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有个著名的相士叫管辂,有一天他受邀到何晏府上作客,却说了一堆相当无礼的话。回到家中,管辂的舅舅责怪他不怪得罪何晏,管辂却说:“跟死人说话,有什么好担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不其然,十几天后何晏就被司马懿送上了断头台,罪连三族。

何晏的祖父就是东汉最后一位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十常侍之乱”中何进不幸被杀害,何家从帝国最显贵的家族一夜沦落为任人践踏的小草。

曹操感念何进对自己的赏识,将何晏母子收入曹府。按常规操作,何晏的母亲尹氏加入曹操的红粉军团,何晏做了曹操的干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府上有很多何晏这样的母子,比如秦朗母子、曹真母子。曹操把他的个人爱好与“慈善事业”有机结合,乐此不疲,他甚至不无得意地炫耀:“天下还有谁像我对干儿子们那么好?”

曹操拿何宴当亲儿子,何宴也就不客气了,他真以为自己姓了曹,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以曹公子自居,不,曹世子。曹操有25个儿子(不算干的),世子(接班人)只有一个,相当于曹家的二主子,你何晏哪来的自信,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于是曹丕很生气,从来不正眼瞧何晏,甚至半带警告,半带嘲讽地称他为“假子”。那意思相当于在说,你沾了你妈的光,别自作多情,不知深浅地惹祸上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曹丕这么说未免以偏概全,何晏能得到曹操的喜爱,不全是他妈的功劳,人家自己确实“有两把刷子”。

第一把刷子就是相貌,何晏是个美男子。

有个成语叫“傅粉何郎”,说的就是何晏的故事。何晏生的既美且白,白得像白斩鸡,光洁如玉的脸蛋如同被粉底腻了一遍似的。很多人拿他这张脸下注:这张脸到底是不是原装的?

魏明帝也很好奇,也不能按倒他拿刀刮吧,于是曹叡想了一个妙招,他请何晏吃面条。滚热的一大碗放在何晏面前,他咝咝哈哈吃得满头大汗,忍不住频频抬起袖子擦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会儿魏明帝看得真真切切,何晏脸上不光没掉渣,反而更白了,这确实是“原装脸”。

第二把刷子就是学识,何晏是个大才子。

何晏绝不是个靠脸吃饭的奶油小生,他还很有才学,是个学术造诣颇深的经学大师,著有《论语集解》一部。他还是个诗人,擅长作五言诗。

曹魏时期流行起一股崇尚“玄学”的风气,何晏就是这股潮流的倡导者,他与毕轨、邓飏、李胜、丁谧等名士一起,执魏晋风流之牛耳。放在今天,何晏一定是吸睛的流量大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上马征伐天下,下马舞文弄墨,对何晏这样的干儿子自然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又亲上加亲,将自己的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了他。

那么是不是说曹丕不喜欢何晏,就是出于嫉妒呢?还真不是,剥掉何晏的光鲜外表,他只是个绣花枕头。

后世普遍认为,何晏的所谓学问,充满浮夸之气,华而不实。尤其是“玄学”,就是一帮闲着蛋疼的富家子弟,故意标榜自己卓尔不群的风骨,所表现出来做作。他们一副娘娘腔,整天聚在一起嗑药,抨击朝政,夸夸其谈,搞一些玄而又玄的理论抬高自己的身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往往会得病,“玄学”就是魏晋的社会病,在何晏这些所谓名士的倡导下,居然受到天下追捧。

但曹丕是清醒的政治家,他要的是司马懿这种动手能力强的“理科生”,而不是何晏这种自以为是,吹牛皮不打草稿的“文科生”,因此曹丕、曹叡当政期间,何晏一直“怀才不遇”。

曹芳坐上龙椅后世道变了,曹爽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掌握了曹魏帝国的大权,而曹爽与何晏好到穿一条裤子。

于是,被压抑了几十年的何晏“发芽”了,他拉拢那些文坛好友,与邓飏、丁谧组成臭名昭著的“三狗”,给曹爽当爪牙,把司马懿欺负到“病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极短的时间内,何晏从闲散官,一路跨过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兼侍中,掌握了内朝的决策权。

离三公的天花板还差一步之遥,于是何晏请来管辂:大师,你给俺算算,俺啥时候能登顶三公?

管辂叨叨了很长的一段话,简而言之就是:古人讲德要配位,你梦见青蝇落到鼻子上,就是一种警告。物极必反,如果不小心必遭祸端,你要想做到三公,就要追思周文王的六爻之意,否则嘛……

十几天后,老司马懿突然从床上蹦起,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何晏果然被管辂言中“否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懿的做法很有意思,他没有亲自去审理曹爽的案子,而是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何晏。何晏激动万分,这可是个改过自新,向司马老头献忠心的好机会啊。

于是何晏对昔日的战友们翻脸,对曹爽、曹羲、丁训、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七人穷追猛打,判以灭三族之罪。

当何晏将案卷恭恭敬敬地呈交给司马懿后,等来的却是司马懿冷冷一句话:“哎呀,怎么才七姓?我记得他们应该是八姓啊,咋缺了一姓呢?”

何晏从头凉到脚:“您说的那一姓难道是指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懿一拍巴掌:“答对了,真聪明!”于是何晏戴上大号手镯,又跟曹爽等人“并肩作战”了。

估计何晏五味杂陈,司马懿你太损了,先拿我当枪使,这会儿又把我的脸在脚下踩,搞得我死了都没脸见人,白瞎了按这张小白脸了。

司马懿不光杀了何晏三族,还让他斯文扫地,这种杀人诛心的手段是否过于残忍了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司马懿的狠毒天下公认,但在处置何晏这件事上,却没有留下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司马懿懂得隐忍,深得韬光养晦之道,倒在断头台上的岂不是他司马家族的子弟?

只能说何晏小人得志,没读懂管辂的话,一直干着“德不配位”的事,是他把自己推上了绝路,怪不得司马懿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