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晚点采访李一男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年少成名者的暮气沉沉。
“遇到这种情况,着急有什么用,索性算了,躺着就躺着了”,“反正多一份工资,总比家里面呆着好”,“走不下去就走不下去了”,“我大不了看钱不行就不搞了”,“我去公司干什么,在公司也是看电脑,在家也是看电脑,在常州也是看电脑”…… 晚点团队,公众号:晚点LatePost
他打破了我对于创业者的认知,我曾经认为没有一个创业者不喜欢说服别人。尤其是连续创业者,即使逻辑还不能完全自洽,就已经开始使用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
至少,先说服投资人和早期员工,一家公司才能启动吧。
当时我还认为是记者没有和李一男在同一频道上,让后者吐露自己创业的第一推动力。昨天,“自游家宣布因造车资质问题中止交付,给全部预定用户补偿”的消息传来, 公开信中多处措辞,不仅在表达歉意,更是堵死了归来的可能性。
我理解了,第一推力不是记者没挖掘出来,是根本就没有。
人生经过大起大落之后,少年天才已经是被 盛 名 推着在走。 而投资和追随者,仅靠昔日的光环就唾手可得。
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强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李一男当年带着一两千人的港湾,走下坡路就开始心态失衡。今天手握400亿现金储备的小鹏,一款车动作变形,整个市场都唱衰,压力常人难以想象。
淘汰赛和小组赛不是一种比赛,相信最近看世界杯的人都有体会。高调宣布造车,还没出车,最近在思考如何体面下台阶,至少是减少投资,淡化用户预期的人,绝不止李一男一个。
更可怕的是,之前有一段时间,这种寻求“体面离场”而不是“躬身入局”心态,已经开始人传人。
我们敬爱的一位长者,在演讲中有三句口头禅,“热烈的祝贺”,“衷心的感谢”以及“XX明天会更好”。当时以为是寻常的修辞,如今在社会逐步恢复常态之际,人们越来越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最重要的就是“明天会更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