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这是上世纪歌剧《白毛女》曾教育给我们的道理。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拯救了数亿的劳苦大众,同时也改变了千千万万昔日国民党军官的样貌,而在北京功德林监狱里接受教育改造的黄维,就是典型的代表。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1975年,黄维接受特赦出狱后他依然表示愿意给在台湾身死的蒋介石扫墓,并打算拜访自己的“师母”宋美龄,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

未赴台为蒋介石扫墓,或成终身遗憾

1975年12月,已经年过七旬的黄维从北京的功德林监狱里缓缓走出。但此时的他,和最初走进功德林之前,几乎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在初入功德林时,他还以国军的陆军中将自称;而走出功德林之后,他却成为了生长在共和国阳光下一名普通的老人。

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二十七年的时光,但是黄维在出狱之际的身体状况,却依然良好,而这离不开监狱中工作人员对他生活的悉心照料。据功德林监狱里的医护人员称,在初入功德林之时,黄维身上竟然带有着五种结核病病菌,而他自己却对此浑然不知,只是觉得自己的咳疾是老毛病而已。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照顾,黄维此前抱怨在国军医院中总看不好的咳嗽病,竟然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在监狱里好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

同样让黄维感动的,还有自己在监狱期间的餐桌:在提供给功德林战犯,尤其是身为“病号”的黄维的伙食里面,肉类是几乎不可或缺的角色。黄维先是在监狱中吃着猪肉调养身体,后来猪肉又改成了解放军战士们打来的黄羊肉。黄维看到那些为自己送来伙食的战士,体型上都很胖,他最初以为解放军战士和自己的伙食并没有差别。可后来才发现,那时看管他们的解放军战士之所以看起来很“胖”,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肉而造成的浮肿,这让黄维为此十分感动。

因此,昔日以执拗和顽固著称的黄维,在我党春风化雨一般的教育和改造之下,也终于慢慢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共和国公民。在出狱之后,他被调任到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进行工作,为祖国的历史研究事业付出着贡献。但是,在黄维的心中,他却依然有一个心愿没有实现:那就是有机会到台湾,为昔日自己的“校长”蒋介石扫墓,同时他还想拜访一下在蒋介石身死之后,就远赴美国的“师母”宋美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宋美龄、蒋经国)

最终在1989年,台湾地区向黄维发出了邀请,表示希望他能够到台湾去进行巡游,而当时已经85岁的黄维对此十分高兴,于是赶忙罗列自己想扫墓的人员名单:包括已故的蒋介石、蒋经国、陈诚等人。但是,正当黄维准备出发之际,身体状况却忽然恶化,不久之后,黄维的女儿黄惠南就得到父亲在3月20日清晨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的消息,这让黄维未来得及赶赴的台湾之行,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黄维为什么要为蒋介石扫墓?只因一身“书呆子”气

黄维为什么要为蒋介石扫墓呢?据后来黄维的亲人朋友们说,这恐怕和黄维一身的“书呆子”气离不开关系,连黄维的老搭档和老朋友杜聿明都感叹黄维是一个耿直的“书呆子”,而且也正是因为黄维的这点“书呆子”气,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为什么杜聿明会这样说黄维呢?原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杜聿明曾经率领国军远征军部队到缅甸进行作战,谁知此次远征作战战事不利,让杜聿明的部队损兵折将。在远征军回国后,清点部队伤亡,上报部队战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而负责清点部队战损情况的将领,正是黄维。在此之前,黄维和杜聿明并无过多交集,只是同为黄埔一期的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

在和黄维碰面之后,杜聿明便以黄埔同学的身份,请黄维吃了顿饭。这顿饭背后的用意,其实也很简单明了:那就是杜聿明希望这个“老同学”在上报自己部队战损的时候,能够网开一面,多向蒋介石少报一点战损,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轻受一些战败的罪责。在宴会上,杜聿明为了活跃气氛,缓解两人素来打交道很少的尴尬,就经常拿外面“天气好不好”这样的闲话来和黄维搭讪,谁知黄维却冷不丁地说:“我老家江西现在正在受水灾,哪里能风调雨顺?”

听到黄维这句话后,杜聿明身边的一名军官以为黄维的这番话暗下是想要和杜聿明要一些好处,于是当即表示:“要不要给黄维的老家,搞一些赈灾的拨款?”可黄维听了这句话后,却勃然大怒,说:“你这是瞧不起我。”最终这场尴尬的宴会就这样不欢而散,而杜聿明部队战损的真实情况,也被黄维一五一十地上报给了蒋介石,这让杜聿明不由得哀叹:“要被这个书呆子惹下麻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黄维的这番话并不是在杜聿明面前故作姿态,自恃清高,而是他向来都是这样。另一间让黄维“书呆子气重”的印象在国军中广为流传的,便是他在国军第54军中“查军粮”一事。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军士兵的口粮经常缺斤短两,看似成百上千吨的军粮里面,不是掺杂了砂子和石头,就是在运输的过程中被各种理由暗中截下。同样分发给国军士兵的军饷也只有6块大洋,但即便已经少得可怜的军饷,却依然不能正常保持供应。

在黄维执掌了国军第54军之后,他便意识到如果要继续这样放任下去,国军的战斗力将会大大下降。又想让马儿跑得好,又不想让马儿吃草,这怎么能行呢?于是,黄维就提议:给54军里每个国军士兵多加二两的口粮并且随后如果可能的话,提高国军士兵的工资待遇。但首先,黄维想要做的是希望自己手下的士兵能把基本口粮得到保证。于是,他给国民党的相关部门写信,上报分发给54军的口粮中,有掺杂砂石,缺斤短两的情况,并且还从口粮中拿出了混在里面的砂子和石头,作为自己写信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接受特赦)

但是,国军粮食缺斤短两,是当时国军上下人人皆知,却彼此心照不宣的事情,而黄维写下的这封信无疑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这让黄维一时间成为了国军中的“热点人物”。当时负责国军上下军粮的,是何应钦。何应钦在听说黄维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之后,就十分不高兴,反令人去检查第54军的账目,看看黄维在其中有没有克扣军粮。但是,黄维却正色对前来检查的工作人员说:“你能查出来就查,查出来我有问题,就请将我依法办理!”最后,何应钦派来的工作人员绞尽脑汁,却依然没有查出来黄维究竟在哪里对军粮有过克扣,这让何应钦对黄维这块“硬骨头”更加恼火。

而黄维也不甘示弱,于是便写信给何应钦说,要自己“请辞”,并且还只身前往云南昆明,到何应钦的面前来和何应钦争执。要知道,何应钦位列蒋介石身旁“八大金刚”之首,几乎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人。何应钦和黄维执拗不过,于是便将黄维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蒋介石,说黄维的行为破坏了国军内部的“团结”,并希望蒋介石能够惩办黄维,好杀鸡儆猴。但是,黄维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蒋介石刚在黄埔当校长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于是便并没有追究黄维,而是给黄维换了个工作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一为黄维)

在自己几乎最为信任的何应钦面前,蒋介石都没有为难黄维,这让身为黄埔一期学生的黄维对此深受感动,认为蒋介石对自己有一份“知遇之恩”。但即便如此,当时正在发脾气的黄维还是一气之下辞掉了军官的职务,回到了老家休养。

为报知遇之恩,黄维再次被“推上”战场

在自己辞官返乡临别之际,黄维十分愤慨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太腐败,所以国军在前线才总吃败仗!”每当人们询问,黄维辞官之后,回到老家打算做什么时,黄维的回答总是:“回家种地。”但是,在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却还是被蒋介石“推”到了战场上,这让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自然就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为什么黄维本来打算辞官返乡,却依然被蒋介石推上了战场呢?这还要归咎于黄维自己的“书呆子气”。虽然黄维自己在军中为人很是清高,但是黄维却是个不折不扣接受了儒家思想教育的人简而言之就是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除了因为军粮的事情,蒋介石并没有追究黄维之外,蒋介石还在黄维掌兵期间多次对他表示关怀,来拉拢黄维。比如,黄维的字原来是“悟我”,而蒋介石后来则为了表示对黄维的栽培,把黄维的字改成了“培我”,这件事也一直让黄维铭记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视察军队)

因此,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蒋介石以“党国有难”之名,邀请黄维再度出山相助时,黄维虽然已经对国民党上下失望透顶,但想起蒋介石对自己的一番“栽培”,他便还是选择了回到国军的队伍中,并和我军部队对峙于淮海。在淮海战场上,黄维遇到的对手,是和自己同为黄埔一期的陈赓。对于自己的这名老同学,陈赓再熟悉不过了:黄维用兵,经常是从书本上找依据,动不动就“兵法有云”,经常不知变通。因此没过多久,黄维的部队就走进了陈赓早已设好的埋伏圈里,被陈赓包了饺子,而黄维本人也成了他老同学的俘虏。

在听说了自己的对手是老同学陈赓之后,黄维身边的将领都在为黄维扼腕叹息。但是,黄维却摇摇头说:“陈赓是我老同学,他在黄埔的时候学习成绩就比我好,输给他我不冤枉。”听到战场上当了俘虏的黄维,还在拿“成绩”说事,这更让和他一起被俘的国军军官们为此感到哭笑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执拗了半生的黄维终究还是幸运的,他在被我军俘虏,并于功德林接受改造之后,终成长为了共和国的新公民,并在他的后半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发光发热。在崭新的时代里,他也终于见证了书本上所描绘的盛世,一点点变成了自己亲眼可见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