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每一年的儿童节,我都是和哥哥一起过的。“

“可是,从今年开始,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这是一个叫邓鸣璐的小女孩,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的一篇思念哥哥的文章。

他的哥哥,就是两次登上春晚舞台的小童星,邓贺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被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戏曲神童,却早早地离开了喜爱他的人们。

7年之后,妹妹也走上了学习戏曲表演的道路。

她能够继续坚持的原因,叫人泪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2012年龙年春晚的开场,是一个长得像福娃的小男孩,提着灯笼,唱着童谣出场。

立刻引起了引起了全国观众的注意。

从此,红肚兜、虎头鞋、桃心头成为了这个叫邓鸣贺的可爱小男孩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的蛇年春晚,邓鸣贺携妹妹邓鸣璐,在春晚上表演了当年的名节目——《剪花花》。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懂事可爱的孩子,只有昙花一现般的短暂人生。

2006年8月,邓鸣贺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名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历史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受河北和山东的影响,特别是豫剧,当地的老百姓都能唱上两句。

邓鸣贺从1岁开始,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爷爷邓庆华,是县豫剧团的琵琶手,也是当地唯一一个会弹琵琶的人。

有表演时,剧团就会喊上邓庆华

奶奶就带上邓鸣贺一起,看爷爷表演。

邓鸣贺对戏曲的启蒙,主要来自爷爷的熏陶。

两岁多的时候,邓庆华发现小孙子张嘴会唱了,十分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鸣贺的首次登台是在一场不算正式的晚会上,两岁多的邓鸣贺毫不怯场,不会唱的部分就由爷爷在后面给出提示。

这次表演让他一鸣惊人。

随后,爷爷就开始带着邓鸣贺到老干部局戏迷协会排练。

这里的每一个戏迷,都算得上是小凳子的启蒙老师。

邓贺鸣不仅外在形象好,对音调也十分敏感,转弦后他马上就能搭上调子。

再加上惊人的记忆力,和极高的悟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学唱戏,缺少演出实战的机会。

爷爷为了锻炼小凳子,便带着他跟着一个吹唱班四处奔波。

这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情。

之后,家里负责吹唢呐的二爷爷成为了小凳子的搭档,村子里红白喜事的台子成了他的主要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外干活,风餐露宿,吃不好也吃不饱。

碰到风雪天气,无法坐车,二爷爷只能抱着小凳子一路跑过去。

艰苦的环境令年幼的小凳子实在吃不消,很多时候都是一路哭到目的地。

可是每当轮到他表演节目了,他就能立刻擦干眼泪,进入状态,兴高采烈地唱起来。

二、

邓贺鸣对于戏曲是发自肺腑的热爱。

随着邓贺鸣在戏曲表演上的天赋越来越凸显,家里人教的东西明显不够他学了。

邓家5代人打鼓唱戏,才等来一个邓鸣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身上,承载着全家的理想。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爷爷决定把他送到淮阳赵玲艺术学校,专门学习戏曲表演。

此时的邓鸣贺只有3岁半,是整个学校最小的学生。

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几乎没有自理能力,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

小鸣贺已经开始了他的住读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父母觉得不舍,为了孩子的前途,还是下决心同意孩子去异地求学。

去的第一天,小鸣贺抱着爷爷哭作一团。

爷爷离开的时候,小鸣贺扒着学校的大门,呼唤着爷爷把自己带走。

在之后的日子里,小鸣贺的爷爷或奶奶,两周去看他一次。

每次,邓鸣贺都围在爷爷奶奶身边,害怕被他们再次丢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却从未听说,孩子的父母专程去看望过孩子。

直到一位心理专家告诉爷爷邓庆华,过早地让孩子失去家庭独立生活,会给孩子将来的人生带去负面影响。

爷爷奶奶才决定放下手里的生意,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晚上接小鸣贺回家,第二天早上再送去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新环境一切都无法适应的邓鸣贺,每到学习戏曲时,就能全身心投入进去。

从3岁到5岁,邓鸣贺一直跟随赵玲一起学习戏曲,二人感情非常深厚。

眼看邓鸣贺学得不错,赵老师推荐他参加河南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登上大舞台的邓鸣贺,轻松拿到了少儿组银奖擂主。

这意味着,随之而来的演出机会和比赛越来越多。

可是,在邓鸣贺的小姑姑看来,侄子邓鸣贺失去了一个正常孩子理应拥有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生活在成年人的圈子里,很多时候甚至比大人还要懂事。

在其他人都只关心他飞得高不高时,可能只有这位姑姑关心他飞得累不累。

可惜,小姑姑人微言轻,邓鸣贺的人生早已被家中长辈安排妥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没多久,小鸣贺就迎来了人生的最大机遇。

2011年,在第15节中国少儿戏曲梅花奖中,邓鸣贺拔得头筹。

这一年,邓鸣贺才刚刚5岁,他的努力与懂事程度,远超同龄人。

同年,他在《我要上春晚》节目上收到了春晚演出的邀请函,当年的春晚总导演正是哈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过春晚后,邓鸣贺就彻底红了。

此后,找邓鸣贺的商演和访谈就络绎不绝,年赚百万。

每当这时,邓鸣贺都不忘带上妹妹邓鸣璐。

而陪两个孩子上节目的,永远是爷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妹妹而言,年长一些的邓贺鸣显得更加自信。

5岁的孩子上访谈节目,毫不怯场。

他不仅能够接受人们叫他“小凳子”,还十分喜欢这个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他的表演既自然又成熟,根本看不出任何紧张,像一个练习多年的成年人。

而在一旁的妹妹,则稍显稚嫩与紧张。

每当主持人提到父母时,爷爷就会说一直就是自己陪在孩子身边。

邓鸣贺也总说,自己最喜欢的人就是爷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爷爷不在家,就要抱着爷爷的枕头,才能安心睡觉。

并且,爷爷还承诺一定要给小鸣贺找所好学校,把他培养成一名大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命运,却给这一家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2013年2月,邓鸣贺被确诊罹患白血病。

这一消息对邓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一出来面对媒体的爷爷,泣不成声。

邓鸣贺的父母辞去工作,来到北京全心全意照顾生病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只能有一个家长陪护,母亲就住在医院照顾小鸣贺。

父亲和爷爷在医院附近租房,每天做饭送往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强的小鸣贺,不论是做强化疗还是腰部穿刺,骨髓穿刺的时候都非常坚强。

不论多么难受,他都忍住眼泪,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

他始终像个温暖的小太阳一样,安慰着压力巨大的父母,还将欢乐带给同病房的孩子们。

6个月后,邓鸣贺康复出院,他当时的精神状态非常好。

出院一个月后,邓鸣贺重返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命运弄人,小鸣贺停止治疗3个月后再度发病。

家人陪同他前往医院,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半年后,小鸣贺的身体急转直下。

2014年正月十五,再次入住医院治疗的时候,邓鸣贺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强烈的治疗方式。

生命的最后两个月,小鸣贺肺部有严重的并发症,只能躺在床上吸氧,几乎不能下床。

2015年4月28日,小鸣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下过无数精彩表演的邓鸣贺,只在人世间生活了短短8年。

他或许真的是贪玩的福娃娃,来人间游玩一遭,就回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邓鸣贺的离去,让整个邓家陷入无比的悲痛中。

家人们难以相信,精心养大的孩子就这么永远地离开了。

渐渐地,爷爷将培养的重心转移到妹妹邓鸣璐的身上。

邓鸣璐2008年出生,比哥哥邓鸣贺小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鸣璐同样从小就深受戏曲艺术的熏陶。

有邓鸣贺珠玉在前,邓鸣璐也始终追随着兄长的步伐。

因为当时有培养哥哥的成功经验。

2011年,不到3岁的邓鸣璐也被送往河南淮阳,和邓鸣贺一同在赵玲艺术学院学习戏曲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鸣璐同哥哥感情十分深厚。

哥哥就是她的保护伞,永旺守护着她。

小时候,兄妹二人在乡下玩耍,看见一条蛇。

邓鸣璐当场大哭,尽管邓鸣贺也害怕,却还是会护在妹妹身前。

开始学习戏曲后,邓鸣贺总会帮助妹妹纠正表情和动作。

邓鸣贺第一次登上春晚后,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福娃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每次上节目,几乎都会带上妹妹。

邓鸣璐第一次上春晚,也是和哥哥一起。

两个无敌可爱的年华娃娃,笔着手说剪花花,简直萌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上台前,邓鸣璐特别紧张,不敢登台,邓鸣贺拍着胸脯说;“别怕,有哥哥在!”

第一次在春晚上成功表演的小鸣璐,同哥哥约定,以后每年都要上春晚。

谁能想到,这是邓鸣贺最后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此时的邓鸣贺已经身患白血病,却被家人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发烧。

哥哥离开后,邓鸣璐的情绪特别低迷。

甚至到了一听豫剧就哭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烈的悲痛,和对哥哥的思念,导致邓鸣璐一听到戏曲就止不住的伤心,更别说学习了。

因为一听戏曲就哭,学校的京剧课程也无法继续。

而邓鸣贺的离世,也让爷爷备受打击,一夜之间,几乎老了十岁。

更没有心思继续教小鸣璐唱戏。

就这样,邓鸣璐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学习戏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有一天,和邓一起唱戏的票友和他说;“你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往的悲伤里,鸣璐也是个唱戏的好苗子,不能耽误了她。”

邓听后决定好好培养小孙女,但他还是决定先听听邓鸣璐的想法。

小鸣璐听了爷爷的话后,有些犹豫。

她内心是渴望继续学习戏曲的,但是害怕一听戏就想起了哥哥,想到哥哥就会流泪难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一听孙女愿意学戏,就放心了。

爷爷邓庆华就劝慰小鸣璐:“哥哥会在天上一直看着你,只要你把戏唱好,哥哥会比他自己唱好更开心。”

慢慢的,小鸣璐从思念哥哥的悲伤中走了出来,继续学习戏曲。

邓鸣璐不仅有天赋,而且更努力,她延续着哥哥走过的路。

她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春晚邀请函”。

邓鸣璐承载着哥哥的梦想,登上2017年的春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习京剧的同时,邓鸣璐也不忘豫剧的学习。

在邓鸣璐眼中,哥哥是戏曲小天才,也是心中的标杆。

邓鸣璐的故事里,哥哥永远都是主角。

爷爷邓庆华的讲述里,也永远少不了哥哥邓鸣贺。

几乎每上一次访谈节目,主持人都会提到哥哥邓鸣贺。

只要一听到哥哥的名字,小鸣璐就忍不住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一度哽咽到无法言语,哥哥永远是小鸣璐记忆里无法磨灭的存在。

今年14岁的邓鸣璐,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曾经总是和哥哥一起搭档唱的《朝阳沟》选段,现在已经有了固定的小搭档陈国豪。

她表演的《穆桂英挂帅》,已经十分纯熟,身旁却再也没有哥哥的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鸣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怀念着哥哥。

相信今后邓鸣璐每一次表演,哥哥都会在天上,笑着看她。

小鸣璐也正如自己所说的一样,会承载着哥哥的梦想一直唱下去。

其实,从决定如何培养孩子,到接受采访、出席节目,可以看出爷爷邓庆华在邓家说一不二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应该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更像是隐形人。

他们缺席的不仅是孩子的童年,甚至是孩子的人生。

邓家兄妹的父母几乎很少出现在镜头前,邓鸣贺离开后,他们似乎更加低调。

他们也许后悔陪在邓鸣贺身边的时间太少太少,几乎没有多少与孩子相处的美好回忆。

等到能够长期陪在孩子身边时,孩子已经病倒了。

可是,当邓鸣璐提到家人时,还是只有哥哥和爷爷,父母似乎也缺席了她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老人,父母只知享受教育成果时,孩子的风光与成功,真的是父母要追求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