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6至1976的十年间,很多人的命运都和那个特殊时代捆绑在了一起,有人坚定立场、不忘初心,也有人为了捞取政治利益宁愿当“鬼”,极尽谄媚、诬陷、迫害之能事。

曾经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表现优异、贡献突出的革命功臣,在江青和林彪两大集团的鼓动下纷纷“站队”,并迅速分化成不同阵营。曾担任江西省委书记的开国少将程世清,就曾在林彪的指示下,将开国大将许光达迫害致死,“九·一三事件”后被隔离审查。

1918年7月,程世清出生在河南新县,幼年时因家庭贫寒仅上过两年私塾,年龄稍长便开始给地主家放牛为生,在此期间他和村里的老艺人学会了吹笛子。充满苦难的童年和凄惨的遭遇,让程世清的内心中开始产生出反抗意识。

1928年6月,工农革命军第7军来到了程世清的家乡,并在这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第二年11岁的程世清参加红军并被编入光山县独立团,成为了年龄最小的传令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红军后,程世清不断成长,并积累了很多战斗经验。1931年10月,程世清被调至红25军73师267团宣传队,在从事宣传工作期间,他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能力。组织为了表彰程世清的工作业绩,于同年批准他加入共青团,后来又提升他为宣传队分队长,这对于年轻的程世清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

在267团工作期间,程世清跟随部队参加了双柳树、固始等多次战斗,在战火的洗礼下他对革命和共产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1932年,国民党调集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战略转移,这也是红军历史上著名的“西征”。

1932年11月末,红25军重建之时,程世清才重新回到部队,并留在了师长徐海东身边,当了一个“小马夫”。由于程世清之前在宣传队任过职,所以徐海东最终决定让他重拾“老本行”。1934年11月,程世清跟随红25军主力踏上了长征之路,第二年转为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接下来的抗日战争中,程世清继续在部队中从事宣传工作,年仅20岁便被组织任命为宣传股长。1939年程世清随部队转战在苏北、淮安等地,先后担任过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和主任等职。

1943年2月,程世清作为团以上干部,被组织送往延安学习。不过当船行至小沙东时,遭遇了日军巡逻艇的袭击,程世清在这场战斗时表现得十分英勇,但由于日军的人数众多,最终11人中仅幸存下5人。

解放战争时期,程世清率部奔赴东北,参加了四平、辽沈等大型战役,后来又被组织派往剿匪第一线,在此期间立下了不少战功。建国之后,程世清一直任职于装甲兵部队,最高职务为政治部主任,当时许光达是他的顶头上司。

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许光达被授予开国大将,而程世清则成为了开国少将。1963年,程世清接到了一封“绝密通报”,内容涉及到了许光达的儿子。程世清将此事上报给军委之后,便被调离了原单位。

“文革”初期程世清旧事重提,以揭发信的方式诬陷许光达“里通外国”。从1967年3月份开始,许光达便被错误地进行批斗,随后又被列为“重点批斗对象”,为了能整倒许光达,程世清又添油加醋地给林彪写了一封检举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程世清批斗许光达,所以才深受林彪赏识。同年8月,程世清开始担任江西省革委会组长、主任,还摇身一变坐上了省委第一书记的位置。

而许光达则被非法隔离关押审查,在此期间他遭受了非人的对待,最终于1969年6月3日惨遭迫害致死。

“九·一三事件”后的第二年,程世清作为林彪集团的骨干成员被隔离审查,六年后被正式逮捕入狱。1982年,军事检察院认定程世清诬陷许光达罪名成立,不过因程世清在革命时期有功,所以经过决定免于对其起诉。

此后经组织安排,程世清晚年一直居住在福州,每个月都能领到200元生活费,2008年4月,90岁的程世清因病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