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向获得北京市“房租通”政策支持的近3000家小微初创文化企业拨付2.3亿元房租补贴,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初创文化企业“雪中送炭”,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据悉,该政策实施三年来,已累计支持企业6000余家次,支持金额合计4.5亿元。

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产业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同时也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北京市文资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实施的“房租通”政策从助企纾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针对文化类小微初创企业办公房租进行补贴,旨在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

“随着政策的持续实施,政策的普惠性和实效性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企业申报数量持续增长。”市文资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政策实施三年以来,累计支持企业6000余家次,支持金额合计达4.5亿元。”

据了解,近两年文化产业受疫情冲击很大,尤其是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包括院线、剧院、展览及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普遍出现营业收入明显下滑。位于北京天桥演艺区的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是第二年获得“房租通”资金支持。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房租作为企业经营的刚性支出,占经营成本的比重超过30%。由于近两年疫情影响,剧院经营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房租通’政策帮助小微文化企业纾困解难,缓解了我们的房租压力,我们感到特别暖心。”

小微企业作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稳定小微企业就是稳定就业主体,稳定产业基本盘。“房租通”政策为小微初创文化企业带来最直接、最实惠的支持,向社会释放了政府与文化企业共克时艰的强烈信号,提振了文化企业的发展信心。

“房租通”政策在坚持普惠的同时,又有侧重,即优先支持入驻文化产业园区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在园区优化集聚,尤其是对北京市认定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给予重点支持,最高可使企业享有办公房租30%补贴,单一市场主体可获得资金支持金额最高可达30万元。此次获“房租通”资金支持的企业中,入驻市级园区的企业就有500多家,获支持资金近6000万元。有了“房租通”政策的加持,未来北京市将打造一批有特色、有美誉度的精品示范文化产业园区,文化赋能城市作用更加凸显。

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相关负责人介绍,“751D·PARK”品牌运营多年来,为一批知名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平台,孵化了多个文化企业品牌,如今这里发展成为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网红打卡地”。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文化企业的冲击太大了,根据统计,许多小微公司降低了租房面积,并进行了裁员。市文资中心的房租补贴政策,救助了一批文化企业,给企业带来了希望、注入了动能。

北京市文资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关注文化企业的发展状况,打好政策组合拳,提升文化企业面对疫情困扰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帮助企业增强抵抗风险的韧性,稳住企业的市场活力。同时探索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文化企业分类施策,强化政策协同,健全文化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通过实行政府引导和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