到账,再办手续。

后妈的反应很准确,吐槽半夏“你怎么和家人做起生意来了。”

这才是许半夏的聪明。

协议契约的出现,是商业社会的必然。因为在商业社会中,通常面对的是陌生人,口说无凭,需要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而在乡土中国构建的熟人社会,具有天然信任的基础,通常不需要签订合同。最明显的例子是,关系特别好的熟人之间借钱,打欠条反而显得生分。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费孝通《乡土中国》

即便面对生父,许半夏依旧有很强的契约意识。血缘关系不是信任的必然,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更值得信任。

当然,许半夏并非一味反对乡土意识。她有商人头脑,但不缺少人情气味。

第一集,许半夏看到童骁骑偷井盖,也要给母亲治病,觉察到他的重情重义。她不了解童骁骑,也会给他三百块,帮童骁骑救急。

同样是生意上的伙伴,许半夏心里有个明确区分,只谈利益没有感情的,叫老总,比如伍总,裘总。谈利益也有感情的,叫哥,比如她叫冯遇“冯哥”,而不是“冯总”。

伍建设他们被割了韭菜后,大家及时止损,赶紧回国。在回国前,冯遇给了许半夏一笔现金。这个剧情合情合理,半夏和冯遇是生意伙伴,也有兄妹情分。

出国五人团,智商排行榜前两名,一个是许半夏,一个是郭启东。

郭启动是怀疑骗子的第一人,许半夏没有发现——智商掉线情有可原,因为她一直无法接受自己被伍建设排挤,5000吨配额让她心情沮丧,影响了她捕捉信息的能力。

许半夏和郭启动谁更聪明?总体来说,当然是许半夏。

郭启动的聪明有锋芒,他很容易被提防,裘毕正发现他吃里扒外,就是他锋芒毕露的祸根。而半夏是个聪明人,却很懂得降低姿态,装傻,她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

第一集,半夏对童骁骑说过,不要透露她是女大学生的身份。和没上过学的暴发户打交道,有个女大学生的招牌,反而不容易与他们打成一片。

原著有段关于许半夏的描述,能解释半夏为何要守愚。

她一向认为,做人姿态要放低,世人都追逐名利,她只要一个利就好,把名做成一顶顶的高帽子奉送给别人。所以把这种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也低姿态地以征求意见的方式提出来,对方听了当然被尊重的感觉有了,权威感来了,只要不是个太过轻狂的人,体恤下人的心也自然会有。这以后,他们就不会视许半夏为威胁,只会觉得这个孩子还挺实诚,做事又明理又利落,是个可以扶持的人。

许半夏姿态放低,细节做得充分。

比如她的办公室就有一副字,“锲而不舍,存义精思”,一个出处不可考的励志语。这里洋溢着附庸风雅的气质,匹配她降低姿态守拙藏愚的诉求。

风吹半夏》能在开播第三天,在网播平台的热度就破9000,足以看出它在市场上的成功。

其中有个原因是,半夏这个角色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