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文责自负)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所发图文均为本人旅途的实景记录,希望对喜欢自驾旅游的朋友能有所帮助,敬请“关注”!

夏天的周六,游这条线的人真多,到了硫磺沟,往庙尔沟乡方向去的车络绎不绝,车速一慢下来,不到一分钟后面就堵成了长龙。出了庙尔沟乡,往达坂风景区的上坡路上,联合检查站处堵住了,因为检查,有些人的证件没有随身携带,或行程码不符合通行的规定等等原因,耽误了不少时间。

公路就是从被山挡住了的庙尔沟乡那里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路就是从被山挡住了的庙尔沟乡那里出来的
终于爬上了达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爬上了达坂

公路盘旋着上到了达坂,因为来此地旅游大热,达坂山坡上建起了很多接待餐饮住宿的蒙古包或房屋,人多车密,加上又是岔路口,右拐到阿什里乡的江布拉提、老努尔加村,直行到索尔巴斯陶,所以此地显得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尔巴斯陶,哈萨克语“碱泉”的意思,因这里有一股天然的苦咸的泉水从内溢出,故而得名。离乌鲁木齐市约80公里,是一处风光优美的高山牧场。

盘山公路蜿蜒起伏着向前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山公路蜿蜒起伏着向前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索尔巴斯陶就是土路了,但也有人专门维护,维持着基本的行车条件,在危险路段的路边还都打上了防护桩,公路在半山腰蜿蜒起伏着延伸。山上风光秀美,这是多数高山草原的特点,因为没有进行商业开发,原生态保护得较好。

公路向着山顶爬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路向着山顶爬去
远处的冰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处的冰川

这条海拔约2000多米高山草原上的盘山公路,向前可通往天山深处的一号冰川,因为是乌鲁木齐市的水源地,为保护环境不被污染,路上有卡点不让通行,建议你游玩时不要前往,况且冰川上也没有路,不能行车。

雪山仿佛触手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山仿佛触手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下是盛夏,酷暑难耐,但这里气温适宜,非常凉爽宜人,如果晚上宿在景区,还有些寒意。景区内游客自带帐篷的也有很多,大多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这个自然恬静、空气清新的避暑胜地躲避城市的喧嚣,难得地放松身心,肆意的休闲一番。

领略了索尔巴斯陶的优美风光后,我们开始往阿什里乡老努尔加村行进。下达坂的路都比较陡,急弯很多,这还是后来改线修建的,老路的痕迹还在,路更陡。好在是混凝土路面,除一两处有较深的坎台外,路面还算一般,并不难走。下到山底,就是三屯河了。

三屯河从远处的山谷中奔涌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屯河从远处的山谷中奔涌而出

路沿着三屯河往山里延伸。为方便朋友们旅行,这段路我要详细介绍一下,因为有几个岔路口,有没有指示牌,再往前走导航也导不出路,所以请朋友们不要嫌我啰嗦。就在河边一处开阔地有一片残破建筑物旧址,这就是老阿什里乡。虽说已经废弃多年不用了,但通过残存的建筑物规模推测,当年的这里应该是这高山河谷里唯一的繁华之地呢。

过完第一道桥,经过桥头的检查站,我们就到了河的对岸了,昌吉林场就设在此处。继续沿河右边山脚缓慢上坡前行,就到了第一个岔路口,路口有一家哈萨克族人家,办的有牧家乐,提供烤肉等饭食。

直走过河往老努尔加村方向,右拐即开始上山是往江布拉提方向去的。我们直行向前不多远,路向左经过第二道桥,这样又回到了河的左边。

岔路口右拐上山往江布拉提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岔路口右拐上山往江布拉提方向
经过第二道桥过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第二道桥过河

沿途开始出现零星的牧民的房屋,几乎都是原木搭建而成,因为年数较久,很多房屋屋顶上都长满了青草。山坡上牛羊也多了起来,但不见牧民,只有牧羊犬在来回奔跑,把牛羊驱赶在一片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极负责任地巡视着牛羊,不让它们跑出界线之外。

山路沿着河边忽上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路沿着河边忽上忽下

第三道桥到了,过桥后,我们要沿着浑浊的支流河道边继续前行。这里有一户人家,门口停着一辆隔成几层车厢的货车,这应该是牧民转场装运牛羊的车辆,因为政策好,牧民都勤劳致富,基本家家都有车。
三屯河在这里接受了一条支流的汇入——小三屯河,清澈透明的河水是三屯河的干流,浑浊河水的是小三屯河,很奇怪为什么小三屯河汇入的水是浑浊的?而且这么一点浑浊的河水怎么会把这条河下游的水都变得浑浊不堪?

三屯河干流的河水很清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屯河干流的河水很清澈

干流河道边貌似没有路。远眺上游的山谷中,高耸入云的山峰之巅若隐若现,白色的冰雪还有些覆盖在上面,新疆的河流都是这些深山之中的冰川融化的雪水,流成千百条不起眼的小小溪流,一路收纳和汇入,最终汇集成波涛汹涌的河水,哺育着百姓,灌溉着田地。

上游的山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游的山峰

我们继续沿河道左边行进了约三、四公里,两边山上都是一片翠绿,河谷中非常宁静,车窗外的空气变得湿润冷冽起来,搅乱一河清水的元凶也找到了,是从对岸山上的山沟里流出来的一条溪流,但不知道怎么是浑水?

沿河道左边道路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河道左边道路前行

随着路面逐渐变窄,路边的护栏也没有了,牧民的房屋也多了起来,一个分散在河道两边的村庄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老努尔加村了。村庄看起来古老淳朴,安静祥和,约有几十户人家,都是以放牧为主。
现在政府为了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在山下阿什里乡新建了牧民定居点——努尔加新村,十月份下雪以后,除留少数人外大部分牧民就可回到定居点过冬了,这儿就作为夏季上山放牧的住所。

老努尔加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努尔加村

道路在这里又分岔了,沿河左边的路还是往前延伸,但路面不宽,路边也早已没有了防护栏;往右跨过小三屯河是第四道桥,从地图上看,过桥后这条经过村庄的土路可以通向呼图壁林场,我们这次没有计划穿越这条线,留待下次专门走一次看看路况怎么样。

桥左边往前是我们要走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桥左边往前是我们要走的路

有一件事至今没搞明白,小三屯河在这里水流量很大,途中还接受了一条浑浊溪流的汇入,按说水量更大些,但是流到三屯河主河道汇入口那里,水流量还没有这里的水流量大,一直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拐过一道小山梁,几座毡房旁边,一群人嘻嘻哈哈地正围着看牧民宰羊,这是一群来此游玩的人,估计是包下了毡房,晚上要在这住宿的,因为稍远的山上还有人在游玩。想着一群亲朋好友集聚在在一起,吃着新鲜的羊肉,喝着醇香的美酒,面红耳赤地天上事地上物海阔天空地胡吹乱侃,呵呵呵!

路已经到了河道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已经到了河道里

再往前走了两公里左右,路拐下河道后就没有路了,河道里遍布密密麻麻的鹅卵石,大如巨球,小似弹珠,清亮见底的河水在这些石缝间婉转流过,河边草地上有十来个青年男女在搭帐篷,看样子是要在此处露营的。我们上前打招呼,询问往前走是否有路?他们说没有往前走,都是石头,车过不去。

我们不死心,在鹅卵石河床上磕磕碰碰地前行了约一公里,车实在是过不去了,河道也窄了一些。恰巧前面过来一位骑着马的牧民,所幸的是这位牧民朋友还懂一些汉语,通过一番连比带划的交流,确定前面没有路,就连牧民转场时,都是把牛羊赶到我们进入河床的那个地方装运。

了解了一些情况后,谢过牧民,我们决定就地野餐后,在附近欣赏一下就返程。

庙尔沟头屯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尔沟头屯河
返程时还可以体验一下庙尔沟头屯河漂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程时还可以体验一下庙尔沟头屯河漂流

(完)
旅游攻略:
一、这条线路纯纯是欣赏自然风景,没有门票。
二、从乌鲁木齐出发单程约140公里左右。路况一般,但轿车即可行驶,只要你不开到河道里走。
三、时间紧的,早早出发,也可像我们一样粗略地观赏一下,建议上午先游玩索尔巴斯陶,下午到老努尔加村住宿,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可以尽情地游玩,越往里走,风景更好,且没有开发和污染。
四、这条路线适合徒步,可沿着三屯河主河道一直往里走,二十公里左右折返,把大本营设在第三道桥那户人家旁边,可当天往返,小三屯河徒步,可把大本营设在老努尔加村,很安全。
五、山里天气变化无常,雨说来就来,计划住在里面的,应带御寒衣物。

本人保证自驾线路的真实性,希望能对自驾旅行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文由淡泊致远万里原创,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