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农村俗语:“上坟带三样,后代子孙旺”,这三样是什么?有道理吗

我们华夏子孙是非常重孝的,当老人在世的时候,作为儿女是要尽孝道的,在老人生前孝顺父母,是每个儿女的应尽的责任。

即便是亲人去世,作为华夏人来说,还是要尊重传统的丧葬礼仪。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的丧葬文化也变得简朴化,但是上坟祭祀、祭奠先人,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所应该做的。

毕竟在这浩瀚宇宙之中,人是很渺小的,渺小的像尘埃一样,可是这思念先人的滋味就像心里的浪花一样,几多哀思,几多牵挂,几多泪水。所以对于先人来说,我们唯一做到的就是,在祭祀之时带一些礼物,以抚慰我们脆弱的心灵,而农村俗语也是这样。俗语说:“上坟带三样,后代子孙旺”,那么这三样指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俗语:“上坟带三样,后代子孙旺”的意思:

这句俗语很好解释,意思是说,去给先人上坟的时候带三样东西,那么后代子孙就会发达兴旺。虽然这句话说的些天方夜谭,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却是“片片纸钱化蝶舞,送给亲人表寸心”。那么是哪三样呢?

第一,贡品

在给先人上坟的时候,贡品必须是要带的,这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孝敬之意外,另外也象征着家庭的兴旺发达。但是带的贡品也是有讲究的,古人素有“摆单不摆双”之说,至于贡品的种类,分为这几种:

鱼,以代表年年有余的意思;苹果,代表着平平安安;豆腐,代表着有福的意思;鸡,代表着大吉大利;还有生菜,代表着升官发财的意思。但是这酒、茶等贡品,也是要必须要带上,以表达着子孙兴旺,年年发达的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香火和纸钱。

在上坟的时候,一定要带上香火和纸钱。在祭祀先人的时候,先点上香,再摆上贡品,等一会后再烧一些纸钱。对于香火和纸钱,古人是这么认为的,这些物品在燔烧湮没后,就进入另一个空间世界,让先人们得到这些东西。

但是在上香的时候是有讲究的,上香必须是三炷香,一根是敬天,一根是敬地,一根敬给自己的老祖宗。在烧纸钱的时候,先画个大圆圈,并留一个口,然后下拜磕头,再在说上几句祝愿的话,就开始烧纸钱了,切记在烧的时候不要乱翻,一点点的让纸钱自然的燃烧。

虽然香火和纸钱,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是迷信的行为,但是我们的虔诚之心,对祖先的尊敬之情则是抹杀不了的,所以带香火和纸钱也是有尊重祖先之意。

第三,虔诚的心

在给先人上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并对祖先表达敬畏之心,切记不要在上坟的时候打打闹闹,并乱说一些闲话,这对于祖先来说,是很不尊重他们的。

俗话说心诚则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对于我们的亲人,仅仅是涌泉相报是不够的,更要懂得感恩,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一片哀思祭亡灵,两行清泪流不停,这才是对先人最大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述带三样东西外,另外三样东西也是不能带的,而这是对先人的尊敬。

第一样,桃木制品。

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常看到一些道士拿着桃木剑来镇压一些妖魔鬼怪。其实桃木剑以及其它的桃木制品,在民间里一些老人认为桃木制品是用来辟邪的,如果带着桃木制品去上坟,自然也是对先人不尊重的。

第二样,貔貅饰品

貔貅是神话中的一种猛兽,它有六只脚,身形像老虎,首尾似飞龙,身上的颜色又像金又像玉,它的肩上更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神展。

而根据神话传说,貔貅在吃东西的时候,更是“光吃不拉”,故此被人们认为,和龙、凤、龟、麟并称为五大瑞兽。

对于古人来说,貔貅是招财进宝,辟邪消灾,看起来人们带上貔貅上坟没有问题,但是它是一种凶猛的兽类,不光人见了害怕,就连一些魍魉魑魅见了都害怕的,所以说貔貅是不能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样,双数的贡品

农村俗语讲:“神三鬼四”,指的是我们在祭拜一些神明祖先的时候,给神明要磕头三个,给先人要磕四个。但是在当贡品的时候,却要摆放“五个菜”,如果没有五个菜,其实三个菜也可以,切记一定不要摆放四个菜。

老祖宗认为,在数字里面,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为了阴阳平衡,所以在祭祀的时候,一定要摆三个、五个、七个等奇数的贡品。而贡品“摆五”,也是预示着希望神灵祖先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赐下五福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华夏儿女,都讲究的是孝道,而我国也是孝道之国,虽然在上坟的时候带一些东西,也仅仅具有象征的意义,但是后人对先人的尊敬之情,思念之意用一些东西是不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