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辽宁丹东一村民误喝农药被紧急送医,半个小时的车程,民警开车10分钟就到了医院,接着民警帮助照顾患者,还垫付了1000多元费用,待村民脱险后,民警悄悄的离开了医院。这是不久前,辽宁省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普通事例。

今年以来,辽宁省丹东市公安振安分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门纳谏听民声、利剑出鞘解民忧、优化服务暖民心,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一件件暖心事,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开门纳谏 找准“角度”听民声

惟有摸清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难,把为民服务往实里做、往百姓心坎上做才能赢得民心。分局坚持以民意为导向,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开门纳谏,请百姓给公安机关和民警把关号脉。在今年的一次警民座谈会上,振安区五龙背镇一家企业领导说:“他们企业距离农村大集很近,每逢每周两次的大集,出入该企业的通道被堵得无法通车,公安机关能不能帮助协调一下”,参会领导当场表示,马上解决。随后,五龙背派出所民警根据实际情况将大集摊床分布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每逢大集还派两名民警对该企业出入的车辆进行疏导。该企业领导说:“没有想到,我们一个小小的建议,竟然得到公安机关这么重视”。另外,警民座谈会群众代表填写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征求意见卡,10余件意见建议半个月内全部得到满意解决。

利剑出鞘 加大“力度”解民忧

5月12日,陪伴农民王某30余载的三轮车被盗,其日常种地出行都靠着它,经过九连城派出所民警一天的走访排查,于当晚追回了被盗三轮车。9月的一天,停在某路边的一辆私家车遭“毁容”,分局刑侦大队和太平派出所民警调阅近百小时监控最终揪出了划车的“黑手”。10月初,市民价值数万元的卡车零件被盗,分局刑侦大队和五龙背派出所连夜追踪,抓住破案黄金时机,及时查获涉案人员及被盗零件。

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侵财型犯罪,特别是民生小案,振安公安集中警力,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合成作战优势,各警种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提高破案率,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截至目前,破获侵财类案件60余起,打击犯罪嫌疑人57人,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优化服务 提升“温度”暖民心

振安公安将“互联网+警务”与办实事相结合,将警务工作由线下向线上拓展,各派出所组建“微信警务室”,为家住外地或无法现场办理的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9月初,市民王先生远在非洲通过太平湾边境派出所“治安管理服务站”微信群,反映了希望民警为其父亲普及反电诈知识的情况,次日民警就上门宣传解决了王先生的后顾之忧。7月12日,村民李某和邻居张某因自留地边界发生矛盾纠纷在汤山城派出所“微信警务室”得到调解,双方非常满意。

民有所需,警有所为。9月25日,珍珠路派出所警民联动,用时4小时找回两名走失的“熊孩子”。10月29日,九连城派出所、巡特警大队众民警合力将欲轻生26岁女子和怀中16个月大婴儿救回。11月初,马市边境派出所警民联手,苦寻两天抢在寒潮前找回了走失山林的74岁老人。今年来,振安公安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扎实开展“千警进万家”、创建“枫桥式派出所”等活动,全力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治安环境。

截至目前,振安分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走访群众1.5万余人,走访企业120余家,为群众办实事800余件,收到表扬信26封、锦旗68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