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市总工会关于职工创新创效号召,徐连龙用干劲、闯劲、钻劲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在一次次创新攻关中实现人生价值——

“绳缆大匠”冲击“新突破”

最近,随着“海洋科考万米绞车复合缆”项目的推进,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徐连龙正在谋求一个新突破:特种绳缆要探及海下万米深度。此前,他参与研发的特种绳缆曾“下潜”到海下8000米,创下了中国绳缆界的海底深度纪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记者蹲点时了解到,为提升像徐连龙一样的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提升他们的创新创效能力,从企业到工会,市总工会做出了全方位的激励、服务等保障工作。

“海洋科考万米绞车复合缆项目年初立项,现在的重点是初步确定工艺方案,然后针对万米深度要匹配的抗压抗腐蚀等特性做针对性实验。”谈起要攻关的项目,徐连龙是自信的。按计划,这个项目3年出产品,“前期我做指导,后期的工艺实验等,就是一番‘苦差事’了。”

这样的“苦差事”,徐连龙从2008年入职时就开始体验。入行14年,他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并于近期获评2022年度“青岛大工匠”。他参与研发的特种绳缆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局面,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并先后应用于“天问一号”“蛟龙号”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目前共申请专利51项,参与2项国家标准制定。

徐连龙是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的。曾经,为了制成海洋物探船上的物探缆,仅选材他就用了200种原材料,住进了40多摄氏度高温、80分贝噪音的实验室,历时3个月。“几个月吃住在实验室、数百次选材、上千次实验,搞研发创新,这是常态。”他说,“就拿给绳子上色这道工序来说,看似简单,但因纤维材料不易着色,需要对颜料配比进行多次试验才能找到‘配方’,浮躁肯定不行。”

徐连龙常说,他的成长得益于海丽雅鼓励创新、支持研发的精神内核,也得益于青岛纺织工业的行业禀赋和人才资源支撑,更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近年来工会组织和企业对产业工人队伍创新力的持续关注和投入越来越多,政策上、资金上、个人待遇上都有,干劲能不足吗?”

在海丽雅的车间,“来祥”夫子盘、“平安”穿线器、“梁波”密度仪……用工人的名字命名的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很多,徐连龙说,置身这样的车间,在生产一线做创造、革新的欲望会格外强烈。

海丽雅还特别设立了“董事长创新基金”,专项奖励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的先进个人,徐连龙经常得奖,他说:“这是董事长唯一亲自颁的奖,她对技术人才格外偏爱。”他介绍,为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海丽雅还按照个人研发产品年产值的百分比发放奖金,第一年3%,第二年2%,第三年1%。

从全市的维度来看,徐连龙还可以享受到市总工会密集出台的一批关于提升全市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激励职工创新创效的政策,这些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为职工创新创效、成长成才创造了条件。

此外,市总工会还真金白银激励职工创新创效,出资近1000万元培育全员创新企业,设立市级职工创新特等奖50万元重奖等。同时,全市构建起以培育青岛(大)工匠、全员创新企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新型班组、创新能手、创新成果为主体的“一匠五创”职工岗位建功新平台,让蕴藏在百万职工群众中的创新能力充分迸发。

“徐连龙是我市工匠的杰出代表,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大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开展重点攻坚,强化正向引导、服务保障,发挥引领作用,极大激发全市各级劳模工匠的创新积极性,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工会贡献。”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潘思晓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萍)

记者感言

让更多能工巧匠成长成才

采访时,徐连龙说:“最难的是一直坚持。”这句话让记者触动很深。其实,需要“坚持”的不仅是广大产业工人,更是各级工会组织和企业,他们要不断创新方式为这些高技能人才提供成长成才的肥沃土壤,让更多的青岛大工匠、齐鲁大工匠、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可喜的是,全市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个层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已成为推动青岛制造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