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正式公示,开发总体格局、将以一主(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两副(洛阳中原城市群辐副中心城市和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同时形成一圈(郑州都市圈)、四区(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多节点(多个区域中心城市、县城)。

12月9日 星期五

天气

多云 1~10

限行

限行尾号:不限行

专车免费接送,专家指导买房

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官网获悉,大家期盼了两年有余的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正式公示,正在进行意见建议征集阶段,核心规划图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二、第三部分为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划背景

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编制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空间规划的基本遵循,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具有战略性协调性、综合性和约束性。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省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导思想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省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要求,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与开发,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空间需求,统筹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以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有力资源支撑和空间保障。

规划时间:规划基期年2020,规划目标年2035,规划远景展望2050

规划范围:河南省行政辖区,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据了解,河南省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分为开发总体格局和保护总体格局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和城镇开发边界布局图。

其中开发总体格局、将以一主(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两副(洛阳中原城市群辐副中心城市和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同时形成一圈(郑州都市圈)、四区(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多节点(多个区域中心城市、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土空间保护总体格局以一带(黄河生态带)、三屏太行山生态屏障、伏牛山生态屏障、桐柏-大别山生态屏障)、四廊(淮河生态保育廊道、南水北调中线往态保育廊道、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廊道、沙颍河生保育廊道)、多绿芯(各类自然保护地、其他重要生态斑块)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造高品质城镇空间,构建中原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

到203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72%左右。形成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及开封、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濮阳、许昌、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城市与小城镇协同发展,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镇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造高品质城镇空间,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提升城镇空间品质

以郑州为龙头,打造郑汴许核心动力源,以洛阳、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济源为支撑,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全国引领力的郑州都市圈。

推进郑开同城化,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加快郑许、郑洛、郑新、郑焦、洛济一体化发展推进平顶山、漯河与郑州协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构建现代化农业空间,优化重点农业空间

以”三区多园”引导支撑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形成区域专业化与特色化并重、农林牧渔高效种养一体的农业生产布局。

其中三区指,黄准海平原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实国家农业产业带空间布局,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南阳盆地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大力推进粮食生产,优先布局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山地丘陵特色农业区(统筹生态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复合空间)和多园(支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农业高新区、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省级农业园区等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础支撑与安全韧性 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从最新的省级综合运动通道和枢纽布局看,郑州、洛阳、南阳、信阳、周口、商丘、平顶山均是空、铁、水三联运输模式的枢纽城市,其中在定位上,郑州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洛阳、南阳、信阳、商丘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平顶山和周口是地方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但周口的水港级别可是国家级哦!

另外,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高速磁浮铁路(研究线路)在郑州的走向!从最新走向来看,京港澳磁浮铁路将从绿博组团西、郑州航空港区东经过,双线交汇处有望成为新的超铁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保护与特色彰显,整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构建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空间体系,通过世界遗产、大遗址、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依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省域文化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规划图来看,河南世界文化遗址有四处分别为丝绸之路河南段、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殷墟和龙门石窟;同时河南以洛阳、开封、安阳、郑州为数量之最的中国古代都城,特别是红旗渠、愚公移山、焦裕禄、大别山等红色旅游景区和教育基地,让河南的文化优于其它区域,近年来,通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让大家对河南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提质增效共同行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

根据生态修复行动,将推进黄河重点生态区保护修复。其中重点推动开展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综合整治、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等保护修复工程。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区保护修复。开展太行山区人工造林,加强伏牛山南部石漠化治理,推进桐柏-大别山区退化林修复。

系统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加强河湖和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扩水增湿、生态补水,维护湿地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分区实施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划定南太行区、伏牛山区、桐柏-大别山区、小秦岭-黄河中游区、丹江-唐白河流域、黄河下游-豫北平原、黄淮平原7个生态修复分区,实施13类共计45项生态修复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如今,终于在国家大的时间点交上了省级答卷,可以预见,各地级市的国土空间也就大量开始呈现了。不过,从专项规划安排来看,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还要展开多个区域规划,其中有大家最为关注的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和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

郑州都市圈蓝图已绘就,当前武汉都市圈已经获得国家层面的批复,希望郑州都市圈的顶层审批能加快进程。从本次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来看,郑州都市圈的核心为郑开许核心动力源区域,而郑州都市圈副中心洛阳,除了联动郑州强力推进郑州都市圈融合发展外,还肩负着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的使命。

省市国土空间开发边界的出炉,特别是三区三线的划定,将决定未来近15年的发展方向,哪里是发展重心,相信看完后大家会一目了然。当然了,为更好地推动郑州都市圈的建设,还将建立都市圈建设用地指标统筹配置机制。

来源:河南自然资源等

如果你不知道买哪的新房或二手房,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小编微信,小编将为您建立一对一的买房群,免费车接车送带您看房,成交返万元大礼包,电话:小李13603880935、小马18438624480(同微信),或点击右边链接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