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生活不易,越是消费力有所下降,其实遇到这些购物节,商家越是会拼命的进行营销,进行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讲,双十二一定会存在的,而且今年说不定还弄得挺热火朝天。不过历来双十二都比双十一,规模要小得多。所以双十二也不会特别有预售季和正式的销售季。

今年的双11肯定比往年的规模要小一些,这从电商平台没有正式公布所有的数据就能看出。如果比往年是增长的,那么肯定会大力的宣传。但是今年各个平台数据可能都有所下降,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不进行数据的战报公布。

但即使如此,今年双11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购物旺季。因为仅仅从11月1日到11日,邮政系统监测,全国一共处理了快递包裹42.72亿件,平均每天的处理量是平时的1.3倍,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递包裹5.52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8倍。但是这也仅仅只能说一个忘记,并不能说是一个井喷式的增长。

不过今年的双十二可能大家会更乐观一些,因为在双11期间各个城市都有了一定的疫情,物流极其不通畅,那么也影响大家下单消费的欲望,这也是影响双11销售额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11月底已经有了优化抗疫20条,以及各地都在纷纷的调整疫情防控策略,现在全国的物流情况大为改善,那么有助于双十二可以提升销售额。

另外现在大家对于疫情的消失,是逐渐充满了乐观的预测。各个地方也在不断的优化抗疫20条的落实。基本上来说,即使未来疫情还继续存在,如果各地都按照规范的精准防疫的要求,也不太会影响大家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我们逐渐学会了与病毒共存,那么对于2023年的收入增长会是一个乐观的评判,那么提早在双十二进行消费,消费欲望也就会更强一些。

正是因为前面双11的销售额增长乐观,反而有可能让双十二会有一个大的惊喜,同样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越是销售额不理想,其实越会对于促销活动投入更大,因为要维持平台的流量稳定不做下滑。所以双十二有可能投入的资源更多,要比往年更热闹一些。

乐观预测,今年是疫情的最后一年了,2023年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是在经济增长之中,相信大家的收入都会有所改善,那么提早给自己消费一下,快乐一下。带着好心情在双十二购物,奔向充满希望的2023年。

往年只要11日当天0时的时间一到,各大电商平台就会公布今年的双十一“成绩”。今年各大电商平台却一反常态,选择了集体沉默,并没有公布销售数据。对于这一结果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今年的“双十一”销量数据太过惨淡,众多巨头根本不敢公布。

此前有一组数据指出今年双十一的全网成交额仅为5571亿,较去年下跌了73%。但随即这组数据也遭遇了质疑,有人指出这或许只是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量,并没有反映出前一个星期预售期的数据。

各大平台虽然没有直接公布数据,但却做出了一番扭扭捏捏的表态。天猫方面表示今年的数据基本上和去年持平,京东方面则称今年的销售数据创造了新的增速。显然这样的表态堵不住人们的怀疑。“惨淡收场”的背后,到底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首先一个信号就是众多电商巨头的市场增长乏力,电商平台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一个什么陌生的产物,该挖掘的市场已经差不多了,各大平台都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并且随着线上渠道开始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成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这会很大程度上分流电商巨头的客户基数。

其次一个信号就是老百姓没钱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口罩事件”的影响,加上今年地区燃起的战火对我国进出口两端的打击,中国经济在2022年的承压明显加重。大环境如此,个人是没有办法抗衡的,收入端遇到阻力,普通人自然就会生出节流的想法。

最后一个信号是对中国经济而言,电商平台集体沉默,惨淡的“双十一”揭露出一个鲜明的信号,中国整个经济体内的需求力量在衰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为11756元,剔除掉价格因素以后实际增长率只有0.8%,这样疲软的消费增长趋势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