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国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凭借着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网络购物App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但这也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不少不法分子趁机冒充售后客服,以购买的物品有质量问题可退款退货、补偿损失为由对买家实施诈骗。

11月28日,菏泽小留镇辖区高女士就遇见了上述的电信诈骗事件。幸好她及时反应过来,并在民警的帮助下保住了30万元。

11月28日下午,小留镇辖区的高女士慌慌张张地来到小留派出所接警室说:“不好了,不好了,警察同志,我可能被骗了,我银行卡里的三十多万元钱可能被转走了,赶快给想想办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留派出所值班民警朱警官很快问清原委。原来,高某某前几天在某极速版App上花60元钱购买了一瓶钙片。然而,没想到的是,她竟接到一个电话“+24472901088”。对方称,高女士购买的钙片在邮寄过程中不慎损毁,这个商品有赔付保险金,但需要她提供银行卡和下载手机银行,才能将赔付的保险金打她到银行卡里。

就此,高女士根据对方电话告知操作方法,下载了手机银行,并且给对方说了她的银行卡密码,大约操作了一个多小时,她忽然感觉不对劲,觉得被骗了,就赶快到派出所求助。

针对这一情况,值班民警火速带领高女士来到存款的小留镇邮政银行,此时又一电话“+24163427708”给高女士联系称,让她说下手机支付密码,她们正在给她汇保险金。

派出所民警让高女士报给他们一个假的支付密码拖延时间。小留镇邮政银行工作人员迅速确认,高女士所存的三十多万元钱还在卡里,她们随即对高女士的钱款予以冻结后将银行卡密码进行更改,高女士的三十万元钱终于保住了。

“真是谢谢警察和银行的同志了,这30多万元钱可是我们一家十几年的血汗钱啊,我感觉到被骗的时候头都懵了,不知道该咋办了,就想着我得赶紧找警察去,看来我还是真找对了。”高女士激动地说。

那么,该种类型的诈骗套路是什么呢?据悉,受害人前期均在平台有过购物记录,且骗子与受害人联系时能准确说出姓名、所购商品、收货地址等信息,容易获得受害人信任。

骗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买家在购物平台的购物记录等信息,随后冒充售后客服打电话给买家,以商品有质量问题可帮其办理退款退货为由,让受害人通过点击退款链接、扫描支付宝二维码、微信扫码或诱导受害人网贷借款等方式,将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款转走实施诈骗。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