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村、石门、石墙、石屋、石路、石磨……在海口市火山口附近散落着的古村落,以火山岩为主要建筑材料建成,是海口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三卿村始建于宋代,至今约有800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古村落。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三卿村古巷。(本文图片均为 凌楠 摄)

三卿村中随处可见火山石建成的房屋、铺就的村道、制成的用具。古风古韵古石屋,整个村庄犹如火山岩石构成的世界。

▲ 火山石古宅

走进三卿村,就被约四层楼高的碉楼——安华楼吸引,这座始建于1930年的石楼由火山石垒砌而成。当时社会动荡,村民为防御外侵,举村兴建碉楼。后在抵制日军侵略时,安华楼发挥重要作用。

▲ 始建于1930年的三卿村安华楼,由火山石垒砌而成。

三卿村的古村门采用火山岩石精心堆垒而成,造型古朴,正面刻有“豪贤门”三个大字。其中“贤”字并非传统繁体字,而是由“臣忠貝”三字组成,含义不言而喻。据村民介绍,古村门建于光绪年间,由人工堆垒而成。

古村门前还有风水塘,村民称该塘里的水为火山泉水,这在缺水的石山地区非常罕见。古村门左边建有一个小小的敬字亭,是古人焚烧字纸的亭子。这也体现了当地人对于知识的崇敬。

▲ 石头古巷。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穿过古石巷口,漫步在火山石板路上,斑驳的石墙爬满碧苔,一些屋子里还长出了大树,枝繁叶茂。行走在石巷之中,恍惚间,仿佛是穿越千百年时空,置身于桃花源中。

海口这些火山古村落相当一部分古屋已人去屋空,许多古屋只有一些古稀老人们居住。一些古屋前放置着大大小小的水缸,诉说着居住过的痕迹,凝结着昨日的记忆。

▲ 早年火山地区缺水,水缸是家家户户必备。

火山地区,地势高、水脉深,古人不得不靠缸接水。石山镇古代婚谚有曰:“不嫁金、不嫁银、檐下缸多就成亲。”

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的中国传统村落美孝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是一个拥有独特火山风貌,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村落。村里大多数房屋所用的火山石都是无规则的,垒叠起来透光性强,通风良好,虽没用任何粘合剂,几百年风雨吹洗,石屋岿然不动,稳稳当当。

美孝村仍有人居住的火山石屋。

说到石头,便要说到村里一面景观——“抗日墙”。这道墙全长1780米,高6米,宽2米,由大大小小的火山石垒成。据说,此墙最早是村民为防止盗贼进村抢劫,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自发建筑的“防盗墙”,抗战爆发后,凭这道墙的掩护和巧设其中的迷宫暗道,抗日军民一次次粉碎日寇的清剿计划,于是这围墙便成了“抗日墙”。

▲ 美孝村厚重的古墙门。

坐落于海口石山镇的荣堂村,数百年来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火山石,筑就了这座石头村。

踏进村庄,火山石铺就的村道已踩得光滑。道路两旁是石头围墙,墙上长满斑驳的藓苔。一座座火山院落,一棵棵古树,见证着时间流逝的痕迹。

荣堂古村和新村之间,隔着一道“太古仙门”。门内是火山古村,门外是年轻一代居住的荣堂新村。荣堂村附近,还有火山熔岩形成的洞群,吸引人们参观游玩。一些溶洞延伸到哪里,没人知道。

▲ 荣堂村溶洞

海口火山地区的土壤多属火山喷出岩风化而成的石砾黑壤土,特别适宜荔枝、黄皮生长。海口永兴镇和石山镇是荔枝王、黄皮的产地,品质优良,深受市场喜爱,也是当地的致富果。

▲ 美孝村种植的黄皮。

▲ 火山地区种植的荔枝王。

这些年来,当地人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在古村的旁边盖起一座座新居,村民相继搬往新房居住,火山古村落也因此逐渐舍弃。但它依旧是火山地区民众的精神家园。

据了解,在海口马鞍岭火山周边,还有许多像三卿村、美孝村一样的火山生态衍生的古村落,这些独特的人文风景,吸引着人们寻幽探胜。

(文 / 凌楠)

编辑:小小

点在看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