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孟子》。

人,要学会取舍,要懂得衡量道德底线,有的事可以做,而有些触及原则的事,应当选择放弃。一旦无法约束自己的“贪欲”,只会背离初心,迷失在罪恶当中。

毛苒作为家中的独生女,一直以来都是父母的骄傲,然而因为遇到一个人,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毛苒走上了违法犯罪的到大陆,成为了大毒枭,2011年毛苒被判死刑后走下法庭,含泪与父母通话被押送到法场,枪毙前表情镇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苒,1985年出生在陕西西安一个相对富足的家庭,父母希望她能健康成长,特地取名为“苒”,意思就是如草木般茂盛。

毛苒从小到大都没有让父母失望,从小学起,毛苒就是班上的尖子生,16岁那年还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预科班,专攻英语专业。

21世纪初,英语还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人们对英语了解得很少,似乎只有出国或跨国企业才能用得上英语,可想而知,毛苒的未来将拥有无限可能。

在校求学期间,毛苒非常的努力,在同学眼中她就是一个“拼命三郎”,她每天最早一个起床读书,最晚一个睡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她还把跟英语有关的资格证书一个不落的全考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苒的人生顺风顺水,毕业后又进入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毛苒学历高,英语口语能力出众,她自然也是颇受上司赏识,短短不到一年,她就得到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按照这个生活轨迹,她的人生应该会趋近完美,但是人们看到的只有她的表面风光。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她的压力都非常大,跟朋友们聚餐时,她从来都是谈工作怎么怎么好,根本不会谈其余的事情。

毛苒的生活很是压抑,然而这时候她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彻底改变了毛苒,他就是名为OBI的黑人

OBI是毛苒在工作当中认识的一位顾客,毛苒经常会带着他去采购一些货物,OBI在工作结束后总是提出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甚至还学会了使用筷子……在逐渐相互了解过程当中,毛苒觉得OBI风趣幽默,而且很有礼貌,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交往没多久,OBI就对毛苒说:亲爱的,我们出国旅游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沉浸在“爱情”当中的毛苒一听,当即就乐坏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然而到出发那一天,OBI却没有出现在机场,他给毛苒打了一个电话,表示自己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开身,让毛苒先出国玩一玩,一切费用由他来承担。

毛苒没有多想,独自一人出国旅游了,就在毛苒准备回国时,OBI又打来了一个电话说让她回国时带一点“东西”回来;至于是什么东西OBI没有细讲,毛苒虽然没有深究,但也怀疑过“东西”不是普通的东西。

有了第一次妥协,就有第二次妥协,每一次OBI都会让毛苒带一些“东西”回来,毛苒终于忍受不了这种秘密了,在她的追问下,OBI全盘托出,交代了自己正在运毒的犯罪事实。

眼看毛苒知道了真相,OBI又苦苦哀求,还表示:亲爱的,如果你不运,可以找别人帮你运!

一向学习能力出众,工作能力出众的毛苒竟然答应了,她实在放不下OBI,实在是太爱他了。

毛苒还傻傻地问:亲爱的,这个人需不需要会英语?

OBI说:不用,反正你会!

OBI从一开始就在利用毛苒,整个运毒过程,他都在幕后操控着一切,就算被抓,只要把罪责推给毛苒就可以了,然而毛苒却被“爱情”蒙蔽了双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苒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个下线黄某恩,黄某恩又说服了自己的朋友吴某萍加入这个行列。

2009年在OBI的指示下,毛苒拿到了毒品,毛苒又将毒品转交给吴某萍、黄某恩,两人分头行动将毒品运至厦门,在过安检时,工作人员当场将两人抓获,根据吴某萍、黄某恩的提供的线索,警方抓获了毛苒以及和她同行的男子OBI。

警方在展开调查过程当中,毛苒始终坚称毒品是自己一个人策划运输,跟其余人没有关系;对于OBI,毛苒只说是几个月前在网上认识的网友,由于毛苒的拒不供述,OBI因证据不足被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苒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她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在后来的采访中她说:我不管我父母、亲戚在想什么,我当时就那么决定了。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毛苒在明知是毒品的前提下,多次运输毒品,并组织策划黄某恩、吴某萍两人协助运输毒品,并当场查获3.3公斤海洛因,运输毒品数量巨大,情节恶劣,造成社会影响深,应当从重处罚。

2010年经法院审理,以走私贩毒罪判毛苒死刑。一审判决下达后,毛苒当庭表示不服,选择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在毛冉行刑前跟父母通了话,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尽量不去想父母没有她的生活,她只能跟父母、跟爷爷、奶奶、姥爷说声对不起……被押送刑场时,她表情镇定,或许这时候她已经看清了黑人OBI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