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

头条

中华谢氏文化研究(选)--谢氏源流历史概述(谢爱强编写)

中华谢氏文化研究(选)

谢氏源流历史概述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谢氏历史悠久,和中华民族一样经历过兴衰荣辱变化,不同时代曾出现过一些社稷之臣,建功立业的伟人,其丰功伟绩和辉煌成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流芳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姓由来一些说法

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于夏朝。

谢姓的起源有三种:一是以国为姓氏,源于任姓谢国,即古谢国,是黄帝的后裔;二是以邑为姓氏,出自姜姓申伯,是炎帝的后裔;三是蚩尤后裔。

谢氏出自任姓之说由《古今姓氏书辩证》:“谢氏,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其国在河南南阳宛县,……”相传,黄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国,其中第一为谢国。

所以黄帝少子禹阳(的后代)所建立的古谢国,便是谢姓最早的源头。所谓“得姓”就是在夏王朝建立的过程中上升为贵族的标志,“不得姓”就是在当时“湮替隶圉”或“绝后无主”的标志。谢姓得姓的确切时间应是在夏朝(公元前20世纪到17世纪)时期,谢姓得姓黄帝少子禹阳建任姓谢国,以国为氏。这就是中华第一批谢姓人。谢国建国后,经夏、商两朝至西周。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炎帝的后裔在黄帝时期衰落不显,阪泉之战被黄帝部落打败后,南迁至西山安邑建巫咸国,其中一支为巫谢,到洛阳西部一带定居谢水流域,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周建国后,把谢人从谢水迁出南下到达南阳附近的沘水、谢水流域与黄帝后裔的古谢国人交错杂居,从此,分别来自炎黄二帝两支谢人融合在一起。

另一说法,谢氏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约四千多年,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市清姜河流域)。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商代时,其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因反对武王伐商,逃到首阳山不食周栗而死。他们的后裔仍留在商朝。周成王继位后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周厉王娶炎帝后裔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改封元舅召公(姬姓)为申伯于谢国,春秋周庄王九年(前688年),谢国为楚国所灭,其子孙以新都之邑为氏,称谢氏。现代谢氏族人绝大多尊奉申伯为得姓始祖

黄帝后裔任姓谢国的谢人与申国谢邑、申伯后裔融合在一起,历史地成为了中华谢氏的主体。因此黄帝炎帝,就是中华谢氏的始祖。中华谢氏是炎黄二帝的嫡系传人。

谢氏谢国地理位置有三种说法:南阳唐河信阳。

另外,南北朝时期有鲜卑族人改姓而来的谢氏。北齐时卫州人谢偃,其祖先孝政原是鲜卑族人,本姓直勒氏,后因在北齐做官,遂改姓谢,子孙由是以谢为姓。

蚩尤是和炎黄二帝相近时期的部落,蚩尤是一个英雄,我谢氏也有人称是蚩尤后裔。

谢姓发展及辉煌

谢姓得姓,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谢姓开始兴盛,有越来越多的谢氏人建功立业,知名于世。申伯公开衍谢姓源后,苗裔遍布九州岛,其十九世仰贞公迁居陈郡阳夏,廿八世宜礼公迁居会稽山阴,会稽谢氏在东吴时期,有联姻帝室的政治优势和族中诸人的努力进取,遂使家族的优越地位固定下来。

蜀建兴十四年三十四世景隽公携子缵回迁阳夏。三国时期魏的典农中郎将谢缵,因为他的子孙后来显贵,使他成为这一时期的谢姓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缵公之子谢衡公后裔自晋后分衍全国,名士辈出,子孙昌盛,今人言谢氏者多系陈郡阳夏之后裔。谢缵的曾孙谢安公是我谢氏最杰出人物之一,安公40岁东山再起,50岁以后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阻止了桓温篡位,二是策划指挥了淝水之战,保住了东晋江山。淝水之战,东晋大胜前秦,朝廷为表彰阳夏谢氏功臣,封谢安为庐陵郡公,谢石为南康公,谢玄为康乐公,谢琰为望蔡公。谢氏由此一门四公,显贵无比!作为高级世族,从此开始走上最辉煌的时期,而且还享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权,其优越的处境有时连皇帝也有所不及。

两晋南北朝我谢氏由一般的世族之家上升为众所仰望的高门大族,达到辉煌的顶点,人称王谢,把我谢氏排于高门第二!从东晋到南朝末年(317-589)这两个多世纪里,我谢家见于史册者多达100余人,共11代,其中担任高官职的有76人,进入统治阶级权力中心三品以上衮衮大员便有33人,七品以上者10人。他们遍布政界和军界,发号施令,高居人上,有时还能摆布皇帝。这一时期的封建政权(晋、宋、齐、梁、陈),亡国之后的帝王之家想求为平民而不可得,面临的常是合族诛灭的命运。而我谢氏族人则不受朝代的限制,可以累朝累世长久贵显。出身贫寒的皇帝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还把能得到他们主持的登基仪式作为一种荣耀,而他们有时对这类事情也不屑一顾。晋宋之际陈郡阳夏的谢澹,宋齐之际的谢胐等人都遇到过这种事情。

谢氏家族人才济济,各有所长。200多年中,谢氏家族不仅出现了许多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诗人。其中谢安、谢玄的政治军事才能早已名垂青史;谢灵运的文学成就亦为世人瞩目;谢道韫诗文俱佳,不失为女中魁首;前有封胡(谢韶)、遏末(谢渊),后有览(谢览)、举(谢举),亦皆族中俊秀。

在社会上,谢氏有固定的婚姻圈,所有的婚家都是拥有特权的家族。此外,他们还采取不与身份低下的人交往、修家谱等措施,标榜门第荣耀,严格身份等级界限,保持其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

南朝人纪僧真向齐武帝请求当世族,武帝说:“这事我也作不了主,你去找谢家、江家吧!看他们答不答应。”这里显然把谢家当成了世族领袖。后来侯景当了梁朝宰相,问梁武帝能否允许他与当时的王、谢大族联姻,武帝也说:“两家门第太高,你与他们不是一个阶层,还是从次等世族中找吧。”这里同样把谢氏当作世族领袖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说:“曩时南北分析,故以崔、卢、王、谢为重。”可见谢氏家族的影响力。

作为名门望族,阳夏谢氏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并拥有大量的庄园、奴仆。当时的朝廷有明文规定,当官的人都可以按官位高低占有土地、山泽和佃客。

谢氏家族大官多,拥有的土地和劳动人员就多,经济实力自然雄厚。所以在晋末和南朝的时候,谢安之孙谢混“……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他死后十余年,至宋元嘉年间,犹有“资财巨万,田园十余所,奴僮数百人”。而谢玄的曾孙谢灵运,在会稽始宁拥有更多的地产,其中包括两座山、五所果园,以及大面积的竹林菜圃。这种庄园经济,在当时世族中首屈一指。

树大招风,官大遭忌。我陈郡谢氏也是这样,从成为大世族起,也时常受不愉快的事情困扰。淝水大战后,谢家人由于立了大功,一门四公同时受封,应该说是族中大幸,但遭受的猜疑也多了起来。为了避免家族的意外伤害,谢安不得不辞去朝中的官职出镇广陵。谢玄虽能继续领兵,但必须经常拖着多病之躯为朝廷开疆拓土,后来终因劳累过度,在淝水战后的第五年离开人世。谢家这两根台柱子一倒,家道出现败落之相。

东晋末年,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几乎把累世怨恨都发泄到了各级官吏和王公贵族身上,在这样的形势下,阳夏谢氏当然不能幸免。时任吴兴太守的谢邈(谢安侄),永嘉太守谢逸、南康公谢明慧(谢石孙),黄门郎谢冲(谢邈弟)、卫将军谢琰等人都先后被杀,谢安侄女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以及诸子也未幸免。尤其是谢邈和谢琰两家所遭受的都是灭门之祸,此后谢邈、谢明慧、谢琰三支都没留下后人。

经过沉重打击,阳夏谢氏元气大伤。但因其人才众多,其政治影响和潜在政治势力仍较其他士族为强,参与政治的机会也较多。对于最高统治集团来说,谢氏集团既有利用价值,又最具生事的危险。所以自晋末刘裕当权以后,直到刘宋王朝建立,对阳夏谢氏均采取打拉结合的手段加以利用。

但相比之下,对谢氏集团拉拢还是主要的。这是因为治国需要人才,而通晓朝典、谙悉人事,可以帮助皇帝实现统治的知识分子还为数不多,所以齐、梁王朝,对以前的士族后裔还大量利用。不过,谢氏人物虽被封官授职,却只能居于“清闲”之职,而难有所作为。再者南朝各代王朝除了争权夺利、贪图享受之外,在文治武功方面均无大的作为,这样的时代想造就出有所作为的人才是不太可能的。此时的谢氏人物虽然充斥南朝政权,但对谢家来说,一系列家难家祸的发生,大都因其族大权重而起。为了避免家族的意外灾难,族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在当权秉政时,尽量把权势看得淡而无所建树,仅仅守职而已。后世不少人指责他们毫无作为,贻误国家,其实是不了解当时的背景。

另外一些族人迫不得已远离政治这是非之地,转向文学等领域,因此我谢氏在南北朝时期又成为文学传世的文化大族,虽然这其中充满着辛酸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宋文帝继位初年,召被排挤在外的谢灵运回京做官。谢灵运以为新皇上将委自己以重任,于是便日夜兼程赶回建康,哪知所受的仍是以前一样的待遇,让他担任的也是看管皇家图书的秘书监一职。谢灵运屡屡被人戏弄,不得已才退求其次,发挥其“诗书皆兼独绝”的特长,游山览水,成为著名山水诗人。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谢灵运寄情山水,也是由于政治上不得志所致。

阳夏谢氏由一个在政治上积极进取的政治世族演变为以文学传世的文化大族,原因正如以上所述。

阳夏谢氏在南北朝分裂的局面结束以后便销声匿迹,隋唐五代时期的380年中,比起以前的辉煌,我谢氏进入了一个低谷。

谢氏的复兴时期

直到宋后谢氏复兴,名贤辈出,有人出将入相。宋代320年间,我谢氏不仅人口进一步繁衍,分布比以前广泛,更重要的是政治地位扶摇直上,得到恢复和提高,产生了许多著名家族和知名人物:有母仪天下的皇后,调和鼎鼐的宰相,光昭日月的民族英雄,富学五车的儒学家、诗人、……他们或者位极人臣,或者名擅一时,或者在某一领域有独到建树,是时代也是我谢氏杰出人才。

台州临海深甫公为相,能勤于政事,忠于职守,公正爱民,疾恶如仇,被认为是一个难得的好官。他因此而能够最终成为位至台辅的朝廷重臣。深甫公的孙女道清为理宗皇后,从而又使家族一跃成为皇亲国戚,相继有多人受到加封,一时满门富贵,政治地位极高。临海谢氏是一个与南宋王朝末年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家族,曾经左右朝政,发号施令,并为挽救宋朝灭亡的颓势作出过贡献的家族。南宋时登上安南国国王宝座的谢升卿公(即陈日煚)所在的是福州长乐谢氏家族。宋元之际著名民族英雄谢枋得公所在的是信州弋阳谢氏家族。谢枋得(申伯七十五世)于宋理宗宝佑四年登进士第,与文天祥同榜,以江东提刑知信州,据信州抗御元兵,与文天祥抗元斗争相互呼应。兵败后隐居建阳。宋亡,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枋得不应。至元二十六年,被强迫挟至于大都,不食而死。潮州揭阳谢氏,是宋末度宗时武状元谢升一(壶山)公的家族。壶山公在护宋抗元中曾作出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末起义军领袖称帝大汉的陈友谅也是我谢家的后代,其祖父名谢千一,因入赘陈家改陈姓。

进入明、清,我谢氏又是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一方面分布更加广泛。特别是明代中叶后我谢姓开拓到了大陆以外的地区台湾等地,清代我谢姓向台湾的迁徙更加濒繁,同时东南亚诸国也有了足迹。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我谢姓人才辈出,灿若星斗,政治家、理学家、画家、医学家、军事家不时涌现,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均有建树。

明朝,我谢姓名人大为增加,其人数仅见于《明伦汇编.民族典》的就有75个之多。这些人有宰相、太傅、理学家、教育家、大诗人、高官。明朝谢姓人许多以科举途径谋取功名,荣登进士榜,其中有我谢氏历史两文状元谢一夔(1464年)和谢迁(1475年)。迁公后来成了很有成就的宰相,子孙也在科举场上建功名,官场出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迁(1475年)

清代我谢姓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其中入《清史稿》名人至少19个。

当代谢姓分布

目前谢姓人口有一千多万,排在全国大姓第23位,在台湾谢姓位居大姓的第13位。国内以广东、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河南、四川等省区分布最为集中。谢姓人口大多数居住在这些省区,他们大多在长江以南,尤其是东南部地区。

生活在海外的谢姓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等地。他们是明清时期出海定居的谢姓人后裔,或者是近代移居海外的。主要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已达二十余万。

▍文:谢爱强

▍摄影:谢

▍编辑:谢氏网文化传媒

▍法律顾问:宝树法律联盟

▍版权声明:原创发表

站长电话:19977197909

官方网站:www.xieshi.org

歌曲 家训 族谱 字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