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佘宗明

龙王卖伞
  • 眼镜蛇效应

这些天,越来越多的网民被“科普”了这两个词。

它总是跟那些核酸检测相关的负面舆情连在一块,比如——

  • 山西朔州多位居民称核酸还没做结果就已出
  • 乌兰察布市民举报没测核酸却查到检测结果
  • 呼市某核检机构将居民核酸阴性结果反馈为阳性
  • 广州某小区被测出15名“阳性”,引质疑后复检11人为阴性

兰州碧桂园小区采样人员无24小时内核酸记录,检测呈阳性……

这些事件接连曝出,让很多人对一众核酸检测企业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高点。

两个人名——张核子、张姗姗,由此进入公众视线。

他们名下的核子华曦实验室,被兰州通报“误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信息,录入阴性人员信息包中上传至工作系统”,随后他们的“核酸产业版图”也被循迹挖出,引爆了很多人的不忿。

张姗姗关联了37家核酸检测企业,张核子则被曝控制了50多家,其中部分是近3个月内成立。

网传张姗姗把核酸检测企业开在哪,哪就有疫情。所以从昨晚起,“二张”就遭到了媒体起底,也霸占了热搜榜:

  • 张姗姗背后的核酸检测公司 屡出事屡中标
  • 核子华曦相关实验室超30家 多次违规被罚
  • 核子基因集团招商页面写有“钱”景无限的广告语
  • 张核子和他的核子基因“百牌万店”计划
  • 核子基因靠加盟疯狂扩张,1个月内新开8家机构……

带着“借疫生财”的原罪,他们已被舆论洪流淹没。

01

01

“这里面必有猫腻”,大概是张核子与张姗姗给人的第一观感。

原因有两点:

1,核子华曦此前已有“前科”:如济南华曦,就曾先后因未将感染性医疗废物置于专用包装物内被济南卫健委处理、牵涉2021年“隆尧县核酸检测结果谎报”事件。

但这些无碍于核子基因继续扩大核酸检测生意。

2,在咱们这,核酸生意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核酸检测的业务开展需经过卫生主管部门审批。

可核子基因的核酸检测业务已覆盖45个城市,检测人次达7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内幕说”也因此泛起,最典型的就是将张核子跟张蕴钰将军扯上边。但这已遭到张蕴钰之子的辟谣。

饶是如此,张核子与张姗姗仍无法跳出质疑漩涡。

很多地方也连忙澄清跟核子基因的关系:

  • 西宁核子华曦11月12日成立,西宁卫健委:该机构从未参与我市核酸检测工作
  • 核子基因总部所在地深圳南山区卫健委:对辖区内核酸检测实验室24小时驻点监管

02

02

在此事上,我的看法是:

首先,核子基因到底有没有猫腻,还不好说。

其次,它被骂有其必然性,也很难引人同情。

先说猫腻情况。在涉核酸检测的监管尺度与进入门槛相对含混的情况下,你很难说,核子基因的“带病扩张”背后,是凭恃自身能量的违规操作,还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范畴的正常经营决策。

核子基因有没有得到特殊关照,这没法靠立场先行的臆断,还得看法律依据与监管口径。

至于它的产业版图,在核酸检测领域,确实会出现头部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如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凯普医学、兰卫检验等)做大的局面,这点不奇怪。

再说被骂一事。核子基因光是涉及隆尧县核酸检测结果谎报、兰州核酸信息录入错误事件,就活该被骂。

更何况,它今年以来就成立了16个核酸检测企业,在人们对“全员核酸”已累了倦了烦了的背景下,这必然招致大众的反感。

置于现实语境中看,“反资本”情绪未必理性,但跟核酸检测相关的资本,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现实生态中又没那么纯粹。

对张核子、张姗姗来说,他们今日的舆论处境,也很容易被视作果报论下的“偿债”。

03

03

核子基因成为众矢之的,也跟社会心态直接相关——人们对发那些“民难财”的核酸检测企业的不忿,已经到了临界点。

不忿之下,张核子张姗姗们不断做大的核酸生意,无异于撞上民情激愤的刃口。

近段时间,有两则跟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的新闻,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 针对核酸检测企业扎堆IPO现象,监管层表示:高度关注,严格审核。
  • 核酸检测企业IPO“从严审核”打响第一枪:翌圣生物突遭取消审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几天前,《人民财评:禁止核酸检测公司上市》在网上热传,引起强烈反响。

有业内人士提醒:不必把核酸企业“污名化”,它们对防疫的贡献不该被忽视。

还有人分析,翌圣本次上市审议被取消,是因为相关事项要进一步核查才的,而不是因为核酸,也不是IPO终止或中止。

可这些改变不了事实:核酸检测机构的“原罪”,正在民愤的加杠杆中不断强化。

  • “20条”发布后,多地取消区域核酸检测
  • 广州7个区:无社会面活动可不做核酸

看看这两个新闻下的网友评论、舆情反馈,就知道人心所向了。

只可惜,一心想吃下更多核酸检测利益大饼的张核子张姗姗,光顾着扩张去了,却没看到或没顾及这点。

04

04

公众对核酸生意的厌恶,其实折射出了某些微妙变化。

两年前,在提到“大白”时,很多人脑中首先蹦出的是“听我说谢谢你”,可如今呢?人们都心知肚明。

对于核酸检测企业,人们的认知也差堪仿佛:两年前,大家会觉得它为防疫做出了贡献,但现在,待见它的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

一是因为疫情“富了核检机构,穷了百姓腰包”。

核酸检测企业不是做公益,赚钱本无可厚非(前置条件是招投标公正透明):没必要在IVD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下,还让政府去包办核酸检测服务。

但疫情之下,多数行业都在开启过冬模式,可一堆核酸检测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这想不制造出巨大的落差感都难。

三季度报显示,A股8家核酸检测企业中6家净利润增长翻倍,最高同比增长240%。这其中,增长最快的明德生物,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高达281.76%。

别忘了,买单的是纳税人。

你说不少核酸检测机构也没余粮了——之前河南许昌一核检机构就因应收账款收不回,暂停核酸样本接收;你说现在核酸检测价格从200多降到混检最低2.6元/人次后,利润空间收窄。

可大众看到的,是头部核酸检测企业的利润飘红,是核子基因们的不断扩张,是多地以往日薪上千招核酸采样员(如今缩水了也比多数人的待遇高)。

二是因为部分核酸检测机构确有违规操作。

  • 今年4月,合肥对和合、诺为尔两家核检机构发出警告,因其多次出具假阳性报告;
  • 5月份,上海部分居民反映,润达医疗核酸检测造假,检出多例“假阳性”;
  • 也是差不多时间,朴石和金准两家机构均因核酸检测造假被北京警方立案调查;
  • 9月份,石家庄持续1个多月的蹊跷疫情源头查明,是和合医学捣的鬼——检出混管阳性未上报……

这些例子一列就是一堆。

虽然假阳性可能跟PCR产物污染(特别是气溶胶污染)有关,可主观为之的情况也不时曝出。

再加上核酸检测产业无法带来消费者效用满足,还会造成对多个产业的挤出效应,核酸生意更难剥离“原罪”。

05

05

眼下,核酸检测生意还被许多人认为是导致疫情没法根除的重要因素。

这些天,“龙王卖伞,终无晴日,捉鼠有赏,鼠定不绝”的说法在网上泛起。

它表达的,正是对部分核酸检测机构“养阳自肥”的质疑。

这背后的顾虑很真实:当解决问题的人得靠问题而过活时,谁能确保他不会成为制造问题的人?

也因如此,Hayek那句话被一再提及:为什么有些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因为解决问题的人就是制造问题的人。

在很多人的朴素认知中,越来越频密的核检跟越来越多发的疫情,似乎有些割裂。

在此之前,不少人将其归因于扎堆做核酸的人员聚集(核酸采样点也常出现在涉疫风险点位中)。

但现在,频密出现的“假阳性”,俨然给很多人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核酸检测机构的不信任愈发强烈:广州罗马家园的居民会要求对“阳性”人员复检;兰州碧桂园居民会去查验采样人员健康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石家庄恢复全员核酸检测后,某些核酸行业从业者在群聊中的“带节奏”,也被许多人奉为标靶。

问题的关键,说到底就在于核酸检测生意跟大众基本利益的背离:人们希望疫情早些结束,但核酸检测机构却未必。

在全员核酸问题上,双方利益指向也完全相反。

在这轮疫情中,很多人就疾呼:不斩断核酸病态利益链,疫情永无休止。

06

06

某种程度上,核子基因的核子,是“反大众利益的利益”。

它的疯狂扩张,对应的是人们的痛感愈烈。

张核子、张姗姗因此被骂,也是活该——

谁让他们做的核酸生意,长在了大众痛点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