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40万的博士生,他们月收入3000多块钱,建议增加10万块钱,使他们每个月的收入达到1万块钱”。近日,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的演讲,再次提到了在读博士生这个“高学历、低收入”的群体。

图源:第一财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第一财经

刘元春表示,增加博士生收入的这笔钱,对应财政支出400亿,相比于刺激计划不算什么。“但是一方面,可以把这些博士生真正培养成顶级人才,让他们安心进行研究,同时也能够正常的进行支付,这是非常好的”。

在读博士的经济困难,其实是个“老话题”了。今年7月,一位山东网友就在某网站的“领导留言板”中建言:山东省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人才是主要动力,而博士是未来高精尖产业的主要人群。但二十七八岁、三十多岁的博士研究生,每个月只有1500的补助,生活压力很大,而且省内没有针对博士生的科研基金项目可供申请,强烈建议省里对博士研究生多一些关怀,增加省级助学金、奖学金和在校生的科研基金。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要知道,1500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即便放到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中也在倒数之列。试想一下,一个年近三十的博士生,每月拿着微薄的补助,不仅不能反哺家庭,甚至还要靠家人接济度日。回头再看那些早早进入职场的同学,可能已经拿上了几十乃至上百万的年薪,心理落差能不大吗?

图源:极目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极目新闻

如此境遇,难怪刘校长形容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工作”。而立之年的他们,不说成家立业,有些甚至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再加上读博本身年限长、压力大,这种被现实“多管齐下”的状态面前,即便是身为各领域佼佼者的博士生,也难免会焦虑迷茫。

科研不是乞讨,但博士是真的穷

在我国,补助是博士生们最稳定的收入来源,而目前我国博士生补助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国家基本补贴,奖学金,学校、导师补贴,以及SCI论文或项目补贴。具体的额度受到学校、地域、学科专业等众多因素影响,差异很大,但博士生们对于补助水平的反馈基本都是“不够花”。

图片来源:知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国家基本补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助学金”,即便是补贴标准较高的中央高校,折算下来也只有1250元/月。而国家奖学金补贴标准虽然较高,但覆盖面不足1/50;其它校级、院系级奖学金覆盖面稍广,却也难以做到100%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学校、导师补贴,以及SCI论文或项目补贴,则有着较高的“不确定性”,甚至还会受到导师学术领域、课题项目数量乃至于是否有提供补贴的意愿等因素影响。特别是一些非985/211高校和文科类博士,在这一方面更是“吃了大亏”,少有收入能超过3000元的。

能够看到,我国已在努力提升博士生的基础待遇,但增加幅度仍非常有限,考虑到物价等因素,大多数博士生的待遇还是很低。下面这张图表里的数据,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的视角。

图源:学术桥Acabridge,来源:知乎账号@angewbab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学术桥Acabridge,来源:知乎账号@angewbaby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哪怕身在名校,许多博士生能够获得的补贴也仅仅在3000元左右。在博士生们大吐苦水的同时,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既然补助不够花,为什么不能做些副业来改善条件呢?话虽如此,可许多博士生为了学业,已经在起早贪黑地跑现场、出实习、泡实验室,如果还要为了柴米油盐发愁,又怎么能安心于学业与科研呢?

在知乎的相关问题下,一位博士生这样写道:“首先你得有钱吃饭,然后你才有力气科研”。“抢人大战”频频的当下,抛出优渥待遇引入博士这类的新闻已屡见不鲜,但在那些尚未取得头衔的在读博士心中,恐怕还是体面地走完求学“最后一公里”更加重要。

“贴钱”不如“加薪”,蛋糕做大才够分

一直以来,人们总习惯以学生的身份看待博士,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不占优势,没有基本的薪金保障,未来工作前景也不明朗。那么假如我们换个角度,将博士生的身份界定为科研工作者而非学生,情况是否会有所好转呢?

Science杂志报道博士生贫困现状,图源:Science 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cience杂志报道博士生贫困现状,图源:Science 官网

实际上,博士生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在从事科学研究,不过受制于学生身份,他们很难得到与科学研究相匹配的报酬,以至于出现了“学术民工”“每月几千,招不来一个实习生,却能找来一个博士生”“打工时是工人,领工资时是学生”这样犀利的吐槽。诚然,“献身学术”的情操与“投资未来”的远见值得赞许,但徘徊于贫困线边缘的现实对科研产出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

而如果博士生被定义为科研工作者,不仅他们的工作年限会被相应延长,当下的体面生活也有了保障,这更是对他们职业规划乃至退休福利的一种保障。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彭湃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欧洲,一旦成为博士生,就会被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员来对待,学校和导师会给其发放相当于一个全职研究者一半或是3/4的薪水,一般足以补偿住宿、生活等基本支出。在美国博士生还可以获得助研(RA)或是助教(TA)的津贴,同样足够生活所需。他表示,博士生教育实质上有一定的雇主和雇员的性质在其中,存在一定的利益纠葛,在工科等应用型学科中尤其如此。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永谋也表示,理想的读博状态应该近似于一种工作或“准工作”状态。他认为,对于今天的博士生,特别是诸如北京这样大城市的博士生来说,每月补贴1500~2000元无疑过低。“这些钱刚刚够维持基本生存,现在的博士生一般在25-30岁之间,不可能光‘活着’就了事。”刘永谋说到。

近年来,随着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我国博士培养规模已达50余万,位居世界第一位。但世界第一的规模,并不等于世界第一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在博士生招生人数大增的当下,仅靠国家财政兜底显然是不够的,还得努力做大博士生收入的“蛋糕”。此前曾有专家表示,解决博士生待遇的问题,扩大博士生补贴结构多元性,不只是为了让博士生有“体面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革学术资源配置体系。

我们应当看到,补贴这种形式人人皆有,看似皆大欢喜,但再大的“苹果”平均分配给每个博士生,人人拿到的也不过是一小块。仅仅依靠提高补贴来改善博士生的待遇,无异于消磨大家的科研热情。面对这种状况,将参与科研任务较多的博士生视作科研人员而非学生,在提高基本待遇、计算工作年限的同时,也让他们凭借项目成果和贡献分享更多科研收入,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更能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并以此激发科研热情。目前,已有部分高校通过奖励发表高水平论文来提高博士生待遇,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图源:知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知乎

作为科研领域的生力军,博士生是我国科研人才梯队的重要储备。无论是从提高国家科研水平的角度,还是从培养一流人才的角度,为博士生营造相对“体面”的生活环境都很有必要。而在“加薪”过程中所探索出的博士生培养新机制,将是一笔同样宝贵的财富。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第一财经、教育部官网、科学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科教小站、学术桥Acabridge、知乎等网络渠道

关注我们,了解高等教育领域新鲜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