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清晰掌握项目进度、吊钩视频监控球帮助司机实时掌握吊装动态、AI技术实现远程生产调度、720度全景“鹰眼”摄像机实时监测整个施工情况……日前,记者走进烟台莱山滨海健康驿站项目工地现场,随处可见的是智慧施工、绿色科技的影子。

应用BIM技术为项目管理增添“新引擎”

“项目采用的BIM技术,就如同我们的脑和眼,能够让我们脑聪目明、高效统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项目智慧展厅内,中建国际投资(山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春雷向记者解释,该项目在建造前期,就综合考虑了体量与技术难度,按常规投入与施工工艺工序测算,传统建造需要3年工期,因此项目利用了国内外最前沿的新型模块化建造MiC技术和BIM可视化技术,对整体建造进行方案模拟,合理安排现场施工节奏,预计在1年左右即可完成建设。“这项技术贯穿施工始终,不仅能提升施工生产效率,更能确保建造质量和降低建造成本。”施春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到,项目在施工阶段,BIM的精准性作用也更为显现,小到钢筋间的距离、大到项目的进度,BIM技术可实现建设进展的实时更新。例如,在MiC箱体安装阶段,项目方根据施工计划设置了7个节点,每个节点用不同的颜色展示在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形成了BIM进度可视图,管理人员通过该图,可以清楚地掌握每一个MiC箱体的施工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说,包括设置的MiC智慧化运输系统,从MiC箱体在工厂预制,到箱体验收、检查发货,再到中途运输、现场收货,最后进行吊装,我们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实现了MiC箱体全过程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这让我们对施工进度有了个更精准、更全面的把控。”施春雷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硬核科技赋能 为项目建设按下“快捷键”

该项目在安全管理上,除了使用传统项目管理手段保障项目安全实施外,还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巡检,即通过手机小程序对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进行上传,整改、复查操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为了减少施工活动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项目还通过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环境变化:自动喷淋设备进行降尘作业;视频+AI,对出场车辆冲洗进行智能检测,如未彻底冲洗,便会在平台报警并录入系统,有效杜绝场外扬尘;巡到位检到位系统,通过一个至高点全景摄像机,形成全景拼图,以远程测距功能,精准地测量出一段钢筋的距离。

此外,在项目现场应用了5G+AR技术加持的巡检系统,采用双目AR眼镜,结合5G技术,进行可视化巡检,并通过阿尔法云瞳APP实时记录反馈,也可以将巡检人员看到的画面传送至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实现管理人员远程生产调度和技术支持。

不仅如此,该项目还在危大工程设备上做“文章”,通过设备监测系统平台,实现整个项目塔机的重量、力矩、高度、幅度、角度、速度、风速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还具备塔群防碰撞功能,支持塔机司机人脸识别保证司机持证上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全天候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系统、塔吊安全监控系统等实现对工地人员、车辆、消防、环境等智慧化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工地安全隐患,为工程建设戴上“安全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该项目建造积极践行了节能降耗、节约资源、绿色施工的理念。例如,配电箱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配电箱内的传感器,可实时监测配电箱是否过温过载,如果发现问题可及时进行处理;智能水电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项目现场的水电消耗量,并支持报表统计,为项目节能降耗和绿色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一直牢记这个宗旨,最大限度地将双碳和环保理念,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施春雷满怀信心地说,作为绿色工地的践行者,该项目会全力推进智慧工地、绿色工地建设,助力建筑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卿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