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中国在阿拉伯世界合纵连横,大出风头的同时,高原南部的印度再一次在边境问题上开始了作妖之旅,虽然印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已经在军事和经济领域远远的被中国甩在了后边,但是边境挑衅的行为却在这两年越发放肆起来,作为陆地上唯二未与中国划定边界的国家,印度为什么要屡屡向实际实力远超自己的中国挑衅?其背后的动机与底气究竟是什么?

印度再次在中印边界上蠢蠢欲动

舆论巨人

舆论巨人

其实,要理解印度对中国的挑衅行为,就一定要理解印度上层对国家发展的不同定位,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印度在将近40年的时间内已经失去了从低端制造业向外赚取外汇的机会,而目前印度仰仗的软件外包、客服外包以及“药品外包”的底层逻辑跟中国这样的工业国完全不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一步一个脚印的生产迭代,外国客户选择你并不基于物理数据上的物美价廉,更多依靠的是一种精神和舆论上的共识,即印度人的价值观更“西方”、服务更民主,印度人比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人更像“自己人”!

真正的“自己人”

这就让印度必须要在国际舆论场上塑造一种跟中国势均力敌;甚至遥遥领先的文化优势。根据国外广告流量监测网站BigSpy的数据,在西方主流社交平台上,包含印度风格的广告总是比带有中国元素的广告更受欢迎,即便广告从内容到质量远远不及中国也能受到西方人的大量关注与追捧,这跟印度官方打造的舆论人设脱不开关系。

印度裔在舆论宣传上远胜华裔

中低端印度裔的广告流量也是华人的3倍以上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

所谓印度跟中国的龙象之争是过去10年西方宣传的重点,而印度对华的强硬态度也为印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投资印度、扶持印度已经是当代西方的政治正确,即便印度的营商环境远远不如中国,但依旧拦不住西方企业前赴后继地选择印度作为投资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站,而这些并不是靠印度自己干出来的成果,而是靠印度对中国强硬“骂出来”的成就。这也让“对华强硬”成了印度上层的一门生意。

对华强硬是一门生意

就拿现在的乌克兰来说,泽连斯基之所以被称为“政治网红”就是因为他成了西方政客强势反俄的文化符号,所有的西方政客仿佛不去一次乌克兰就不能展示出自己坚定反俄的政治立场,而支持印度一样是西方牵制中国的一种政治符号,印度挑衅中国带给它的国际收益要远远大于对华友好的实际收益,即便中国能带给它梦寐以求的基层工业化,但割裂的印度社会,基层是没有发声机会的,以服务业立国的印度精英并不关心底层民众的死活,靠骂人赚钱的服务业肯定比低端制造业来钱更快,即便这只能惠及很小一部分印度人。但这对印度精英来说已经足够了,这也是印度始终对边境摩擦乐此不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