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23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近卫第13步兵团42团团部发出了一道命令,指示朱可夫上尉派出部队,夺占位于列宁广场附近的一栋高层建筑。朱可夫上尉在研究完地图后,发现了任务的重要性,随即派出了一个四人突击小队,并任命一位刚刚因为战功火线晋升的代理排长为队长,先去摸摸情况。
很快,小队借着夜幕的掩护出发,在到达建筑物一单元时,地下室里发现了30多名正在此躲避炮火的百姓,很多人身上都带着伤,一位同样隶属于42团的女医护兵也在这里帮助伤者。
在看见自己人来了以后,医护兵告诉突击队,隔壁几个单元里有一帮德国人,估计总共有一个班的兵力。突击队有了情报优势,摸索着进入了二单元。小队,发现三个房间里一共有六个德国人随机分头行动,同时向每间房间里扔了两枚手榴弹。几声闷响之后,躺着的德国人也都睡得更加安详了,其余单元的德国人也被爆炸声惊醒,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都逃跑了。
突击队肃清建筑物后,在顶层架设了无线电台,队长拎起送话器发报,通知团部任务已经完成。团部回电说增援部队过几天就来了,现在突击队员们只能靠自己,同时也要记住斯大林同志给全军下达的命令,不许后退一步。
团参谋放下孵化器后,在42团的作战地图上把刚刚夺战的这栋建筑标注为了巴甫洛夫大楼。
1942年7月,德国集结重兵猛攻斯大林格勒,与苏军进行了逐楼逐街的惨烈争夺,爆发了激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巴甫洛夫大楼这栋位于列宁广场旁边的建筑,也都被德国人占领。因为接连的轰炸使得大多数建筑物都成了一片废墟,但这栋整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却仍然屹立不倒,成为了附近唯一的制高点。
在这栋大楼东边的不远处,就是苏军运送补给的码头,但最开始德军的防御很是松懈,只留了大概一个班的兵力在这里驻守,因为德军认为在持续的进攻中,斯大林格勒很快就会被完全占领,这栋建筑没有太大的战术价值。
但苏军夺下巴甫洛夫大楼后,这座高大坚固的建筑成为了绝佳的观察点,就像是一枚钉在战线前方的钉子。
占领了建筑物后,巴甫洛夫并没有被动的等待着援军到达,而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作为在场军衔最高的人,他领导起了大楼最初的防御工作。几名红军战士在老百姓的帮助下,迅速将周围找到的铁丝网布置在德军可能发起进攻的方向,并利用诸如木质家具、门板和床垫等能找到的东西做成了临时掩体。
这些简易防御工事,虽然是不能抵御住各种轻重火力的直射,但还是能有效的减少破片和榴弹的损伤,而这些简陋的防御也确实帮助苏军抵挡住了德军的小规模武装侦察和火力试探。
红军战士们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民群众无私的帮助,使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拿下大楼后的第三天,反复许诺的增援终于到了,一共有17个人,除了炸药、地雷和包括食物、药品在内的各种补给以外,还带来了两挺重机枪和三支反坦克步枪。
援兵当中还有几名炮兵引导员,领队的是阿法纳·西耶夫上尉,此时领导大楼防御的任务也都被他接管。红军战士们开始在从德军阵地通往己方阵地的通道里和有利于德军隐蔽的掩体处布雷,并在房子外围设置了相互连通的隐蔽火力点,凿开各层楼板,放置梯子用于快速转移射击阵地,窗户和墙壁的破损处也都成为了射击口,机枪和反坦克枪都有好几处射击位置。
除了加强大楼本身的防御之外,战士们还从地下室挖掘了通向其他废墟的地下通道,用于隐蔽,从后方得到补给,甚至还把团部拉来的电话线也都埋藏在了地下,防止德军渗透部队破坏通信。
最后,他们还拓展了通向周围面粉厂和工厂等阵地的交通壕,与其他友邻单位也能够互相照应。
在增援到达的第二天,可能是意识到了这座大楼对苏军的战术价值,德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了一次进攻,防守在大楼里的23名红军战士,即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苏军安排在屋顶的观察哨发现了德军的动向,久经战阵的阿法纳·西耶夫上尉马上判断出,虽然德军有坦克火力的掩护,但是因为周围建筑物和废墟的遮挡,俄军必须把坦克开到大楼前面的广场上才有射界,而列宁广场与其说是个广场,但是大小可能跟你家楼下大妈跳广场舞的场地差不多大。这样的距离太近了。
坦克在开炮掩护步兵时,为了防止误伤,必然先等己方步兵隐蔽,而且最致命的一点就是,火炮的仰角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打不着建筑物的上层。在阿法纳·西耶夫上尉判断出了德军在此次进攻中面对的诸多问题之后,立即命令机枪组和反坦克枪组进入大楼上层的射击阵地,其余人利用隐蔽射击孔,打击德军步兵,并要求他们一定要注意机动,不停转换射击位置。
同时,在敌人步兵都停止冲击开始隐蔽时,自己也要利用建筑内部厚实的墙壁,躲避德军坦克的炮火。顶层炮兵观察员马上联系后方火炮阵地,引导火力打击,侦察兵和传令兵负责通报敌军动向,以弥补其余各单位视野的不足。
防御任务安排好后,苏军战士进入了各自的战斗岗位,德军集结完毕后也在坦克的掩护下,靠近了列宁广场。坦克进行了几轮齐射,随即德军步兵散开队形开始了进攻。当楼顶的重机枪打响后,楼内所有的苏军战士开始了反击。
隐蔽的射击阵地和狭窄的射击口,有效抵挡住了德军机枪的射击,而且受到打击的德国步兵在寻找各种掩体时,又总是被提前埋好的地雷,送上抛物线轨道。俄军坦克果然如苏军所料,因为顾忌飞溅的破片误伤己方,不仅极大的降低了支援的效率,而且每次开火之前,都有一个明显且漫长的施法前摇,自己薄弱的顶层装甲又暴露在反坦克枪的射界里,坦克炮又打不到建筑上层,只能被动挨。
如果被单纯的射穿个洞那还好,但是万一被引爆了内部的弹药,就真得表演一波载人航天了。很快,几枚炮弹在德军发起冲击的阵地附近爆炸,德军意识到这是苏军火炮在试射。自己不光在对方“真理”的覆盖范围内,而且对面的楼里明显是有人,在引导着这些从天而降的“真理”。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德军只能放弃进攻,开始撤退。苏军方面发现德军撤退以后,根据经验判断,接下来肯定要吃几轮对面的炮击,也都马上隐蔽到了地下室改造的防空洞里,观察哨也通过通道转移到了周围的一座储油塔上。
德军组织的这次进攻受阻后,又改变了战术。他们借着夜色的掩护,先派出步兵分散布置到大楼周围的安全区域,然后调集火炮对大楼进行火力准备,在约定时间停止炮击,随后步兵马上开始冲击。
但是苏军因为更熟悉建筑内部的构造,即使德军趁苏军躲避炮火反应不及冲进了大楼,也都倒在了隐蔽在楼底各处的苏军老六枪下。巴甫洛夫中士也发现德军步炮协同的水平非常高,往往炮刚停,德国人就要贴脸了,而且每次炮击时长也不固定。在停火时,有时马上发起进攻,有时则是故意停火,引诱苏军离开掩体后再打一轮,让人实在是摸不到规律。
在长时间的炮击中,战士们无法得到休息,即使是蹲在地下室里不动,也都精神紧绷着随时准备战斗。长此以往,极其耗费体力,让他们越来越疲于应付,战斗逐渐变得愈发困难。
虽然自己这边可以直接呼叫火炮支援,但毕竟还是反应速度太慢。随即,小队要求后方,派两个迫击炮小组过来,这样不光可以在德军正面进攻中压制敌人机枪阵地和暴露步兵,还可以时不时朝可能有德军隐藏的位置上开几炮抽抽奖。
为此,他们把迫击炮阵地布置在了最顶层,用楼顶被炸开的洞当射击口,不用露面就可以跟德军宣扬一下马克思主义,毕竟批判的武器永远都比不上武器的批判。
德军类似于这样的进攻,几乎一直持续到了十月末,基本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不进攻的时候也伴随着不停的炮击和轰炸。
巴甫洛夫回忆,九月底的一天,德军的轰炸机和火炮对着大楼整整炸了一天。一周后,德军的无数发炮弹和航弹终于对大楼造成了破坏,侧面的一面外墙被炸塌了。
但是苏军战士却打趣道,“谢谢德国佬帮我们改善了大楼的通风”。那么德国人既然拿不下这栋大楼,就不能把他给轰塌了吗?可能饱受苏军炮火折磨的德军指挥官也想这么干,但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前期的德军装甲师麾下,坦克和突击炮基本没有超过75毫米的管子,即使是后期加强以后,也就是多了虎式的88炮和105突击炮。而二战的经验表明,105级别以下的火炮,即使是直射,对上钢筋水泥结构的工事和建筑物,毁伤能力也不太行,尤其是巴甫洛夫大楼的外墙,为了防寒,厚度有接近半米,而德军炮兵的150榴弹炮,也很难拉进满地瓦砾的城区里直射。
唯一可以进行直射火力支援的,是德军紧急开发出来的敞篷150突击炮,第一批12辆在斯大林格勒期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第二批却被隆美尔拉到非洲去了,并且此时第六集团军的攻击重心放在了城区北部,位于城南的大楼显然是很难得到这种稀缺资源。
德军专门为了拆房子用的卡尔臼炮倒是专业对口,但是因为拉不上来,也没能参加这次战斗。而且即使是拉到了可以直射的位置,估计苏军一个冲锋也就到脸上了。
德军就不能派狙击手嘛?倒是真不知道德军有没有派出过狙击手,但是却总有苏军的狙击手,来这个风水宝地刷战绩,其中就有阿纳托利·契诃夫,这位和著名大文豪同性的狙击手总共拥有265个战果。
即便德军派出了狙击手,估计也很难起到大的作用。楼内的苏军不是通过隐蔽的射击口向外观察,就是通过潜望式的观瞄设备。楼内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室里待着,即使是要出来走动,也都是隐蔽在建筑物内部,远离敌军的一面,战斗时又总是转换射击位置,这一切都使得德军狙击手很少能找到射击机会。
而且一旦德军狙击手暴露的话,不单单是要面对技术可能高自己一筹的苏联同行,更大的可能是直接招来一轮迫击炮。迫击炮这个东西单发有劲,拿来对狙是十分合理。
直到苏军发起天王星行动,巴甫洛夫大楼防御战斗一共持续了58天。在大楼里常驻的战士数量因各方统计口径不同,有23至31名在防守,在阿甫洛夫大楼的战斗中,共有三名红军战士牺牲,多人在战斗中受伤。
其中领导防御的阿法纳·西耶夫头部受伤,眼睛视力受到影响。在他无法履行职责之后,领导防御的责任又回到了巴甫洛夫肩上。而关于德军在进攻巴甫洛夫大楼期间损失了多少人力和装备,因为德军报告里并没有单独列出,在特定时间点和特定位置的损失,所以并不能确定。
参与领导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崔科夫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提到过,巴甫洛夫大楼中的这一战斗集体,在防御过程中消灭的法西斯,比纳粹攻占巴黎损失的都多。这里崔科夫元帅显然是犯了一个错误,1940年6月10日,法国就宣布巴黎不设防,德军占领巴黎并没有战斗损失。
最初领导攻占大楼的雅科夫·费多托维奇·巴甫洛夫成功迎来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在1945年6月27日,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6年8月,巴甫洛夫以禁卫军上尉军衔退役,随后去念了苏军中央党校,毕业后当上了一名公务员,在1981年9月29日去世,享年63岁。
防守住这座大楼不是靠的某个英雄,而是所有在这座大楼中战斗过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各自的信仰,但却都是为了同一个任务相聚于此。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最普通的步兵和群众,他们没有能够为他们抵御枪炮的坚实装甲,也没有能够带他们冲向云霄的喷火马达,手中不存在什么可以扭转战局、威力强大的武器,但是这个集体在好像末日般的战斗里,凭借着智慧和勇气迎接了一次又一次鲜血与烈焰对肉体的挑战。
在仿佛永恒般的炮击中,他们用乐观和豁达挨过了一轮又一轮,爆炸与钢铁对意志的拷问。他们完成了只有超级英雄才能完成的任务。但超级英雄只存在于电影里,现实中要完成这样的壮举,只能靠自己和身边的同志。虽然他们大多数并没有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在胸前挂上金星奖章,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斯大林格勒的英雄,是卫国战争的英雄,更是人民的英雄。
致敬!乌拉!达瓦里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