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冉Jiang

蒋冉Jiang

1950年,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十几年后,刘思齐改嫁杨茂之,二人婚后生下4个孩子。

那么杨茂之究竟是什么人?

刘思齐改嫁

1961年,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11年,而刘思齐也留学归来,到了而立之年。

此时毛主席想到,刘思齐还年轻,她不能一生都沉浸在和毛岸英的感情中,毕竟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

于是毛主席便决定,采取委婉的方式,和刘思齐提到改嫁的事情。

当时毛主席和孩子们在聊天,刘思齐也在场,他们正聊得开心的时候,他故意将话题引到结婚上面,这让孩子们感到有些惊讶。

紧接着孩子们就抬起头来,问起毛主席,要怎样才能找到个合适的结婚对象,毛主席见状,半开玩笑地表示,从大街上随便抓一个来。

听到这里,孩子们被逗得哈哈大笑,一旁的刘思齐也听出,毛主席想让她改嫁。

可在刘思齐看来,她和毛岸英的感情很好,虽然毛岸英已经离世,但她还是不愿背叛毛岸英。

然而毛主席知道,毛岸英的离世,对刘思齐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让她很难以正常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

很快毛主席就写信给刘思齐,表示愿意她改嫁,不愿她半生都沉浸在悲伤中,落得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下场。

与此同时,毛主席在这封信中的言词十分亲切,称呼刘思齐为女儿,这让刘思齐感到很是温暖,她一边看着信,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后来刘思齐经过慎重考虑,觉得毛主席的话不无道理,便努力说服自己,开始面对新的生活。

同时,毛主席也在帮刘思齐物色合适的结婚对象,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直到空军的一个将领来毛主席身边,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向他问起空军部队年轻人的情况,这个将领向毛主席推荐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30岁的杨茂之,他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渔民,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投身空军,还曾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前往苏联学习。

此时毛主席考想到,杨茂之不仅和刘思齐年龄相仿,还和刘思齐一样曾到苏联留学,他们二人之间,说不定会有共同话题,便准备介绍他们二人认识。

但毛主席出于谨慎考虑,还是先联系到刘思齐的母亲,和她谈起杨茂之的情况,当时刘思齐母亲对杨茂之很是满意,便同意让刘思齐和杨茂之交往。

紧接着毛主席就带着杨茂之,把他介绍给刘思齐认识,此时他们两个年轻人,都表现得很不好意思。

其实杨茂之和刘思齐,早在苏联留学期间就见过面,只是当时只是出于礼貌,打过照面,二人并没有过多地接触。

直到毛主席撮合刘思齐和杨茂之,他们二人才逐渐开始深入了解对方,不久后的1962年,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

当时毛主席虽然没有亲自到场,但他委托身边的工作人员,为刘思齐和杨茂之送去300元,还送给刘思齐《沁园春·雪》这首词。

而这首词里,毛主席赞扬了刘思齐坚韧不拔的性格,对刘思齐和丈夫送去诚挚的祝福。

婚后,刘思齐和杨茂之先后生下4个孩子,他们为了纪念毛岸英,给大儿子取名叫杨小英,不止一次地带着儿女看望毛岸英。

后来毛主席见到杨小英,感慨良多,不禁想起刘思齐和毛岸英的往事。

毛岸英牺牲前后

原来,刘思齐五岁的时候,刘思齐的父母去看望毛主席夫妇,两家人其乐融融地待在一起。

当时毛主席和刘思齐的父母开玩笑表示,他都有三个儿子了,他希望刘思齐的母亲,能够多生几个女儿,好让他们两家成亲戚。

不料刘思齐的母亲,真的生下刘思齐这个女儿,在这之后刘思齐就和毛岸英从小玩到大,两人之间生出浓厚的感情。

这让两家的父母看在眼里,都替这两个孩子感到高兴,与此同时,刘思齐和毛岸英二人,也盼望着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思齐还差几个月就要成年,毛岸英便急忙找到毛主席,希望和刘思齐领结婚证。

可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不仅不高兴,还皱着眉头批评了毛岸英,让毛岸英感到很不好意思。

要知道,按照当时的规定,刘思齐要满18岁才能结婚,而当时的刘思齐还没有成年,毛岸英就向毛主席提出了结婚的事情。

然而在毛主席看来,毛岸英不能搞特殊,便打消了毛岸英和刘思齐提前结婚的念头。

后来毛岸英想了想毛主席批评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默默等着刘思齐成年,几个月后,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两人过上了一段蜜里调油的婚后生活。

在此期间,毛主席将毛岸英放到一个工厂里,毛岸英踏踏实实地在这里工作。

但这个工厂的条件十分艰苦,毛岸英等人在高温的环境中工作,于是,他们为了尽量凉快一些,都是光着膀子生产。

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一旦掉在皮肤上,就会让毛岸英等人感到身上痒得难受。

于是在这之前,工厂的工人生产结束,为了缓解皮肤的不适,都会用凉水擦身子,可越是这样擦,身上越是痒得难受。

直到毛岸英发现,用温水擦的效果更好,工人们才开始用温水缓解皮肤的不适。

不仅如此,毛岸英等人工作后,会互相为对方挠痒,他们吃住都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在此期间,工厂的工人们始终察觉到,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直到后来,工人们在报纸上看到毛岸英,才突然发现,毛主席的儿子曾和他们一起工作。

而毛主席看在眼里,对毛岸英的表现很满意,对他给予了厚望,正当他以为,他可以将毛岸英留在身边好好培养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他的计划。

原来美国不顾中国反对,公然跨过三八线,派战机在中国境内投弹,毛主席见状力排众议,让彭德怀率军支援朝鲜。

很快毛岸英就萌生出奔赴朝鲜的想法,但朱德等人知道,战场上凶险万分,而毛主席已经失去太多的亲人,如果再让他失去毛岸英,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朱德等人便劝阻毛岸英,不让他上战场,可毛主席却认为,毛岸英能有保家卫国的想法,应该支持,便同意让毛岸英远赴朝鲜战场。

紧接着,毛岸英便开始和刘思齐告别,这时的刘思齐由于身体原因,在301医院里住院。

很快毛岸英就见到病床上的刘思齐,他握着刘思齐有些寒意的手,询问刘思齐的病情,而刘思齐为了不让他担心,当时就掀开被子,要下床走路。

这让毛岸英看在眼里,迟迟不愿说他要离开一段时间,但他知道远赴朝鲜的行程耽误不得,只好和刘思齐告别。

没过多久,毛岸英就告诉刘思齐,他要出差,他的这个说法,一是为了保密,二是为了让刘思齐少些担心。

临走前,刘思齐还没出院,就到医院门口送别毛岸英,这时毛岸英来了又走,走了又回来,还向刘思齐郑重地鞠了个躬,这让刘思齐感到有些奇怪。

不仅如此,毛岸英临走前,还交待刘思齐几件事情,一是帮她看望毛主席等亲人;而是好好完成学业;三是和一些人保持距离。

此时的刘思齐不明白,毛岸英只是简单的出差,为何要交代她这么多事情,直到她得知毛岸英的死讯,她才意识到,这是毛岸英的遗言。

1950年,毛岸英便进入彭德怀的队伍中,担任俄语翻译的工作,他的住处,和他人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与此同时,组织上安排一个小战士,照顾毛岸英的饮食起居,起初小战士每天要为他挑两桶水。

而毛岸英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随时会遭到敌人的轰炸,他出于对小战士安全的考虑,格外节约用水,连刷牙带洗脸只用一杯水。

不久后,随着敌人的轰炸机不断飞来,毛岸英等人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时常要等敌机飞走后,在回到工作的屋子里。

后来敌人先飞来几架飞机,毛岸英等人赶紧趁着敌人没来的时候,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躲避,他们很快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响声,好在他们还是安全的。

没过多久,炮弹的轰炸声停止,毛岸英和一个同时回到工作的地方,重新开始整理重要文件。

不料正当毛岸英等人工作的时候,敌人突然又投下几枚炸弹,他们工作的地方瞬间变成一片火海,他们年轻的生命也在1950年走到尽头。

之后彭德怀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连忙写了一封信,准备将事情报告给毛主席。

但彭德怀转念一想,毛主席正忙着处理战役,如果将毛岸英的消息告诉他,恐怕会对他造成影响。

于是彭德怀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在1951年,才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报给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正在办公,他向往常一样,平静地打开了文件,当他看完毛岸英的消息后,虽然没有流泪,但他面色凝重。

紧接着毛主席背过身望着窗外,大口大口地抽着烟,过了许久,毛主席才开口表示,战争总是要死人的。

此外毛主席还指出,别的父母都将孩子送到了战场上,不能因为毛岸英是他的儿子,就和别人的儿子有什么不同。

后来身边的人谈到毛岸英遗体处置的问题,毛主席坚持让毛岸英和其他志愿军烈士一样,将遗体埋在国外。

在这之后,毛主席出于对刘思齐的保护,过了很久,才将毛岸英牺牲的事情告诉她。

当时刘思齐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抑制不住地嚎啕大哭起来,没过多久,就生了一场大病。

之后毛主席将刘思齐当成大女儿看待,督促她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专心到苏联完成学业。

在此期间,毛主席和刘思齐经常通信,信中不仅挂念着她的情绪,还让她好好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悉心教导下,刘思齐完成了学业,在国家重要部门从事着翻译的工作,可她始终不敢触及感情问题,直到毛主席将杨茂之介绍给她。

小结

毛主席老人家,没有为了自己,将儿子放在身边,而是将儿子放在战场上,让儿子能为国效力,他是儿子的父亲,也是国家的领导人。

此外毛主席总是将他人的需要放在最前面,他忍受着失去儿子的伤痛,让刘思齐开始新的生活,而我们也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照顾到他人的需要。

不仅如此,毛主席在毛岸英牺牲后,给予了刘思齐父爱,帮助刘思齐成长和发展,他的做法放到今天,依然对我们有着教育意义。

同时,毛主席将一生为人民奉献,从不搞特殊,他面对爱子牺牲的消息,为了不让人担心,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感情。

而我们面对老一辈领导人,应当保持对他们的尊敬,通过到他们的纪念馆参观,了解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实我们有悲痛的遭遇,可以找到亲近的人和专业人员,通过向他们寻求帮助,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和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面对身边亲人的牺牲,应当想到毛主席的遭遇,他老人家满门忠烈,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也要赞同家人为国家做贡献。

此外我们国庆期间,可以带着家人,到北京看望毛主席,让自己和身边的人以伟人为榜样,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不仅如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对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刘思齐婚后不忘纪念毛岸英,而我们也要通过学习,让烈士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