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宋韵”让无数人为之痴迷,盛唐的华贵大气、万国来朝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津津乐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这个王朝强盛的缩影,它始于唐太宗李世民,终于唐玄宗李隆基。人们对李隆基前期的励精图治和后期的奢靡享乐褒贬不一,“功过参半”是对他的较为中肯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书法史角度来说,倘若没有李隆基后期的昏庸怠政、任用奸臣,就不会有安史之乱的爆发,“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也就不会诞生,我们可能也就不会了解颜杲卿、颜季明这两位忠贞之臣。

其实,唐玄宗也是一位书法高手,而且水平并不逊于李世民。“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曾说:“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隆基传世书法真迹只有一幅,那就是《鹡鸰颂》。此帖创作于何年尚无定论,全卷共计40行,337个字。相比于李世民《温泉铭》书法风格的硬朗遒丽,李隆基此帖丰腴华贵,极富盛世之风,似乎也印证了当时审美风尚的“以肥为美”。

李隆基的书法受到二王影响,与徐浩、李邕、苏灵芝、颜真卿等人风格也有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鹡鸰颂》是以鹡鸰喻人,这种合群之鸟彼此不离,正如兄弟之间和睦亲善,《诗经·小雅·常棣》中就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之句。

此帖行笔露锋,笔画骨力饱满、墨色凝重,横画浑厚坚实,竖画出笔迅疾、飞白灵动。波磔舒展还作回锋,提按分明,精熟老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友”“崇”“数”等字为例,能看出王羲之《兰亭序》的风采,笔画舒展大方,结字丰腴开阔,气势浑厚、贵气十足。李隆基并非“书法爱好者”,而是一位专业的书法家,从其《鹡鸰颂》的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墨坚实、神气完足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鹡鸰颂》章法和谐生动,上下密、左右疏,通透爽利,虚实得宜。李隆基这件书法非常巧妙地避免了丰腴浑朴易造成的俗媚,也规避了结字宽正易产生的僵板,将遒媚与肃整、沉厚与闲雅之气相合。

这件作品流入北宋内府后,宋徽宗视若珍宝,蔡京、蔡卞为它撰写跋文,连米芾都醉心临摹,他的《鹡鸰颂》正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在跋文中称赞李隆基:“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网友看后也直呼“他写字原来这么好”“这书法比杨玉环还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鹡鸰颂》丰润浑茂、笔力劲健,深有大唐风度,其法出“二王”又能融入己意,是一件绝佳上品。

现在,我们将唐玄宗李隆基这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鹡鸰颂》真迹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用市面最先进的技术,达到了与原作相差无二,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