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概述

背景概述

建筑业的朋友给我转发了一篇来自「雄安发布」公众号的推文,内容是针对雄安新区人文、低碳、科技之城多主题的基建、设备、系统、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

本文针对智慧能源公司需求发布进行进一步解读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供热智能运维

(一)供热智能运维

要求:基子红外像的热力管线泄漏检测设备,结合手持、巡检车、无人机等形式对供热管网进行自动化巡检

1)基于红外成像泄漏检测设备

非常成熟的技术,常见的工业手持pda都可以具备这个功能,在数据中心的线缆检测上就很常用,包括测试验证和日常巡检中都会用到,还有冷库中冷桥的检测等等场景。

同时变成了可插拔的方式可以直接通过日常的安卓手机连接type-c的方式app直接驱动对应的取景成像系统录制到手机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持红外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外成像效果

2)自动化巡检

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巡检应该还是只能“无人机”和“巡检车”来相互补充了,能覆盖绝大部分的室外管路,但是进入到室内,建筑楼梯,竖井的就只能通过人工手持设备来补充和完善了。

无人机和巡检车在电力,物业管理都有过非常多的行业实践。设置既定路线在可控的场景和环境下完成日常的巡检工作不是啥大问题,同时结合图像识别的算法,就可以精准定位管线的泄漏情况了。但是成本会非常高。

3)结论

  1. 需求难度:2星/5星

  2. 市场技术应用成熟度:5星/5星

  3. 应用成本:4星/5星

(二)工热计量体系

(二)工热计量体系

要求:提供供热计量技术路线、计量产品及技术标准、末端系统调节控制策略。蒸量计费分摧机制等咨询服务。

1)主要是个咨询服务

本身计量这件事情热力公司已经干了半个世纪,无论是机械的还是电子化的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了,主要是对于雄安这种全新的城市,可能全国还没有那个热力公式能够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够做好它的收费计量体系,里面非常多新兴的建筑、设备还有公共服务体系,所以需要有一家先进的咨询公司用更先进的方法来制定收费策略,模式,以及技术标准。

另外加上现在统一电价策略的逐渐取消,对于虚拟电厂,柔性用电的市场需求也增多,在供热领域也需要考虑与那些新技术产品的全面匹配与整合。

2)结论

  1. 需求难度:3星/5星

  1. 市场技术应用成熟度:3星/5星

  1. 应用成本:1星/5星

(三)地热开发利用技术

要求:中深层地热利用技术,包括抽水回灌、无干扰换热。千热岩等。钻井技术包括欠平衡

钻井技术、复合钻井技术、大口径定向技术、管外测管、旋转冲击技术等先进技术

属于专业工程技术范畴了,小白做不了分析和结论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地热进行生产工作,抽水回灌比较常见在暖通领域就是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一类的暖通设备。

(四)长输供热解决方案

需求:利用新区周边电厂余热进行长输供热,利用白洋淀南部中深层地热资源向主城区长输供。

又是一个利用地热的项目,查到相关资料: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温度高、水质好、易回灌,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条件下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调查成果显示,雄安新区浅层地热能广泛分布于地下0-200米,中深层地热主要是地下热水,拥有几个高温地热田,主要集中在雄县、容城、高阳等地区,深度大约在地下600-4000米,热储层温度60℃-130℃,在采灌均衡条件下地下热水可利用资源量为4亿立方米/年,折合标准煤346万吨/年,可支撑供暖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1亿平方米没概念,找个数据对比一下 “北京市城镇地区供热面积预计达9.33亿平方米,其中居民供热面积6.57亿平方米”,也就是说在雄安的地热资源全部转换的情况,可以给北京市六分之一的居民提供冬天采暖,所以开发利用得好,还可以辐射提供给周围的京津冀提供长距离输配。

突然好像知道为啥要选雄安当作新区了,看来除了丰富的白洋淀水资源还有完美的零碳地热资源。

地热综合能源利用“白洋淀模式“

太强了,出来输配的水温就能够达到94度,然后一级一级的阶梯使用热力,实现利用效率最大化。一半工业+农业使用,一半消费居民娱乐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输供热这个我也外行,也就不点评和结论了。

(五)新能源产业研发及示范

需求:搭建氢能储运体系和应用场景,开展制、储、运、用等氢能关键环节技术研发和项目示范;开展储能关键技术研究,调节电网峰谷差;推广蓄冷(热)技术,帮助用户节能降费;引进常压小堆核能供热关键技术,深入开展可行性研究,拓展清洁供热形式,优化新区能源结构.

几乎每一项都是最前沿的低碳、综合能源的技术领域方向了,因为他是一座全新的城,可以招标过程中投入非常多的氢能设施设备,所以才能创建非常多和氢能相关产业的应用场景和示范基地,例如氢能源公交车,氢能数据中心等等。同时加上丰富的地热资源再和国家电网参与一下电力交易可以创造出更多种领先全国的综合能源新技术实验。

结论

  1. 需求难度:4星/5星,城市级的玩法还是和一个园区,一个工厂的难度完全不同的。

  2. 市场技术应用成熟度:2星/5星,有小规模中试,但没到城市级实验。

  3. 应用成本:5星/5星,做示范肯定就很多是要花钱砸前沿路线的。

总结

总结

城市级别的智能能源主要关注点还是在采暖供热方向,巡检的需求和场景大部分和电力系统的是重合的。

雄安的能源方向需求5个基本都与本身的地理位置“地热资源”丰富优势特色相关,这么看确实有实现 “低碳之城” 的资本。毕竟叠加了非常多的天然位置优势再有政策指导下的先进技术和资金的注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