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个个又大又圆,这些红艳艳的果实挂在树枝上,在绿叶的映衬下,看上去更加诱人。

如果想吃苹果了,我们就要拿钱去买,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因为果农种植苹果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倘若不问自取,那就是道德有问题,会受到大家谴责,严重的更有可能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山东某个果园,就发生了一起女子屡次偷摘苹果的事件,女子被抓后还伶牙俐齿,企图蒙混过去,让人不得不感叹,有些话说出来,你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名女子有次开车路过苹果园,当时她也是被满树的果子给吸引到了,看看左右无人,就停下车摘了几个苹果,准备拿回去吃。

女子吃过以后,没想到这个苹果味道竟然这么好,简直要比超市买来的要好吃几倍,从此女子对果园的苹果就放不下了,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它。

怎么办呢?为了再次吃到美味可口的苹果,女子干脆专门开车去果园摘苹果了。这次她拿了一个塑料袋子,拣那些个大品相好的果子,摘了满满一袋子,心里想着这下可够自己吃几天的了。

要说这人的胃口是越撑越大,可一点都不假,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应在了女子身上。

吃完第二次偷摘来的苹果以后,女子干脆约来两个好朋友,带上几条麻袋,准备去果园多摘一些苹果,放在家里慢慢吃。

说干就干,几个人开车来到果园,把车停在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拿着袋子下车就开始摘起苹果来。

正在忙的不亦乐乎时,却被果园的主人给发现了,拦住女子和她的好友不让走,一定要女子给个说法。

原来这果园的主人从女子第一次摘苹果时就发现了,第二次也被他看到,现代监控探头是很普遍的东西,女子两次摘果子都能被发现,也是让人意料之中的事。

但是果园的主人想着,反正她摘走的苹果也不算很多,自己就不去追究了,哪里知道这个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摘苹果,现在竟然还带着人拿着麻袋来了,这再不管还得了哇。

女子眼看被人抓住,她也不紧张,而是不慌不忙拿出手机,自己主动报了警。

等到警察赶来,还不等果园主人说话,女子率先开口,说自己和朋友愿意付钱购买这些采摘下来的苹果,果园主人揪着不放就是他没道理,让警察给自己主持公道。

听话当然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等到警察询问完果园的主人,才知道这竟然是女子第三次来摘苹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子咬死不承认自己这是偷苹果,她振振有词地说:“如果没有被逮住,我们把这些苹果拿走了,那才是偷,既然被抓住了,我们愿意付钱购买这些苹果,这就不能叫偷东西。”

女子的狡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不问自取是为贼,她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吗?

如果每个人都像女子这种思维,那这个世界岂不就乱套了。

不管一个人如何能巧言善辩,法律法规总是能明察秋毫,会依据事实给出公正裁决的。

果园的主人宽宏大量,并不愿深究女子的过错,该女子被派出所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进行罚款、拘留教育,这名女子最终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

“没有被抓住就不算是偷”,这句话和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思想又何其相似啊!

孔乙己被人指责偷书,他无辜地瞪大眼睛,为自己辩解“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偷东西只要被发现了,就说自己愿意出钱买,或者另换其它说辞,狡辩自己的行为不算是偷,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偷窃的说法了,人人都有理由,谁还肯去花钱买东西呢。

有一位网友评价的很有道理:

女子的这种强盗逻辑是不合法的,侥幸心理太重,万一遇到的是一位蛮横的果园主,后果将会比她现在受到的处罚还要严重,到那时候女子就知道什么是得不偿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按照事实说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每个人都要知法、懂法,遇事理智处理,这样才不至于贻笑大方。

希望这名女子能真正的悔过自新,偷了就是偷了,客观认识自己的错误,才不会有下次。余生不长,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不枉来这人间一趟。

文章素材、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