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5年在延安结缘,黄炎培和毛泽东的交往就多起来。毛泽东来重庆谈判的时候,两人有10多次的会晤。后来解放战争爆发,两人之间也多有书信往来。

但因此,黄炎培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1949年,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黄炎培才摆脱国民党特务的监视,离开上海南下香港。到达香港之后,又坐船北上,辗转到北平。

黄炎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炎培

3月25日,中共中央机构从西柏坡搬迁到北平,黄炎培和很多民主人士共同到北京西郊机场迎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

在机场时间仓促,两人只打了个照面,握手互相问好。当天晚上,毛泽东没有休息,而是马不停蹄的宴请了沈钧儒、黄炎培等20多位民主人士。第二天晚上,毛泽东又单独设宴邀请黄炎培,两人畅谈时局,直至午夜才散。

老友再会,黄炎培是欣喜,他更高兴的是中国的曙光近在眼前。10月1日,他受邀参加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了阅兵,激动之下,作了一篇诗《天安门》,后来还送给了毛主席。

后来就发生了周恩来邀请他来政府工作的事情。黄炎培是个地地道道的教育家,除了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周恩来为什么还会邀请他兼任轻工业部部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还是源于黄炎培曾经搞过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让他来负责国家轻工业的发展,也称得上合适。后期事实证明,教育家搞轻工业建设,也能有所成就。

土地改革的政策,损害了一部分工商业从业者的利益,黄炎培又作为轻工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收到了非常多诉求信和告状信。他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工作,内心也很忐忑,便向毛泽东转达了这些信件。

毛泽东对此极有耐心,把各地的土改材料送去给黄炎培参考,还介绍一些相关的负责人给他认识,对黄炎培的工作提供了诸多帮助。后来黄炎培提出希望能下乡考察,了解基层的情况,毛泽东又多方安排,给地方上的负责人写信,要他们多关照黄炎培。

毛泽东和黄炎培碰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和黄炎培碰杯

对此黄炎培衷心感激,他总觉得,如果没有毛泽东的鼓励和引导,他这份工作是很难做好的。除了工作,两人的友谊也不断发展,互送诗词,互相评鉴诗词也很频繁。而且两人因为一本王羲之的真迹,还发生过一件趣事。

毛泽东喜欢诗词、喜欢书法是众所周知的,有一次他听说黄炎培收藏了一本王羲之的真迹,开口借来欣赏。毛泽东不仅欣赏书法,越看越手痒,也总对着练字,有时候来了兴致,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黄炎培也很宝贝这本真迹,东西借出去一个星期后,就忍不住总打电话来询问。值班室的卫士尹荆山接了电话,听黄炎培问:“主席看完没有啊,什么时候还。”

左:毛泽东和黄炎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毛泽东和黄炎培

趁着给毛泽东倒茶的空隙,小尹报告说:“主席,黄炎培那边又来电话了。”后面的话不用说,毛泽东也知道了。

毛泽东眉头一皱:“嗯?他又催呢。怎么也学会逼债了?不是讲好一个月吗?我给他数着呢!”

尹荆山赶紧解释:“主席,他们不是催要,是问问,问问主席看不看。”

毛泽东端起刚刚沏好的茶抿了一口,语气缓和下来:“到一个月不还,是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就是他们失信了。”

结果,没几天黄炎培又打来了电话,这次是直接和毛泽东通话的,先聊了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最后,黄炎培还是问了问那本真迹看得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反问:“任之(黄炎培的字)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

黄先生又说了什么就没人知道了,毛泽东挂了电话,卫士小尹挖苦:“真有点小家子气。”

李银桥也在一边说:“跟毛主席讨债似的,没深浅。”

毛泽东却一点也不生气,不知道是因为黄炎培最后说了什么,亦或者是两个卫士活跃气氛。毛泽东笑了笑和两个卫士说:“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一个月后,毛泽东将那本王羲之的真迹用木板夹好,叫来尹荆山:“送还吧,零点必须送到。”

尹荆山见毛泽东有些不舍,提醒说:“黄老那边已经说过了,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

毛泽东却摆摆手:“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重信义。”

黄炎培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大概不是舍不得这真迹,而是只想知道毛主席看了没有。再好的东西,也需要有人欣赏才能有价值,他和毛泽东都是欣赏王羲之真迹的人。

老一辈政府领导的友谊就是这样,坦率而真挚。朋友交往,不怕拒绝,只怕失信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