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独家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李兰娟院士表示:

现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
2022年6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指出,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风险职业人群、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人群等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等途径发现。
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我们传染病学教材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常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

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没有,我真的觉得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我们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真的是这种“隐性感染”吗?对不起,这个真不一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珠海发布关于12-5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的详细说明,当天25位”无症状感染者“中有4位是像红框中这样主动去发热门诊就诊发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来了,按照第九版防控说明,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必须同时满足三个特征:1、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核酸阳性);2、没有相关临床表现,比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者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3、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那么这几位”无症状感染者“去发热门诊干什么呢?发热门诊,是正规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病例,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发热、咳嗽这些症状,是不用去发热门诊的。那么这几位主动去发热门诊就医的“无症状感染者”实际上不符合第九版中对无症状感染者定义的第二条,并不是真·无症状感染者!

有人之前和我抬杠,说这几个人完全可能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发热去发热门诊,然后恰好阳了,依然是无症状感染者,我只能说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不及格,按照第九版的定义,只要同时满足阳性+有发热症状,那就必然不符合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如果严格按照第九版定义来实操,这些根本就不能统计为无症状感染者。

另外,我看到微博等平台都有很多反馈阳性+有症状的也被统计为无症状。之前十月中旬,我有位在内蒙呼和浩特的朋友,一家三口都阳了,他告诉我:事实上之前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判定压根没有严格按照第九版来,因为根本区分不过来。所以那些反馈明明有症状也被统计为无症状的现象是存在的,甚至可能是大规模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刚发现阳性的真·无症状感染者,能全程保持无症状状态到转阴吗?这恐怕也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从这天的统计数据来看,无症状转确诊的数字占全部确诊的比例不高,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目前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们,并不像很多媒体宣传的那样安全无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之前追踪过北京发布公众号里的一些统计数据,这三天里,轻症占全部新增感染者的比例是20%-25%之间,再次证明目前很多媒体说的90%以上无症状是错的。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如果当前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确实符合第九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那么我们真的不用恐慌,然而现状是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中有比例不详的实际是带症状的,这才是让我们担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