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林淙)一度在上海颇为知名的农产品“蛙稻米”近两年却声量渐小,背后有何原因?近日,出品“蛙稻米”的自在源农发的一名股东向记者道出了实情。其表示,自在源农发已经身陷困境,不仅“蛙稻米”品牌转手他人,自身因负债等问题也成为失信企业。

其提供的一份裁决书证实了这一情况。不仅如此,与其一同持股两名股东胡光、李昂在公司出事后,选择与资方自得农发站在一起,向公司及其他股东索赔1700万元。

对于这一情况,记者致电自得农发,对方在得知记者来意后,表示拒绝给出回应,直言有问题找仲裁委。

昔日农科新星风光不在

自在源农发曾是行业里的创业新星,其打造的“蛙稻米”品牌在上海当地颇为知名。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在源农发2017年与青浦国资成立了子公司自在青西。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自得农发合计向自在源农发转账1700万元投资款,以此对后者进行增资。

从公开报道来看,彼时的自在源农发炙手可热。彼时的增资计划显示,自在源农发在引入投资者后,将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质量,实现公司整体上市,成为全国知名的龙头公司。

然而,2019年9月,由于实控人因其自身问题而被刑拘,自在源农发的发展也遇到了问题,随着核心人员变更,其部分股东虚假出资、财务造假等问题也浮出水面。

尽管2018年7月签订的《增资合同》明确自得农发出资将获得自在源农发的股权,但由于种种原因,自在源农发一直没有就此事就行工商登记变更。因此,时至今日,自在源农发的股东名单中仍然没有自得农发的身影。

两股东“反水”不担责?

本打算投资一个明日之星,却落得问题公司,自得农发选择要求自在源农发返还投资款1700万元及利息损失,并要求自在源农发相关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其于2021年4月30日就此事提起仲裁。

有意思的是,作为自在源农发的股东,胡光李昂二人本应与公司站在一起,即自得农发的对立面。可在该仲裁案中,胡光、李昂二人却摇身一变,与自得农发一起成为了申请人,要求自在源农发返还投资款,并让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自在源农发经营出现了问题,我们作为股东肯定认,只是既然大家都同样是股东,为什么胡光、李昂却能来申请向我们索赔。”上述股东告诉记者。

对此,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下称“仲裁委”)在2022年7月6日做出的裁决书认为,胡光、李昂二人因为与自得农发一起提请仲裁而成为申请人,这符合仲裁的规则。

至于自得农发要求返还1700万元投资款一事,仲裁委认为,自在源农发没有披露经营风险,增资合同应当予以解除,只是增资行为已经实际发生,自得农发要求返还出资这一主张,不符合公司法中“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规定。

因此,在7月6日做出的裁决书中,仲裁委对于“自得农发要求返还1700万元及利息损失,并要求自在源农发相关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请求不予支持。

该裁决发布后,自得农发在7月19日再度发起仲裁,核心诉求依然是要求自在源农发赔偿1700万元增资款及相应利息,并要求其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有意思的是,前次与自得农发站在一起的胡光、李昂此次消失了,没有在申请人一方,也没有在被申请人一方。

据悉,目前该仲裁申请已经获得受理,此次将重蹈上次覆辙,还是会有不同的结果,记者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