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公号:在日寻唐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拍一个商场,圣诞节和日本春节(元旦)的氛围感有了

平时我很少关注国内新闻了,但是有关国内疫情的种种信息源想不看都不行,有主动的也有被动接收的,没办法,那里有我关心和想念的朋友和家人呢。

今天我不去探讨国内疫情管控严苛或者松动的利弊得失,单纯说说目前疫情下的日本,希望为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多提供一个信息渠道。

下面要说的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身边和亲身经历的事,不包括任何道听途说和任何国内外媒体的报道,我的本意就是记录真实。接下来,我从目前日本政府的疫情管控态度,日本民众的当下生活状况和个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实际情况,这三点来说:

首先,国内有些无良自媒体并没有起到善意引导的积极作用,说日本和欧美一样采取撒手不管的消极防疫态度,“躺平了”,以此来博取观众眼球。我认为这是失真的报道,我所了解到情况是,日本对待防疫是非常敏感和慎重的。

我还没去过欧美国家,不知道人家能躺多平,但是日本不是。从我入国那一刻起,能感觉到一种严肃的氛围感。我说“严肃”这个词,是特别准确的,从机场廊桥走入大厅,所有工作人员都严阵以待了,和我已知国内的机场、车站相比,除了没穿防护服以外,并没有任何不同,同样需要录取个人信息,做健康申报,查验疫苗接种证明或者72小时以内核酸报告,发放有关防疫的宣传资料……更详细的记录,我写在了《第一次出国,记录第一天到日本的真实经历》文章里,每一步流程都清晰明了,又像不容置疑,总之不是躺平的状态,就算是躺了,也是胳膊肘撑着床板随时准备起来。

其次,日本相较欧美是放宽防疫限制和开放入境游最晚的国家,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小心翼翼地恢复旅游签,而且必须跟团,又过了一段时间,感觉没啥大问题,这才放开的个人自由行,是谨慎且小心的姿态。这一点就像日本对待移动支付这个新鲜事物,不是没有能力普及,而且小心翼翼,同样是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决定推广普及,下定决心后就是举全国之力,所以现在移动支付在日本也挺方便,但比起国内完全普及还远远做不到。在防疫上,日本同样如此,态度是挺端正的,可像“坚决清0”这种力度,虽然是努力了,但当局绝对没能力做到。

所以我看来,日本政府把防疫力度绝大部分都放在了宣传和预防,以及确诊感染后的治疗上,我觉得目前国内的防疫形势也有向这方面转变迹象,若真是这样的话,日本可作为很好的参照。

第一点就是有关部门发挥积极引导作用,通过科学研判和宣传科普防疫知识,给民众树立积极正确的防疫观念。这点看似不见成效,实则我认为非常重要,一是通过长时间的科普,消泯了人们看待病毒的恐慌心理,二是达成了彼此默契的信任关系,积极引导得到积极配合的社会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消毒液是商店门口标配,图上这种是免接触 脚踩的

日本没有去公共场所要求扫码的规定,但是有公共场所要配置消毒设备的规定。所以我无论是去商场、超市、菜市场,门口各种消毒液随处可见,有可以直接手按的,也有这种免接触脚踩的,至于对防疫能起到多大作用,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我也不能乱说,肯定有胜于无吧!进入公众场所消毒和进入公众场所扫码,一个为了预防感染,一个为了切断感染链,总体来说,都是为了大家好……不同点在于,进店消毒不是强制性的,这就没人会“为了你好”特意安排保安善意提醒了,纯属个人意愿。但是据我观察,进店民众随手消毒的配合度非常高,至少在90%以上,我也不例外,看到消毒液就想过去摁两下,就像在国内看到棉签就想张嘴被捅两下一样,正如郭德纲说得“出门不捡钱就算丢”,所以不管出于个人自觉性或者从众心理,还有我这种爱占小便宜心理,总之人们进入公众场所消毒的普遍意识是都具备的。

说白了,日本政府能做的也只有这些,要求商家在店门口放瓶消毒水,要求公司在员工确诊感染新冠以后,允许带薪休假。接下来说说民众当下的生活状态。

除了自觉进店消毒以外,还有就是人们普遍佩戴口罩的自觉性也非常高,这一点我相信国内做得也很好了,那我说说日本的情况。我来到日本后的第一周,精神状态比较亢奋,感觉啥都挺新奇的,唯一不新奇的就是无论何处看到的人都带着口罩,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初来日本的一两个星期里,就没见到过一张樱花妹子完整的脸,实话讲挺失落的。在任何地方遇到任何人大家都带着口罩,纵使相逢应不识,着实感到生活少去了许多色彩。后来外出多了,尤其是在景区里,我也能遇到不戴口罩的游客,多是辨识度极高的外国人,本地不自觉戴口罩的人也有,只能说极其罕见。

其实在疫情爆发之前,因为日本人对花粉过敏,就有普遍戴口罩的习惯。等到疫情后,更是如此,也就是我初来日本后所看到的景象了。我觉得能做到这样,除了当局对防疫积极宣传以外,人们对新冠病毒也有着正确的认识,自觉戴口罩一是做好个人防护,二是为了防止传染他人。众所周知,日本人在日常生活里很怕给别人添麻烦,通过戴口罩的普遍性这点也能看出来,是形成习惯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这状态……

在大街上,便利店和生活超市的密度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参照国内的大药房,所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非常便利。我来日本之前,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发生过抢购现象,来以后是没有见到过的。每次去超市,商品货架上都摆放的满满当当,水果和蔬菜全部塑封包装,盒饭便当的保质期又非常短(当天晚上就过期),逗得是,我还常怀菩萨心肠,替资本家操心,暗暗感慨这多东西肯定卖不完,每天得亏多少钱?乐山大佛都得流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超市随处可见,商品种类齐全

我平时不看国内新闻,同样也不关注日本的疫情,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所在的学校,除了我还有一位大陆同胞,她年龄比较小,感觉她挺怕这个病毒的,去学校或者放学时我经常会遇到她,她每次都和我讲:今天大板又新增了2万确诊患者;今天大板又新增了一万确诊;今天降下来了,日本一共才新增了4万……总之我所获取到关于日本疫情的信息都是她告诉我的。

不论如何,数以万计的增长率绝对不算小数目。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日本公布的每日新增数据是确诊病例,不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日本没有普及核酸常态化检测的措施,都是通过出现症状以后的患者自觉就医统计出来的数据,而抛却确诊病例,什么无症状感染者,密接、携带者、处于潜伏期……这数据想必是海量的,尽管如此,我并没有看到人们囤菜或囤药(日本药店也不少)的景象,也没有感受到生活上的困扰和出行上的担忧。总体而言,日复一日,到目前为止都是很平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康观察卡,每天填好后交给老师盖章

平静归平静,同样防疫的态度并不松懈,从我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发了健康观察卡,每天要在上课前测温,如实填报个人身体状况,然后由老师盖章。半月前,学校组织了秋游活动去大板环球影城(USJ),在出发前两天,商老师还不断追问我的健康状况,她说:如果游览当天,班里只要有一位同学出现发热症状,活动就要延期进行。好在当天大家身体状况都良好,玩得自然也就尽兴。

再说说个人确诊后的情况吧。

我记得刚来日本不久,那天是星期三,几号忘记了,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学校的负责人来到教室,开始统计大家宿舍里Wi-Fi情况,日本人在这时候无论表情还是语气都很容易把氛围烘托的紧张起来,给人一种压迫感,我就知道肯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原来是那天隔壁班有位同学被确诊得了新冠,而教我日语的和田先生(日本管老师叫“先生”)也被确诊了,校方为了避免大面积感染,决定本周上网课,下周再视情况而定要不要恢复线下教学。

上网课这个措施本意是好的,但是对于防护疫情并起不到太大作用。首先,班上并不是所有同学的住处都有Wi-Fi,没有网络就只能来教室上课。其次,虽然和田先生确诊后休假了,但是其他老师(也就是国内所说的密接者)并没有休息,依旧照常工作。更有意思的是,教授网课的其他老师,仍还在这间教室里上课,没有网络的同学自然也是要到这间教室进行面授,这套操作下来,我感觉校方就是对病毒极大的不尊重,除了态度端正以外,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就是在这种漏洞百出的防疫措施下,据我所知和田先生教授的几十名学生中,包括和田先生在内,确诊并伴有发热症状的共有三人。现在学校所有人,早已经过了潜伏期,之后也并没有再听说有谁确诊感染新冠了。我不相信在密闭的空间内,只有三人感染,而更合理的解释为大多数人都是无症状罢了。

再说说我自己,得知和田先生确诊感染以后,我还是预感到情况不太妙。虽然我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得知,这个这病毒并不可怕,那是没发生在自己身上,而真发生了,我也感到忐忑哈。由于我个人原因没有接种疫苗,也相信自身抵抗力的强大,预感不妙以后,当天我就去附近中华物产店花一百块钱买了4斤小米,并没有想着去备药,我应对发烧的几步骚操作是煲粥,睡觉,出汗,以前的实践让我确信这方法挺灵,所以这次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惊喜,也毫不意外

在上网课的那些天,我状态并不好,最主要的反应是流鼻涕和嗓子巨疼,尤其是早晨起来的时候,像针扎刀割一般,我用提前备好的抗原测了下,第一次一道杠,第二次两道杠,阳了,抗原阳性其实并不能确诊感染新冠,但可以预感到当下环境如此,大概率是得了。而想在日本做核酸非常麻烦,好在我没有发烧,当时也刚来日本不久,害怕家人担心并不敢告知,而且当时国内防疫还没有松动的迹象,告诉家人除了徒增他们的担忧以外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那我只能自己扛了。

还是用我之前的方法,下了网课后就熬上一锅小米粥,强迫自己喝完出汗,然后睡觉,保证充足的休息。对我而言这方法确实好用,持续难受了两天以后,症状减轻,第五天就转阴了,期间没有发烧。

而和田先生确诊后,那个星期三是由其他老师为我们代课的,到下个星期三他就恢复了正常的线下教学,当时感觉他精神状态饱满,也就是说和田先生从发热、确诊到恢复用了一周的时间。至于其他同学,我看到过他们健康观察卡的记录,也都有过嗓子疼、流鼻涕类似的症状,那既然不发烧就默认为无症状了,现实也就这样。

最后再简单说说,我国内几位朋友近期确诊感染新冠的情况。

第一位,91年生,他是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在为人民服务期间,不幸密接,隔离七天后转确诊,伴有高烧症状,正好赶上1949年加入国民党,最后一波被拉去方舱体验了生活,他说那里吃喝待遇没有隔离酒店好,住着也不太舒心,高烧三天退烧后,同样嗓子疼,等到各种症状消失并转阴,一共在方舱住了十天。

第二位,90年生,一位全职母亲,她赶上石家庄宣布放开那波率先感染,先是她一岁半的儿子发高烧,39℃+,抗原、核酸都是阳性,和社区商议后自行在家治疗,高烧后,她给孩子服用了布L芬当时可以退烧,但过一会又反复烧起来,吃药达到限量以后只能物理降温,如此反复高烧折腾了三天,等到第四天只烧了一次,之后就没有症状了,第8天转阴。而她在孩子转阴以后,才开始出现症状,低烧37℃+,没有吃药,三天后症状消失,第六天抗原、核酸,全部转阴。

第三位,90年生,目前刚出现症状,抗原阳性,发烧38.5℃,以我过来人的经验来讲,难受两三天肯定会有的,但是不用害怕,保证充足睡眠和调整好心态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这两点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个人心态非常重要,心态乐观有助于康复

以上,都是我已知有关病毒的情况叙述,为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多提供一个参照。同时希望国内有关部门更好地做好关于防疫的宣传科普知识,群众自觉增强防护意识,达到默契配合与相互信任,就是理想的防疫状态了。

新冠病毒看似渺小,但终究不可战胜。我们也终将需要坦荡着面对现实,坦荡着迎接未来新的生活。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