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观当今世界之风气,对“民主”二字的探究充斥在媒体与互联网之中。倘若要追溯“民主”的源头,就会发现,其与奴隶制度息息相关。民主制度是奴隶制度的更高级形态,但是最早的民主却又难以脱胎于奴隶制而单独存在,从而形成了二者并存乃至于“暧昧”的状态。

古希腊的城邦雅典就是一个典型,奴隶不享受与普通公民同等待遇的状况存在于各个城邦之中,这也就为反奴役战争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终于在公元前八世纪,美赛尼亚战争出现,拉开了世界史上奴隶反抗斗争的序幕。

因战而起的美塞尼亚屈辱史

历史上的美塞尼亚战争一共分为三次,但是真正的反奴役战争只有后两次,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战争的双方:斯巴达和美塞尼亚。斯巴达在古希腊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军国主义独裁国家,这倒是与他的名字“斯巴达”在古希腊语中“可以耕种的平原”的意思相去甚远。反之的美塞尼亚是一个富饶的农业经济国家。

斯巴达人好战成风,侵略成性。公元前八世纪,斯巴达筹划对拉哥尼亚发起侵略,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战略储备,他们盯上了美塞尼亚。

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也就正式打响,这场战斗足足打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由于双方军事力量的差距,美塞尼亚战败,大面积的国土沦陷,成为了斯巴达孕育战争的沃土。而美塞尼亚人也随之成为了斯巴达人的奴隶,屈辱的美塞尼亚奴隶史也就此展开。

毫无人权的斯巴达奴隶

残酷的统治

古代文明中的奴隶毫无人权可言,在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之中,即有对奴隶的相关条文,其中奴隶被视作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是不具备公民身份的。

美塞尼亚人也彻底沦为了可以用来交易的私有财物。美塞尼亚人在并入斯巴达原本的奴隶群体中后被统称为“希洛人”。也就是奴隶的代名词。斯巴达人对希洛人可不是简单的压榨而已。

美塞尼亚人大多被划分为农奴,通过耕种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基本的供给。在战事发生时,奴隶还会充军,当做“炮灰”来使用,以此减少本国士兵的伤亡。

“莫须有”的残害

残酷的统治还不仅于此。由于多侵略,在斯巴达的奴隶希洛人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本国公民,这种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威胁对上层统治者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摒除这种风险,斯巴达的统治者绞尽脑汁,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血腥的屠杀。

每当斯巴达有新的执政官上任之时,都会挑选并屠杀掉一定数量的希洛人,来维持稳定。此外,他们还会在斯巴达人还是小孩之时培养种族仇恨意识——猎杀洛人。强壮的希洛人是猎杀的主要对象,每当夜色来临,披坚执锐的斯巴达人潜入希洛人的居住地,残忍地杀害希洛人取乐。

希洛人担惊受怕,时刻都有被杀害的风险,且事后死去的希洛人还会被扣上诸如谋反之类的莫须有的罪名,令人愤慨。许多的希洛人就在这种骇人听闻的猎杀中无辜的死去。如此残暴的统治与杀戮,终于迫使希洛人揭竿而起,第二次美赛尼亚战争就此爆发。

有压迫就有反抗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很好的阐述了自由对一个生命乃至种族的意义。自由是灵魂深处的渴望,是生命最伟大的赞歌。无止尽的压迫是捆缚灵魂的枷锁,如同你对弹簧的施力,在它不能再被压缩之时,终会一跃而起。压迫与反抗也是如此。

在第二次美塞尼亚战役中还要提到一个关键的人物——阿里斯托梅尼斯。他就是领导美塞尼亚人起义反抗的领袖。有着清晰的战争头脑,也是前期反抗军取胜的关键。

公元前685年,希洛人奴隶与斯巴达人爆发冲突,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持久度攻坚反击战,支持美塞尼亚人刻苦斗争的除了优秀的领导者,更多的是在斯巴达时期的残酷统治给了他们抗争的信念。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每一个为了自由而战,抛头颅,洒热血的不屈者,都有着高贵的灵魂。

给予斯巴达人的迎头痛击

在战争的初期反抗军连连取胜,一方面取决领导者的策略,阿里斯托梅尼斯首先选择与各个城镇联合暴动,很好的煽动了奴隶群体的抗争情绪。加之前文提到过,奴隶的人口基数大,一时之间,各地狼烟四起,起义之声薪火相传,唤醒了奴隶心中那对自由的丁点渴望,汇聚成了照亮世间的光。

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是开创了反奴隶斗争的先河,沉溺于侵略的斯巴达人,怎么会想到,在他们如此严酷的律法下,内部的希洛人竟然敢于掀起战争,完全被打懵了。反应过来的斯巴达人已经发现局势即将超脱出他们的掌控,只能向其他城邦发起求救。

这里插入一下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制度。城邦制度是古希腊经济法繁荣的一个重要制度,每一个城邦各自独立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这次战争中,为了控制住局势,斯巴达甚至向与他有着敌对关系的雅典求助。

敌军援军已至,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斯巴达竟然暗中买通了美塞尼亚人的盟友阿卡迪亚人的首领亚里斯托克拉斯特。就这样抗争同盟被瓦解,美塞尼亚人腹背受敌,只得依山退守。随后的十几年里,美塞尼亚人的反攻也一次次宣告失败,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最红还是以奴隶的失败而惨淡收场。

战争结束之后,美塞尼亚人只能将名字藏在心底,再次换上“希洛人”的侮辱性性称呼,昔日的国土也完全沦陷,迎接他们的是更加黑暗无道的统治。

我们作为这段历史的旁观者,不应该只是看到战争的失败,而应该尊重这种为了自由敢于向强者亮剑的勇气。正是这种精神,才为接下来的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奠定了基础。

不屈灵魂的再一次觉醒

时间来到公元前五世纪,距离上一次美塞尼亚战争以及过去了近百年,希洛人或许也习惯了斯巴达人的变本加厉。但他们毕竟是觉醒过抗争血脉的人,灵魂之中渴望自由的感情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如同长河奔流,滔滔不绝。

契机终于在公元前464年到来了,斯巴达发生了天灾,一场大地震。地震的影响非常之大,据记载有两万余人在这次大地震中丧生。美塞尼亚人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这只狮子查看自己伤口而无暇顾忌猎物的时候,趁势而起,发动了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

美塞尼亚人先与其他同样是奴隶身份的异邦人联合,趁着斯巴达薄弱之际,让战火在斯巴达弥漫开来。斯巴达人再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呈现出节节败退之势。不得已斯巴达又只好向伯罗奔尼撒同盟求援。与上次的结果无二,随着其他军事力量的介入,起义宣告失败。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也成为了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导火索。

但是并非美塞尼亚人就完全是重蹈覆辙。经过十年的负隅顽抗,斯巴达最终放过了他们,美塞尼亚人也终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撕掉了贴在身上数百年的耻辱标签。参与了这次战争的希洛人奴隶都在战后被雅典人送到了纳夫帕克托斯,建设起了新家园,告别了奴隶的身份,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又移居西西里岛,建立了墨西拿。

结语

细观这场战争,其实矛盾十分明显就是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不可避免的冲突,沉重的压迫没有压坏美塞尼亚人的脊梁,反而使得他们在违抗不可违抗的天命之时变得更加挺拔。

身躯可以被奴役,但是灵魂永不会随着卑躬屈膝而低下他高傲的头颅。我尊重为了自由而战的人,因为他们生来就是高贵的战士。美塞尼亚解放战争,是开创先河的伟大战役,也会带着独属于美塞尼亚人的烙印,苍翠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