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9日

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成功通过评审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UNESCO)。

中国传统制茶工艺被纳入UNES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传统制茶工艺被纳入UNESC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

中国茶申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国茶申遗!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茶之起源

茶叶起源于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出现在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而中国民众饮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秦,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品饮四个过程。茶叶中含有700多种成分,对人身体健康有益,因而成为不少国人的生活必需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茶之功效

除了饮用,茶还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它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

纵观全世界,“中国茶”可入药的说法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日本种茶鼻祖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说:“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

3、茶之“圣经”

陆羽被誉为“茶圣”。他在《茶经》中专门阐述了煮茶的过程,对燃料提出“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灸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水则要“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4、茶之工艺

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xūn 】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茶申遗成功只是第一步,百城供应链作为当前茶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以延续“中国茶”为动力,不断传播茶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