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河清看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作为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的青海,做好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近年来,青海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以上下游、左右岸、河与湖、水质与生态、工程与科研相结合,统筹开展水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省内各水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实施了一批生态治理项目,综合实测取得明显成效,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质的水资源。
清清黄河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金字招牌,做好黄河流域贵德段生态治理,一直是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常抓不懈的工作,立足区位优势,持续打好流域治理组合拳,坚持“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落实“划、立、治”任务,以“千吨万人”以上重点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为重点,完成保护区划定、标志设立和环境整治,全面叫停水源地周边违法生产行为,进行定期检测、监测和评估。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黄河大桥和西河渠2个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
治理和保护好青海的河流生态,是青海的发展之要,也是落实我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如省会西宁市内条条蜿蜒的“玉带”。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投资75.37亿元,完成13类42项具有高原特色、集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重点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实现了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湖安澜的美好家园目标,河、湖、库、渠、湿地交织贯通的区域性水网系统和城市水环境生态圈初步建成,成功创建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流经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仙米乡的大通河,因风景壮美秀丽,一直是省内外群众在青旅游的重点“打卡地”。我省借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之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大通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野生鱼类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优美环境随处可见。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我们更需首先做好水生态保护治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更加合理有序地利用好水资源,服务于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滋养人民的精神家园,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清洁丰美做出更大贡献,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