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结婚不要彩礼?

中国的彩礼文化由来已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男多女少的客观现实,彩礼越来越成为笼罩在中国男性身上的婚姻枷锁,不断下降的结婚率和不绝于耳的离婚风波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考虑现代彩礼的合理性,更加开放的现代婚姻法让女性的离婚成本骤减,但水涨船高的天价彩礼却让闪婚闪离“赚彩礼”的新闻屡屡冲上社会热搜,那么中国的彩礼文化到底是否依然适合现代婚姻,而更早奉行现代婚姻法的欧美人为什么就没有彩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屡屡冲上社会热搜的彩礼风波

没彩礼但常送礼

没彩礼但常送礼

作为现代婚姻法的最早开创者,欧美年轻人结婚的时候确实没有彩礼的要求,甚至连中国丈母娘最关心的婚房要求也没有,小两口同居后租房结婚的比比皆是,这在欧美甚至都不能算作是一种新闻。但它们虽然没有彩礼文化,但却有浓厚的“送礼”传统。根据欧美电商统计网站EtsyHunt的官方数据,美国年龄在22-34岁的年轻人占据了轻奢消费品将近70%的份额,其中65%的购买用户是男性,女性只占有23%(剩下一部分是跨性别用户),其中鲜花、佩饰和手工艺品位居销量前三,大小不同的节日和惊喜同样会让年轻人花光自己的荷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小众婚戒正在替代传统钻戒的地位

而根据EtsyHunt的消费数据,美国年轻人有将近一半的比例负担不起结婚钻戒的开销,最近几年手工DIY饰品正在替代传统婚戒进入欧美的订婚市场。无储蓄生活让欧美年轻人的送礼文化变得频繁而短促,但礼品的价值也同样在逐年下降,像中国彩礼这样的“天价礼物”很难出现在现代欧美年轻人身上。

结婚容易离婚难

结婚容易离婚难

而更加突破中国人想象的是欧美似乎正在出现一种不婚潮流,既男女双方均不做出法律上的结婚手续,而是以现实同居代替传统的婚姻生活。毕竟按欧美的法律和传统习惯,结婚的代价虽然很低,但离婚时男性所付出的代价可一点也不低,因为除了子女的抚养义务外,欧美男性还要保证前妻的生活质量在离婚后不下降,也就是按照婚姻存续期的妻子日常花销取一个平均数,每月男性要按时打款到妻子的账号上,直到妻子找到下任丈夫为止,所以在欧美离婚不仅要把财产进行分割,而且还要背上前妻的巨额生活费,稍有不慎就可能直接人生破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后5次婚姻的好莱坞著名影星尼古拉斯凯奇就是离婚破产的典型

在如此严苛的离婚法律面前,欧美男性做出了跟中国社会完全相反的做法,家长逼婚是不存在的,生孩子可以,但结婚万万不行,日常的小礼物可以随便送,但昂贵的礼物恕不奉陪,养孩子可以,但前妻的生活费没人愿意出。根据EtsyHunt的数据,美国中产阶级的礼物中位数在最近10年不断下降,类似中国彩礼这样的投资性“礼物”逐渐让位于日常的消费型礼物,曾经的大额奢侈性消费正在逐步被“小快灵”的个性化消费取代,而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成熟,当代年轻人很有可能也步入欧美的后尘,目前不断后移的结婚年龄可能仅仅是彩礼文化崩溃的前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