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4年,美国纽约,圣约翰医院,一位93岁的华裔老妇人病逝,其遗体却无人认领。后来发现这位老妇竟是陈独秀的幼女陈子美。
为何陈独秀的女儿会病逝于美国,遗体还无人认领?她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要从陈子美的父亲,陈独秀开始说起。
我们都知道,陈独秀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站在历史的舞台中央的人物。但身上担负着的责任和使命越多,越重,留给自己和自己家人的时间,也就越少。
陈子美和父亲陈独秀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说,在陈独秀生前,父女之间的关系已经决裂,直到陈独秀逝去,都没能缓和。
陈子美是陈独秀和他的第二任妻子高君曼所生的孩子。她成长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父亲陈独秀作为但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工作上的事情千头万绪,根本无法顾及家庭。
陈子美的成长中,几乎没有父亲的陪伴,而母亲常年患病,对他们的照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的她都是和弟弟陈鹤年为伴,姐弟俩互相照顾。
而后来,父母因为感情破裂而分开,她和弟弟也是随母亲一起离开了陈独秀。
失去了父亲的照顾后,她的生活更加的窘迫,小小年纪的她,和弟弟只能半工半读,在那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艰难求活。
同时,母亲高君曼患病多年却因为没钱而没有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在她从职业学校毕业前便撒手人寰。
站在陈子美的角度来看,父亲陈独秀绝对是不称职的。生育了自己和弟弟,却没有照顾和教导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流落街头,半工半读,完全一幅让他们自生自灭的样子。
父母婚姻不幸,家庭破裂导致陈子美对于美好婚姻、美满家庭,有着发自内心的憧憬和向往。
甚至因为从小缺少父爱,而对年纪较长的男子更有好感,于是,她和比自己大十岁的张国祥坠入了爱河。
只是陈子美不知道,这个比她大十岁的男子,早已成婚,有妻子有孩子。作为一个沉溺于美好爱情幻想里的小女生,她甚至带着张国祥去见了父亲陈独秀。
陈独秀对这个“女婿”十分不满,大声训斥陈子美“年幼无知,后果不堪设想!”父女二人甚至因此大吵了一架。
在陈子美看来,父亲自己的爱情不顺,婚姻破裂,也从来没有教导过自己如何去选择爱人,现在也管不着自己。
更进一步的说,感情失败的父亲,在她眼中,已经没有反对和教训她如何选择人生伴侣的资格了。
正是这一次争吵,导致父女二人的关系决裂,甚至到了至死都难以挽回的地步。
乃至于日后到了1938年时,陈子美一家居住在重庆,而陈独秀带着他的第三任妻子潘兰珍就住在重庆边上的江津。但因为张国祥的反对,陈子美直到离开重庆,都没有去见过父亲。
但陈独秀看人的眼光,显然比陈子美要高明得多。张国祥从前有过妻子的事情,终究还是暴露了。
虽然张国祥最终选择了抛弃自己的发妻,正式和陈子美结婚,但这种行为,在陈子美这里,也并未获得多少好感。
两人的感情仿佛是父母感情的翻版,最终因为感情破裂而分开,在抗日战争期间便分居两地,抗战胜利后,两人正式离婚。
而绝情的张国祥甚至不给一分钱的生活费给陈子美,逼陈子美离开孩子,离开自己。
在陈子美的眼中,抛弃自己的张国祥,甚至比当时抛弃母亲和自己姐弟的父亲,更加可恶。她心里有怨,有恨,怨世道艰难,恨命运无常。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生,想要的不过是个简简单单地家庭生活,当时父亲没有顾及家庭,自己选的丈夫依旧如此。
可她是陈独秀的女儿,即使她选择了一个老老实实的丈夫,这个身份依然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以至于她最后不得不远渡重洋。
陈子美和她的父亲陈独秀一样,感情生活和家庭生活十分不顺。
和第一任丈夫张国祥离婚之后,离开了丈夫,离开了自己四个孩子的陈子美,选择了在上海定居,凭借自己早年学习的妇产科知识,在上海成为了一名妇产科的护士。
或许是在她看来,父亲陈独秀不但抛弃自己的母亲,更没有照顾和抚养自己长大,她并不想承认这父亲。
或许是因为解放初期,陈独秀的名字,让周围的人讳莫如深。从来没有提及自己父母的陈子美,就这样在上海平静的生活着。
而且,在这段时间,陈子美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开推土机的李焕照,并且还生下了两个儿子。
这一段日子,或许是陈子美人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刻,这一段不用担惊受怕,有爱人陪伴的生活,正是陈子美内心最想要的生活。
但不论我们如何重新开始,我们旧时走过的路,留下的痕迹,也永远会刻在我们的生命中,并不会消失。还有些事情,你越是想要隐瞒,想要逃避,它就越会找上门来。
1956年到1958年期间,陈子美和张国祥的孩子们长大成人,也来到上海,和陈子美取得了联系。
曾经失去了联系的孩子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陈子美自然高兴,但随之而来,便是她陈独秀女儿的身份,再也无法隐藏。
陈子美的第二任丈夫李焕照为人老实本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但得知自己的妻子有这么一段过去之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和陈独秀的女儿一起生活,对于李焕照而言,压力过大。
于是,这一段感情的结局也并不美好。李焕照终究还是向现实生活低了头,选择了和陈子美离婚。
从陈子美的角度来看,李焕照选择抛弃自己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身份,是陈独秀的女儿!
这个身份也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陈独秀之女”的标签,仿佛一个与生俱来的枷锁,不论她如何努力挣脱,都将她紧紧束缚,让她永远都生活在父亲陈独秀的阴影之中。
只是,倔强,不服输,不认命的她,并没有被所谓的命运击倒。发现陈独秀的身份在内地可能会永远影响自己,她决心去一个不会被这个身份所影响的地方生活。
于是这一次,陈子美把自己的目的地选在了香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用几个油桶围住自己,冒死泅海,偷渡香港,在海上漂泊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终于抵达目的地。
和她一同到香港生活的,还有她和李焕照所生的小儿子。在这里,没有人关心她是谁的女儿,她终于如愿地摆脱了那个困恼了她大半生的身份。
或许在这一刻,她的内心,仿佛悬着的巨石落了地,终于不再受羁绊了。陈子美进入了一家布纱厂工作,算是在香港安定了下来。
只是后来,香港开始严查从大陆偷渡过来的偷渡客,为避免自己被送回大陆,陈子美办理了护照,带着小儿子,远渡重洋,去往了加拿大,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陈子美内心想要的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因为“陈独秀之女”这个标签,一次又一次的破灭。
不仅仅是她自己想要撕掉这个标签,更因为这个标签给她带来了太多的伤害。让她只能远远地离开中国大陆,才能找回自己平静普通的生活,找回自己内心的安宁。
但她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去往另外一个大陆,她一样摆脱了不了“陈独秀之女”的标签。
而作为陈独秀的女儿,陈子美前后两次家庭破裂,居然都和陈独秀有关系。使得她几经辗转后,不得不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大陆生活。
最开始到美洲时,陈子美居住于加拿大的华人区。由于经验丰富,做事认真,她在当地的妇产科医院,很受欢迎,让她的生活不再拮据。
到了1975年,陈子美带着小儿子前往美国定居,在纽约皇后区买下了一个公寓生活。对外,她从来不提及自己的父亲便是陈独秀,只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教授。
这段生活,简单而又平静,陈子美所操心的,不过都是些生活的琐事。
但冥冥之中,她无法斩断的命运之线,依旧围绕在她的身边。1991年,她因病住院,一生积蓄又在此刻被盗,甚至有很多传言,偷钱的人,正是她带来美国的小儿子。
从来没有得到过家庭温暖的陈子美,晚年再一次被她最亲近,最想要信任的人背叛了。
当时的陈子美,已经年近九十,生活因此陷入困苦之中,甚至无法缴纳公寓的维持费用,若非周围的邻居帮助,她可能都会被赶出公寓。
疾病,穷困,举目无亲;孤独,落寞,思念家乡。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子美终于是把那个她逃避了一生,用尽全部力气撕掉的标签,再次贴到了自己的身上。
她找到中华海外联谊会,表明了自己“陈独秀女儿”的身份,更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以及自己现在面临的困境。
在中华海外联谊会的帮助下,陈子美得到了来自国内筹集的善款,渡过了困境不说,还和在国内的两个女儿,取得了联系。
阔别祖国数十年的她,自然想要回到中国,回到自己曾经成长的地方,和自己的亲人与后代团聚。但年事已高又患有疾病的陈子美,却一直未能成行,只能一直客居美国。
2004年2月,陈子美突然发病,被送入医院。4月14日下午,在纽约圣约翰医院去世。
但由于期间医院并不知道陈子美的身份,又联系不到她的家属,这样一位不起眼的中国老太太过世后,遗体便在医院停留了一月之久。
直到5月,陈子美去世的消息被报道出来后,陈子美留在国内的大儿子李大可才办理完有关手续,前往了纽约为母亲善后。
并按照陈子美的遗愿,在下葬时为陈子美穿上了结婚礼服。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也在下葬时,前往殡仪馆吊唁。
陈子美的一生,似乎都无法摆脱掉“陈独秀女儿”的标签,正是有这么一位父亲,她一生最羡慕的、最想要的平淡而普通的生活,却屡屡和她擦肩而过。
幼时父母离异,长大后自己两度情感破裂,晚年被自己的儿子偷盗积蓄,她最看重的家庭亲情,似乎只带给了她无尽的伤害。
但即便如此,她的遗愿依旧是穿着婚纱下葬,这是她最后的固执和倔强。她的内心,依旧期望着和睦的家庭生活,父母恩爱幸福美满,兄弟姊妹和睦友好,孩子们膝下承欢打闹。
其实,在那个人人颠沛流离的年代,如她这样命途多舛的女性,数不胜数,从她多次想要去看望陈独秀的事情来看,她并不是真的讨厌父亲,讨厌陈独秀之女这个身份。
她只是在努力追求不被这个身份所扭曲的稳定生活而已。不论遇到怎样的阻碍与挫折,她也不轻言放弃。困难没有打倒她,她的一生,充满坎坷却也昂扬不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