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要:消费成本利率中枢抬升而上行,对消费需求与库存有何影响?美国通胀面对高基期效应后,后续会如何表现?面对全球衰退预期升温,资本支出下行,全球的供应链将如何演绎?

在前文,我们讲述在全球紧缩货币政策盛行下,后续存在潜在的“三大灰犀牛”因素,值得投资者关注。与此同时,消费端、供应端正悄然发生阶段性与长期性并存的变化。

对消费面而言,从美国10月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延续下行、零售库存同环比增速均表现上行,已表明财政补贴的退坡效应、信用消费成本上行,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尤其以商品消费较为明显,部分恢复寅吃卯粮的习惯。制造商库销比、批发商库销比各自相比于历史的中值与平均值,均呈现上行,同时虽然零售商库销比相比于平均值回落,但是细看近月数据,不难发现,零售库存堆积的现象递延,带动批发商、制造商库存累积现象正在发生。此现象或许与高物价水平延续,使得厂商们主动补库的误判。

资料来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Wind

就市场及居民最为关心的通胀,以美国为例,10月CPI面对高基期的影响,出现增速不及市场预期。结构上,以医疗支出价格与二手车价格下行为主要驱动项目,但是商品消费逐步退坡、降价去库已经成为市场预期,商品价格下滑并非作为通胀下行的绝对性因素。服务类价格中,租金价格并非受到利率的直接影响,同时房租合同期限形成在紧缩周期中的韧性的支撑因素。不过租金价格与房价价格,甚至与30年期房贷利率之间,存有一定相关性。房价同比增速已自高位回落,历史上,租金约落后房价1.5年,随着租金价格提升,房租合同到期后的续租将受到影响。或许租金部分短时间或将维持强势,未来回落只是时间因素,但是贷款利率高位,又成为难以抑制租金的一环。如此一来,伴随美国消费下坡,通胀总量增速除了高基数外,粘性通胀影响性将逐步升温,也为美联储升息目标增添变数。

资料来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10年-2年美债收益率剪刀差已回落至40年以来的最深位置,在2年期与10年期分别对应资金成本与资金回报,随着加息的持续,上行的资金成本所停顿的时间段,将形成抑制资本支出与财富效应。此外,本身已受制盈利放缓的基本面因素,叠加美企代理人制度,股价期权激励机制,因企业回购股票的成本上行、意愿下降,美股后续存在弱发展的不确定性。

资料来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Wind

对于供应链而言,随着全球加息持续对经济的抑制效应显现,从IMF、OECD到OPEC均对于经济衰退的预期提出警语,潜在预告大宗商品需求下行,以石油为例,OPEC+对于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从7月的102.99百万桶/日,多次下调至11月的101.82百万桶/日。叠加美元指数弱中透强,以美元计价的商品贬值压力,以及欧洲天然气库存逐步回升的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或成为常态化。尤其,对于资源出口型经济体影响较大,其中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从2021年顶峰1663元/吨,下行至700元/吨附近,资源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恐将难以持续。同时澳联储连续两个月加息25bp、加拿大央行加息不及市场预期,收水速度明显放慢,却无形透露出大宗商品的价格常态化对于资源国的贸易、经济、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此外,消费需求的降温背景下,欧元区、英国、德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景气度几乎跌落收缩区间,并影响以商品为代表的大多数海运运价指数均呈现较大的跌幅,表明全球紧缩、消费降温之时,需求转弱已传递至制造国。

资料来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Wind

总体来看,面对利率中枢的提升、资产价格的波动对于财富效应的影响,成为后续居民消费、投资的影响因素,同时向上延伸至生产商的再投资、原料价格,或形成紧张的供应链改善、大宗商品价格或回落至常态化的局面。但是,潜在美国房贷利率对于租金通胀的影响力延长,或为明年下半年商品通胀再起,增添疑虑。展望2023年,面对外围的风险存在,全球配置该从何处选择?中国稳房地产政策相继出台,扩大内需的道路上,有何投资方向值得留意?请关注后续系列文章。

本文仅记载杨博光(执业证号:S0340619060008)的观点与心得,不代表所任职机构的立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所发布的观点和陈述不构成对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