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杨浦区委、区政府围绕“知识杨浦”的发展定位,率先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与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

而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杨浦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城区发展理念,与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和科教资源外溢相结合,共同孕育出来的丰硕成果。

在近两年的新闻中,我们看到天津、成都、西安等各大城市也都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成功经验为契机,在各自打造城市的新型复合型科创空间,希望能够共同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体制机制。

本期《名师面对面》视频栏目我们邀请到了同济大学刘强教授来解读“三区联动”——大学、科技园区、社区的融合与发展问题。

导师简介:刘强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导师及副教授

刘教授专注于技术创新与科研管理研究,并在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区域与城市发展等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杰出成果。刘教授的“上海市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区域创新模式研究”报告获得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成果三等奖的荣誉。

与此同时,刘教授还在“’三区联动‘与国家发展战略”市长班、大学书记校长班,以及“城市、文化、创意——创新型城市的构建”中央电视台骨干培训班等干部学院培训活动中开展了专题报告和课题讲座,为创新型城市政策的推广与实施献力。

部分访谈实录:

1.刘教授,请您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三区联动”的概念?

时长01:32

2.在大家固有的认知里,大学追求的是学术发展以及学校声望的提升;政府更关注一定时间内的GDP增长;产业园区追求利润最大化;社区则较为关注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对于这种各方都有自己“各自为营”的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去实现“联动”和“融合”呢?

时长01:43

3.刘教授,请您以上海杨浦区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例子,跟我们分析一下三区联动的模式是如何搭建的,又是如何驱动这个经济圈内的经济活动的?

时长08:44

4.刘教授,高校科研人才是如何链接到企业科研发展中的?

时长02:26

5、请问刘教授,在联动过程中,政府是否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性政策呢?

时长02:56

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有利于加强产学研创新联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纵观国内外主要创新活动产生、成长的空间载体,可以看到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学及其周边、各类高新技术园区,还有些初创的企业刚开始主要选择居住社区(如苹果公司就是诞生在车库)。

本次《名师面对面》视频节目,刘教授详细讲授了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及面临各式难题。如果您想收看全部访谈内容,可找小编WD-IMBA,多元化主题助你突破现有知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