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在大宗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们更加重视国内产业的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文章以钢铁产业上游的重要原料铁矿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配置海外铁矿资源的战略模式选择方法,认为应当对目标区域差别对待,不同阶段组合设计,综合运用战略模式,以获得长期、稳定、均衡的经济供应规模。

引言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在大宗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们更加重视国内产业的供应链的安全问题。

谋求海外资源基地,发挥集成采购优势,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和顺畅高效的物流系统,是我国钢铁业必须统筹考虑和认真对待的战略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钢铁工业的供应链安全。

国内外钢铁工业发展经验表明,建立海外资源基地、稳定海外原料供应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从一个企业,一个品种出发,结合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普遍实践,提出了开发海外资源的战略模式和拓展形式。

一、铁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

铁矿石资源种类主要分为四个大类,即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由于各自的化学成份、结晶构成以及生成的历史地质条件的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外部形态和物理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铁矿石当中,除含铁物质外,还有脉石和伴生元素,其中S和P元素对钢铁产品的最终性能有很大的损害。矿石的还原性能(指被还原性气体还原的难易程度),矿石的粒度(影响高炉的透气性因素)等,也是衡量铁矿产品特征的重要指标。

我国资源总量虽多,但是大多数是贫矿(含铁品位较低),而且共生矿多、复合矿多,难采难选。

国外铁矿(指资源优势国家)普遍具有品位高、强度好、粉末少、粒度均匀和成份稳定的特点,但由于不同国家矿石在微量元素(S、P、AL、SI)的不同,因此矿石呈现不同的区域产品特征。

贫铁矿和富铁矿开采、选矿的具体过程又是不同的,贫铁矿石开采选矿的具体过程:

原矿——破碎——筛分、混匀——选矿——造块(通过球团或烧结两种方式)

富铁矿石(国外矿)选矿具体过程是:

天然富矿——破碎——筛分——分级——混匀

铁矿山开采的生命周期,根据可开采储量,生产设计经济规模的大小,一般在10年至30年不等,个别也有更长一些年限。

二、海外铁矿石资源获取的主要方式

现阶段,国内获取海外铁矿石资源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勘探方式。此种方式风险大(涉及所在国的政治、法律风险、资金风险等),同时对企业的技术和人才要求很高;但可长期控制资源,回报高。在勘探成功后,可有多种选择:运作整个产业链;卖出开采权;以勘探费入股新的项目公司继续参与开采过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买断方式。此种方式风险小,但是投入资本要求数量大;买断开发矿权后可独自承担开发、采矿和销售过程;也可以采取在开发建设后成功后选择入股,或包销给他方的方式。

三是贸易方式。此种获取资源方式相对简单灵活;但是需要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另外还涉及资源供应长期稳定和安全问题。

需要特别提及铁矿石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国际铁矿石贸易供应矛盾加剧。随着中国钢铁工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上铁矿石供应量的增长明显滞后需求增长。

(2)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剧烈波动增大贸易风险。

(3)铁矿生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受生产能力、资源的影响,大部分矿山难以在短时间表内大幅提高供货能力。

(4)运输瓶颈制约贸易的发展。海运价格剧烈波动,国内铁路的运输能力接近饱和,港口积压严重[1]。

三、海外铁矿资源的开发方式

国际市场一般的进入战略选择方式包括:

(1)出口贸易,最为常用,但运输成本、关税管制、营销过程难以控制,产品质量易受到影响[2];

(2)特许经营,使用费用高,生产风险难以控制,盈利较低,易产生技术障碍;

(3)合资经营,好处是共享资源,共同分担风险和分享收益,但要面对文化差异和战略意图分歧;

(4)兼并收购,速度快,费用高,经常受到法律制度的限制和文化的长期冲突;

(5)设立全资子企业,费用最高,最为复杂,但是获利大,好控制,往往受到东道国的限制多,雇员文化冲突明显;

(6)战略联盟方式,可以迅速获得互补能力,费用共同分担,但可能会遭受技术和市场的损失,增加机会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开发海外铁矿资源的要求,运用上述理论,可以把进入开发海外铁矿资源市场简要地归结为两种:一是自主方式。包括设立合资经营企业、全资企业;二是合作方式。包括合股、合同、协议、联盟、并购等。

四、战略模式选择矩阵的形成过程

根据行业的特点、产业链的特征,尽可能地综合开发海外铁矿资源过程中紧密相关因素的影响和作用[3],作者进行以下矩阵组合,以探讨建立模式。战略矩阵如图1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战略矩阵

第一步,建立以海外铁矿资源获取的3种方式为横轴,以海外开发进入的2种方式为纵轴的矩阵组合如图2所示。

第二步,结合铁矿开发中勘探、采矿、选矿、销售四个不同的环节进行组合和匹配,形成了6种可供选择的战略模式A1、A2、B1、B2、C1、C2,如图2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战略模式

五、战略模式矩阵的拓展形式

企业为获得长期稳定的铁矿石资源,保证铁矿资源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往往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同时在多个资源地采取不同的战略设计。

由于各个战略模式不同的特点以及矿山的生命周期,单一的铁矿资源的目标或单一的战略模式容易导致较大的风险,多铁矿资源目标战略模式的有效组合,可以保证企业铁矿资源的长期均衡供应和收益,从而有效地规避资源开发战略实施的风险。为此,作者从两条组合路径提出如下战略模式的拓展形式。

第一,资源可控与收益矩阵。铁矿资源应该保持下图四个区域内的有效平衡,从而可保证资源的:

(1)可控性,避免间断(超量)供应的风险;

(2)收益性,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定地投资、开发和收益;

(3)灵活性,通过某些贸易方式,虽然某些铁矿资源可控性和收益性低,但是可保证铁矿资源供应量灵活地替代。

第二,资源生命周期组合模式。不同生命周期矿山的有效组合可保证企业始终在全球范围内(多资源地)持续稳定的长期供应。

六、结语

文章对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发铁矿石资源战略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目标区域差别对待,不同阶段组合设计,综合运用战略模式。

(2)按照战略模式的6种组合方式,结合开发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差别化地进行战略制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在同一目标区域内,针对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战略组合设计和相互平衡。

(4)要对同一目标区域内多个资源的获得战略,对不同目标区域的资源获得战略进行最优安排,以提供长期、稳定、均衡的经济供应规模。同时,需要运用战略模式的拓展形式,设计多个矿山生命周期、不同模式下的资源供应量的组合替代节奏,以此作为投资规模评价创造前提。

(5)重新制定财务战略、市场战略以及组织和人才战略。在财务融资战略上,要实现海外直接融资、银团组合贷款、获取国家风险基金的方式;在市场战略上,将全球的铁矿销售业务控制中心设置在香港,制定跨国定价策略,采取价格联盟方式,制定转移定价策略以及分销策略;建立全球性组织和人才架构体系,采用人才属地化策略。

(6)选择澳大利亚等资本市场进行矿权企业并购。

(7)获取国家政策、有关部门和机构大力扶持和帮助,制定和细化鼓励境外资源性投资的具体政策,包括项目寻求、基金支持、贷款贴息、政府协调、减免关税、降低担保要求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