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具有“思维”意识的动物而已,它们是不存在爱情的,即使是在人类看来的所谓“一夫一妻”,也仅是它们更好生存繁衍的方式。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奥佩等人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多偶制动物中存在杀婴行为,即雄性会杀死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婴儿,从而提高自己与这些婴儿的母亲繁殖后代的机会。为降低杀婴风险,保护后代,灵长类在约1600万年前进化出了一夫一妻制。一个雄性与一个雌性配对并养育后代,有利于保护后代,降低杀婴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绝大部分动物的一夫一妻制,在生态学上,叫做临界型的一雄一雌制。雌雄双方是迫于环境压力,必须由两者共同孵卵育雏才能繁殖成功,从而表现出来的“一夫一妻制”。而只要有机会在不危机后代的情况下,能够传播自己的基因,它们就会毫不犹豫选择——“出轨”。

奥佩等人使用统计模型对230个灵长类物种分析后发现,9%的哺乳动物坚持一夫一妻制,而灵长类则高达25%。

在知道动物不会产生爱情的前提下,动物之间的同性交配性行为就让许多科学家感到迷惑。经过科学家不完全统计,至少在130种脊椎动物中都存在着同性交配行为,这样的行为被生物学家称之为“同性接触”或者是“同性爬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动物的任何行为都在执行基因的指令,基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自己的存在和延续,基因最关心的是个人的生存和繁衍。

动物之间的同性交配行为也是基于这样的目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动物之间的同性交配行为主要这样的目的:

1、繁衍指令的解决,除了人类之外,动物都存在着发情期,他们一般情况下会综合考虑妊娠或孵蛋所需的时间,选择最适宜的时机发情,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除此之外,对于植食性动物而言之所以存在发情期还有躲避天敌的需要,因为繁衍的时候往往是食肉动物捕猎的大好机会。所以,动物的激素会在特定的时期分泌的更加旺盛,来让动物进入发情期,从而生下幼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并非任何雄性动物都可以获得配偶,在一些雌少雄多的种群里或是等级序列非常严格的种群里,优秀的雄性动物往往更能博得雌性动物的青睐,比如,到了交配季节,鹿群中雄鹿就要比较谁的蹄子大,谁的体格强壮;野鸡就会看谁的羽毛更漂亮;山雀则比较谁的叫声更悦耳动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雌性动物选择了那些优秀的雄性个体与之交配,剩余的“单身汉”找不到配偶,没有资格参与到繁殖群体中去,只能是发生同性爬跨行为,来释放体内积累的能量。而这样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同性,有时候可能是猎物、布偶等等。这是一种无奈的行为,对于动物而言,繁衍的指令让它们必须寻获交配的对象,但是现实却往往很骨感,所以它们只能同性爬跨了。

2、学习行为,动物的同性行为对物种繁衍没有好处,但是它的存在也有一定的生物学和动物社会学意义。动物的同性性行为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学习行为,帮助动物更好掌握交配的方式,从而提高繁衍成功的概率。

比如年幼的灵长类动物在游戏时有时会发生一些爬跨行为。这时候它们还只是亚成体,还未成熟,没有发育成熟的器官,也没有足够的激素的刺激,它们之间的爬跨不是一种性行为,只是小动物们在模仿成年动物之间的一种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对于物种的繁衍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表示友好的需求。社群动物中的个体常常发生对抗性冲突,尤其是同性动物之间,例如倭黑猩猩就是一种容易激动的动物,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争斗,可是它们争斗平息的速度似乎比发生的还快,其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交配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同性性行为有着维持动物种群稳定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宣告自己的地位,爬跨很大程度上与成年雄性间的等级序位变动有关, 表现为高序位个体爬跨低序位个体。同性爬跨多出现在社群中社会关系激化时。比如, 季节性繁殖的物种, 在交配期为了争夺交配权, 身强力壮的成年雄性个体间会发生仪式化的致死性的打斗, 直到新的等级序位重新建立为止,在此期间,同性爬跨频繁出现。

除此之外,攻击性强的个体常常爬跨被其打败的个体和因其威慑而主动屈服的个体。有些物种, 如黑猩猩, 其两性均会发生这种侵犯性同性爬跨。有些则只出现在单一性别个体间, 如雄性绿狒狒和雄性川金丝猴两只同性间互相摩擦器官,而异性间则发生真正的交配行为,它们以这种行为来示好、平息争斗,以减少家族和自己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动物之间打招呼的方式,很多种群之间会通过这样的交配行为来打招呼,灵长类中, 当两个个体分开一段时间再次相遇时会相互打招呼。在此过程中, 常看到一个个体接受其交配的现象。目前已知有 7种猴子具有这种行为表现, 它们是黑猴、 侏长尾猴、 绿狒狒、 南非大狒狒、 日本猴、 猕猴及长尾叶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灵长类动物而言,同性交配的几率会更大,因为灵长类动物一般存在着基本等级,灵长类动物个体之间不受其他成员影响的独自的等级关系。动物群中比较少见,因为每个个体都与自己的亲属和其他成员生活在一起,处于某种从属关系之中,有自己的从属等级。它们更有着维持动物种群稳定与繁衍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生同性交配行为的灵长类动物

同性爬跨几乎涉及了群体中各年龄段的个体, 有雄性也有雌性, 几乎出现于动物的各种社交场合。科学家也将其社会功用和对参与个体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成为衡量一个个体成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划分其发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作为从灵长类进化而来的人类,也携带了这样的隐性基因,而人类在具有了自主意识之后,就将这样的行为发展成为了爱情,这就是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