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4927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多年寒窗苦读,一朝中举竟“疯”了
02、范进的“失心疯”,实际上是躁狂发作
03、父母能从中得到哪些家庭教育启示呢?
04、范进若生活在现代,其结局会是怎样?
很多人都读过《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学校里的老师告诉我们,这篇故事讽刺了社会上的人好功名利禄、趋炎附势的现象。
可是,如果从科学精神心理学角度来看的话,范进在中举前受了无数挫折,过得非常窘迫,为什么他没有陷入抑郁?
他中举后,又为什么会喜极而疯?如果他发疯时穿越到了现代,遇到精神科大夫,他会被诊断为什么病症?
为什么范进的老丈人一巴掌打来,能让范进恢复神智?
如果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也出现了看似“疯癫”的状态,家长或者旁人能不能也一巴掌把他们打醒?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范进中举背后的心理规律。
01、多年寒窗苦读,一朝中举竟“疯”了
我们先来温习一下“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是一名贫困书生,非常渴望通过考科举改变命运。
范进从20岁开始应考,考了20多次,长达30余年,但每次都失败。因为常年埋头读书,范进家里一贫如洗,老母亲和妻子经常饿肚子。他的老丈人胡屠户经常辱骂、数落这个女婿,很多邻居也都瞧不起他。
总而言之,范进当时非常落魄,受尽别人的冷嘲热讽和白眼。但范进非常执着,坚定地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一直考到了头发花白还不放弃。
终于,范进在54岁的那年遇到了贵人——和他有同样境遇的周学道。周学道反复读了几遍范进的文章,给了他不少建议,最后范进才考了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喜报传来那天,范进的家人已经饿了两三天了,老母亲更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只好把家里唯一一只能下蛋的母鸡拿去集市换米。
邻居将他中举的消息告诉他,他还不信,觉得邻居是故意揶揄他。邻居又把他拉回家里,他看见了报喜的帖子,才相信自己真的中举了!
范进的科举之路足足走了34年,而如今的幸福来得真的是太突然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先是发出一阵怪笑,连连喊着,“太好了,中了!”随后身子一仰,牙关闭紧,竟人事不省了!这把范进的老母亲吓坏了,旁人也吓得赶紧用热水把他灌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范进是醒了,却“疯”了!他爬起来,拍着手大笑,“好!我中了!”,又往门外飞跑,一脚踩进水塘里,两手黄泥,头发跌散,遍身是水。大家想拉他,拉不住,他又往集市上跑。
邻居们商议好半天,认为范进是“欢喜狠了”“没了心窍”,应该找一个他平时最害怕的人,打他一耳光,吓唬他其实没有中举,那就好了。
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好,赶紧请来了范进素日最害怕的老丈人——胡屠户。胡屠户犹豫了好久,最后才壮着胆子,凶神恶煞地走到范进跟前,像他以往呵斥范进那样,大声喝道“畜生!你中了什么!”然后一个大嘴巴子抽过去。
范进被打晕了,渐渐醒过来了,神志恢复了正常,说这半天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梦,不记得做过什么事了,一番洗漱后,才开始张罗起中举的事情来。
平时瞧不起他的那些乡绅老爷,都一个个地前来道喜、巴结,溜须拍马。可是,范进的母亲大喜过望,结果被一口痰堵在嗓子眼,一命呜呼了!
范进守孝三年再进京赴考,考中“进士”,当上了御史。后来又调任各地工作,最后被皇上钦点为“山东学道”,属于正四品官员,相当于现在一个省的省教育厅长,甚至权力还要大一些。
02、范进的“失心疯”,实际上是躁狂发作
其实,从最后结局和奋斗的角度来看,范进中举的故事相当励志。
他考试考了20多次,每次都失败,而且长期受到邻里乡亲、老丈人的鄙视、嘲笑。他家穷得揭不开锅了,只能到处借钱,受尽了冷眼、屈辱。
换做是其他人,很可能早就放弃应考了,又或者已经形成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罹患抑郁症了。
可是范进没有,这有两个很大的原因。第一个是他的目标、信念非常坚定,他坚信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有可能改变命运,而且愿意持之以恒地付出和努力。
第二个原因,是他内心接受了中举前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很可能在范进心里,他也认为作为一名书生,只有中举了、有功名利禄了,才值得被人尊重和追捧,才能显示出价值。
虽然他一直被人奚落、轻视,心里是难受,有一点忍辱负重的感觉,但他并不会完全外归因,不会因此怨恨别人。
不过,范进也没有明显的自我否定,不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很无能,他可能只是觉得,现在的挫折和落魄都是因为自己还没考上,那就仍要鞭策自己继续努力。从这个角度看,范进的逆商、抗压能力是非常强的。
所以,出于这种强烈的信念、对外界眼光的合理化,让范进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内心仍然抱有希望。尤其是得到了周学道的欣赏后,他更是不甘心,终于等到了苦尽甘来的一天。
可是,这30年的不断落榜、打击、生活中的困苦,范进的内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他虽然很希望中举,但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中,也做好了这次考试仍然名落孙山的心理准备。
所以,当喜讯传来时,这种幸福感的冲击太强烈了,导致他一时出现了躁狂发作,表现为情绪高涨、行为紊乱、激动不安,类似于老百姓所说的“失心疯”。
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是结合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突破性发现,对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背后的真相有了深入了解。
比如,如果个体长期感到压抑,渴望得到认可,一旦取得成绩、荣誉时,他们会感受到极大的惊喜。这种强烈的心理反差容易导致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个体出现激动异常,不可控制的兴奋等表现,属于躁狂/轻躁狂发作。范进就完全符合这种情况。
那为什么老丈人胡屠户喝了一声、打了一巴掌,就能立马中止范进的躁狂发作,及时恢复理性?
范进中举一文提及,胡屠户是范进平日里最害怕的人,他经常将范进骂得狗血淋头。范进一看到这个老丈人会条件反射般地打怵,以至于他恢复神志后,“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他“失心疯”的时候,胡屠户直接给了他一巴掌,这会给他带来疼痛感;胡屠户语言上的恐吓,会马上唤醒范进对其的恐惧性条件反射。
这些负性的刺激、负性的情绪,恰好“中和”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时的导致他躁狂发作的强烈正性情绪,逐渐恢复了神智。
不知道会不会有些读者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如此,如果父母看到患者处于轻躁狂/躁狂,或者“疯癫”状态时,能不能上前呵斥他们,甚至也给他们来一巴掌,有助于他们恢复理性?
这完全不可行。
首先,所谓的躁狂/轻躁狂状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孩子极度的愤怒、易怒,情绪激动,大吼大叫,甚至砸东西、打人。其实,我们认为这不是真正的轻躁狂/躁狂发作,而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的激越状态。不过,关于这一点临床上还有争议。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如果父母或旁人再给他们一巴掌,很有可能再次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们感到更加痛苦、愤怒,变得更加歇斯底里,作出更加极端、危险的行为。
那如果是患者情绪高涨,感到非常高兴,精力旺盛、言语活跃,一看就是十分兴奋的那种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呢?突然给孩子一个巴掌、一句狠话、一个打击,能不能孩子恢复理性?
这往往也不能。
范进能够被一巴掌打醒,而且醒来之后恢复正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他已经中了举人,达到了心中的目标,有实实在在的自信资本。
但在现实中,很多孩子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范进的不一样。
这些孩子往往不是因为长期压抑后终于取得了某个成就而轻躁狂/躁狂发作,而是因为从小到大接受过多次过度夸奖,他们内心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比如认为自己聪明过人,以后肯定能考上名校等等。
当他们的际遇比较顺利,或被身边人表扬的时候,内心就容易飘飘然,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所以容易对困难掉以轻心,表现得傲慢、目中无人,而且言行举止都显得非常兴奋。
如果这时父母严厉地把他们骂一顿,给他们一巴掌,孩子很有可能变得非常、非常愤怒,跟父母发生冲突;也有可能是一开始时很惊讶,接着觉得父母说得很对,自己还一事无成,然后转入严重的自我否定,导致重度抑郁发作。
03、父母能从中得到哪些家庭教育启示呢?
从范进中举的故事中,父母能够从中得到哪些家庭教育启示呢?
第一,如果孩子有远大的、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心中抱有希望,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努力,那哪怕遇到挫折,也相对不容易形成心理创伤,更不容易陷入绝望中。
虽然说范进30多年来都执着于一个考试,这种做法不能照搬,甚至可以说不太现实。但他一直心怀信念,把外界的压力和负性刺激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这种积极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寻找远大的、有价值的目标,并引导孩子明白要如何达到,这样,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才不会被一时的失败压垮,甚至还有可能转化为更大的奋斗动力,并拥有更强的自律性和内驱力,具备高逆商。
对于已经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患者而言,父母更要懂得引导孩子找到康复的信心,内心有希望,才有可能更快走向康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怎么引导?父母要掌握科学的、高效的精神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患病的心理根源、走向康复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告诉孩子。不然,孩子很有可能会以为自己再也无法康复了,失去信心。
第二,为了降低孩子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的风险,父母要防止孩子像范进一样、长期处于压抑、郁郁不得志的状态下,更要防止孩子一朝得志时变得狂妄自大,而要引导孩子心里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
遇到挫折、甚至失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负性情绪,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付诸努力,补上短板,实现提升。
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我们感到开心、有成就感,是正常的,但也要及时平静下来进行思考,不要把所有功劳都归于自己,还要看到他人的贡献和帮助、客观的因素等,进行综合性归因。
只有做到以上这两点,孩子才能到达“宠辱不惊”的境界,把压力转化动力,内心自信但又保持谦卑。这样的心态不仅有利心身健康,还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实现螺旋式上升。
04、范进若生活在现代,其结局会是怎样?
如果范进生活在现代,他的结局还会是励志的吗?很可能不会,反而可能是个令人唏嘘的结局。
范进中举并“失心疯”后,大家极有可能把他紧急送院,精神科大夫很有可能认为他出现的是精神病性症状,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还可能将他诊断为双相障碍等重度精神心理障碍,甚至可能采取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当范进的神志恢复正常后,精神科大夫还会给他开药,如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等等。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导致范进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嗜睡等等,引发学习障碍。
他重新拿起书本、写文章时,感觉自己的状态大不如前了,心里很可能会非常焦虑,觉得自己失去学习能力了。再加上,他的老母亲乐极生悲,去世了,这也会对他很大的心理创伤,加重他的压抑和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他情绪一直不好转,他很有可能会越来越焦虑,最后变得压抑、消沉、万念俱灰,甚至产生了自杀念头,发生悲剧。就算他没有自杀,也难以获得成就,更别说当大官了,最后在精神心理障碍的折磨及人生失意中,潦草地渡过一生。
从某个程度上讲,虽然我们现代社会的医疗、科技更发达,但对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范进来说,生活在明朝反而对他更有利。
我还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小时候语言发育比较慢,到4岁了才会说话,曾有英国的学者认为爱因斯坦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
如果那时的爱因斯坦遇到现在的父母和精神科医生,会怎么样?父母可能会很着急,带他做智商测试,结果可能会偏低,甚至带他看精神科大夫,最后得出自闭症、或精神发育迟缓的诊断。
然后大夫很可能会给他开药,父母也很可能觉得这个病吃了药就能缓解。可是,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会令他的思维能力有所下降,这个人类社会的物理巨匠可能就不会产生了。
当然,上面的意思并不是指青少年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父母不要带他们上医院,千万不要理解为这个意思。在孩子出现精神心理症状时,父母要及时重视,也可以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大夫,评估病情。
但是,父母也要看到主流精神医学的局限性,不要以为靠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就能完全解决孩子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了解出现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问题并努力修复,父母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孩子才更有可能更容易恢复真正的心身健康。
我也希望更多的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要意识到,单一学科的精神医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患者家庭的真正需求。
我们要加快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精神心理障碍诊疗中的研究和实践,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
患者与家属才更有可能免于恐惧、看到曙光,患者不但能走向康复,还能实现人生价值,谱写有意义的一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