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需给地热排气放水

01

地热管道中有空气

除供暖前期需要排气放水以便热水循环外,地热在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能会有空气进入管道,影响热水的正常循环,造成地热不热的现象。空气中的氧气也可能会腐蚀金属,因此对地热进行排气放水操作很有必要。将除了供水阀门以外的所有阀门关闭,然后打开排气阀门,直到流出不含大气泡、成柱状的水流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冬季防止管道冻坏

在冬季室内温度低于1℃时,某些长期不使用地热的家庭要注意,为避免地热中的水因温度过低结冰膨胀而对管道产生挤压、损坏管道,应及时将水放出。

相关误区及正确做法

供暖季开始用户感到家中不热时常自行采取一些办法,小编告诉您,很多方法都不可取哦。现在来了解以下几个供暖期误区,然后快快掌握正确做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确做法

地暖放气是为了排出积存在管道里面的气,适量就好。

一般情况,拧开阀门一瞬间,会听到“空空”的响声,这代表地热管中有空气,要继续放,之后能看到水“扑哧扑哧”地流出来,直到像自来水那样流就可以了,时间大概在五分钟。水放得多反而会使压力不稳定,影响整个供暖系统。通常情况下一个供暖期放一两次就可以了。

正确做法

地暖开通24小时后再升温,一个小时升高1°C最稳妥。

地暖升温不能太快,尤其是在供暖初期。地暖温度骤然升高,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一是给地暖设备造成很大压力,影响管道使用寿命;二是地面温度升高过快,会给地面材料造成影响,木地板可能出现局部翘起变形,地砖有可能出现开裂蹦瓷;三是地面上的家具也可能会受到高温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确做法

最适宜的温度是18°C~25°C,如果过高则要调低。

地暖不能快速升温,同时温度也不能调整过高,温度过高不利于人体健康。冬季室内最适宜的温度是18℃~25℃,相对湿度在40%~70%,这时人体感觉最舒适。如果冬季室内温度长时间高于25℃,建议调低温度,如不能分户调整温度的居室,建议开窗散热,同时注意室内保湿。增加室内绿植和加湿器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正确做法

通常在这两种情况下,需要将地暖水排出。

01

冬季防止管道冻坏

在冬季,某些用户可能不用地暖,这个时候地暖中的水会因温度过低而导致冻结成冰,经膨胀后对管道产生挤压,严重一点还会直接损坏管道,所以若冬季不用,应及时将水放出。

02

供暖期后避免发生堵塞

当供暖期结束后,许多用户可能会将地暖置之不管,或者是未将水全部放出,而管道中存留的水中有一些小微粒,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了许多水垢附着在管道内壁,造成堵塞,影响来年供暖的水流,从而使得地暖不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确做法

此类行为违反用热规定,严厉禁止。

家里暖气不热,有很多人都会想到安装暖气泵,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是违反用热规定。这主要是因为,安装循环泵尽管让自家暖气热起来了,但是会严重影响到邻居家的用热,导致周边邻居或者整个单元的暖气片都不热。

正确做法

此类行为是供热部门严厉禁止的。在供暖期,有的用户私自放水用来洗衣服、擦地、冲厕所等等,很多人认为只要不喝就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但这种行为是供热部门严厉制止的。

首先,当用户私自放水后,为保障供热,供热公司只能再向管道里补冷水,这样就直接造成整体管道温度下降,影响供热效果。

其次,泄放循环水往往导致系统缺水或形成气阻,影响系统的供热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了达到良好的保养抗氧化及热传导作用,暖气里的水是加有化学药剂的软化水,内含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如果将这种软化水用于生活,会危害身体。而且,在供热过程中,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管网跑、冒、滴、漏现象,循环水中加入了定量的臭味剂,擅自放水会影响房间空气质量。

正确做法

私自改装采暖设备不可取,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用户私自装改采暖设备会破坏供热系统的整体结构,改装后的采暖设备会产生供热的水力失调,影响整个供热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行,反而不利于用户家里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