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温室气体清册的设计和开发:

1.1组织边界

1.2运营边界

1.3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的量化

2、温室气体清册组成:

2.1温室气体 排放和移除

2.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增加温室气体移除量的组织活动

2.3基准年的温室气体清册

2.4不确定性评估和降低

3、温室气体清册质量管理:

3.1温室气体信息管理

3.2文件保留与记录保存

4、温室气体报告:

4.1总则

4.2温室 气体报告计划

4.3温室气体报告内容

4.4组织在神恶化活动中的作用

5、审核/认证:

5.1总则

5.2审核 准备

5.3审核管理

6、边界范围:

这部分包括组织边界以及营运边界 。组织边界的定义主要是从企业集团的角度着眼,须涵盖旗下子公司、转投资公司、合资企业等各项握有权益的独立法人或非法人机构。而营运边界主要就公司的营运活动,以及将之区分为直接排放与外购电力、蒸汽、热之使用的间接排放,以及其它间接排放(如 委 外作业或商务旅行等)三个类别。

7、温室气体活动强度数据收集及汇总:

搜集与统计企业内各项活动数据如 各种燃料或原料使用单据、电费单、商务旅行或货品运输车辆行驶里程数、废水操作测量数据等。温室气体活动强度数据收集过程中,应尽量查询是否有可重复核对之数据以作为对比。有时某些温室气体的年度活动强度数据可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部门,在统计过程 中应评估其差异性,并选取较正确的数据作为代表。若不同活动/设施有相同的排放源而又无法分开纪录时,则可采用合并纪录的方式 作为替代方案。

8、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收集及汇总:

由于排放系数是将每单位原燃物料使用量换算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在量化过程中为十分重要的因子。一般而言,排放系数应使用现场或本土化的数据较为适当,而对于排放系数来源的识别与 使用的适当性,即为本阶段首要工作。

9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

在收集汇总包含活动强度及排放系数等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数据后,即可进行温室气体最后的量化计算。六种不同温室气体中,由于CO2与其它五种气体有造成不同温室效应的特点,为了校正这种差距,需要利用全球暖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将其换算为实际的CO2当量;即以特定气体的排放量乘以此气体的全球暖化潜势 而计算得出。最后汇总完成整个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活动强度及排放系数之单位是否能够匹配;此外由于CO2以外之五种 温室气体有不同之GWP值,在换算成CO2当量时亦应特别注意,若引用错误则可能造成量化结果数千甚至数万倍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