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系的两条小行星带
1、火木间的小行星带
若以日球层顶作为太阳系的行星际空间,则其半径为120个天文单位(0.001896光年),占太阳系1光年半径的1.896‰
在距太阳2.17-3.64个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存在一条小行星带,汇集了50万颗小行星,其中最大的天体是半径为950公里的“谷神星”。
2、柯伊伯带
在距太阳30-50个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城,也存在一条小行星带,被天文学家称为“柯伊伯带”,域内汇集了至少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其中直径超过100公里的小行星有10万个,最著名的天体是丧失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称号的“冥王星”,其直径为2376.6公里。其次还有“妊神星”和“鸟神星”。
3、两条小行星带划分行星际空间
①太阳至小行星带,有4颗岩质类地行星,其行星际空间为2.17个天文单位;
②小行星带占有1.47个天文单位;
③小行星带至柯伊伯带,有4颗气态巨行星,占有的行星际空间为26.36个天文单位;
④柯伊伯带占有20个天文单位的行星际空间;
⑤柯伊伯带至日球层顶,拥有70个天文单位的行星际空间。
小行星带
二、两条小行星带是怎样形成的?
1、太阳与行星瓜分太阳系星云
①太阳系原始星云的形成
1)87亿年前,银河系的众多第二代恒星演变成红巨星,纷纷坍塌后爆炸成为超新星。
2)恒星爆炸后,在银河系三维空间内形成了2000亿朵星云。其中猎户座旋臂上的一朵星云,就是原始的太阳系星云;
3)太阳系原始星云的旋转凝聚
在银河系人马座A*中心黑洞引力的牵动下,太阳系原始星云与其他数千亿朵星云同步,开始旋转凝聚星云。
4)铸造太阳系三维空间
太阳系原始星云凝聚,在相对空间里增加了空间的物质密度,从而压迫银河系的二维囊膜,获得了额外扭曲的三维空间-太阳系三维空间。这就像在银河系的囊膜上压出了一口浅井,这个新增空间的井口是与银河系三维空间融合在一起的。
②太阳质量的收集范围
1)太阳吸收了太阳系99.8%的质量。在其收缩产生核聚变前的体积占领空间,应是构成太阳恒星的物质收集范围(行星际空间);
2)太阳获得的行星际空间范围可能是2.17个天文单位,即以太阳至小行星带边缘为限;
3)域内的物质应被太阳全部吸空,成为恒星物质。
4)以上假设的依据是:
A:现代天文界认为,太阳若成为红巨星,其体积会膨胀到现在的金星轨道;
B:雏形恒星在收缩聚变前的气态物质密度,肯定会小于红巨星的物质密度;
C:收缩前的太阳体积一定大于红巨星的体积。因红巨星仍维持着产生核聚变的物质密度,而原始星云的密度在收缩前不足以产生核聚变;
D所以,收缩前的太阳体积延伸到小行星带就成为可能。
③行星及小行星质量的收集范围
小行星带外侧至柯伊伯带的内侧的剩余星云,铸造了8大行星及无数小行星。因为:
1)小行星带以内空间,物质被太阳吸收,行星无法孕育;
2)柯伊伯带及以外空间,星云物质极其稀薄,无法产生符合行星标准的行星(冥王星因无法达到清空轨道空间的要件被摘牌)。
2、两条小行星带的形成
①行星、小行星抢占近日行星轨道
1)45.7亿年前,半径为2.17个天文单位的原始星云太阳,收缩发生核聚变成为恒星,腾出了2.17个天文单位(太阳球体半径仅为4.6‰天文单位忽略不计)的行星际空间。
太阳风的产生,阻止了太阳继续吞噬太阳系剩余的2‰星云,为行星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
2)45.5亿年前,太阳系的行星星团收缩为球体,物质密度增加,星球引力骤增,成为行星,开始绕日公转;
3)由于行星引力的增加,使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场增强,牵动行星抛弃原轨道向太阳坠落;
4)行星向太阳坠落过程中,其绕日公转平面与太阳赤道平面的夹角大于6.5度的行星及小行星,都被太阳吞噬。小于6.5度夹角的行星,被太阳弹弓弹回,重新建立了公转轨道。至此,幸存的8大行星及无数小行星都获得了绕日公转轨道;
②两条小行星带的形成
1)巨行星获得公转轨道后,就开始清空轨道附近的行星际空间。
在行星轨道上的小行星面临三种命运:
第一种:被行星引力俘获,成为卫星;
第二种:被行星引力弹弓抛向远方;
第三种:直接撞击行星,被吞噬或弹开。
2)火木间小行星带的形成
形成条件:
第一、火木间有2.8个天文单位,至少可容纳5条巨行星的公转轨道。
第二、火木间没有巨行星存在。
小行星来源:
第一,符合太阳行星弹弓发射角度而绕日的小行星;
第二、被行星弹弓射入绕日轨道的小行星;
第三、被巨行星撞击、改变轨道而绕日的小行星。
3)柯伊伯带(小行星带)的形成
形成条件:
第一,至少有20个天文单位的行星际空间。
第二,属太阳系边陲,物质稀薄,无巨行星存在。
小行星来源:
第一、主要来源是太阳弹弓抛来的小行星;
第二、行星弹弓抛来的小行星;
结论:
1、小行星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系引力场增强,而造成行星及小行星公转轨道内移;
2、太阳弹弓为小行为星带贡献了大部分天体,并以行星弹弓及星球撞击为补充。
柯伊伯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