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聪明过头了,他以为李渊是个笨蛋,但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笨蛋。他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李密算是个聪明人,从小就喜欢看书,特别是历史和军事方面的书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自幼就有雄心壮志。

这就是他的生活。

李密是个大家族,曾爷爷、曾爷爷都是北周重臣,其父李宽则是上柱国,蒲山郡公。

他以前是靠着老爹的关系,在宫中做了个护卫,算是一个很高的文职人员。不过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决定辞去自己的职务,专心学习,等待机会。

李密的生平

从那以后,李密就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李密做生意,需要钱,但他没有那么多钱,于是他选择了当一名普通的职员,也就是一个叫杨玄感的人。

这杨玄感的生意,就是为了对付隋朝。

隋炀帝在高句丽的时候,就是杨玄感负责的。

隋炀帝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致使当时的义军四起,杨玄感见状,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便召集了一些心腹,策划了叛乱。

为了增加自己的生意成功率,他还专门请来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李密,让他帮自己出谋划策。

李密也是个精明的人,一口气将杨玄感的计划说了出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占领幽州,切断隋炀帝的后路和后勤,让他在高句丽帝国自生自灭,这是最好的办法。中策是以长安和潼关为中心,与隋炀帝进行一场持久战。而最坏的办法,就是直接进攻洛阳,可是洛阳城防御森严,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古代的人都很聪明,每一次三计,他们都会做出最坏的决定,所以杨玄感决定进攻洛阳。

然而,他的运气并不好,始终攻不下洛阳,后来,隋朝又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杨玄感终于战败。

李密的第一笔生意,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宣告破产。

李密因为受到了杨玄感的影响,被隋朝官方通缉,很快就被抓了起来。不过李密倒是有几分本事,在护送的过程中,他竟然还能从墙壁上跳下去,简直就像是一场远古的逃亡。

从此,他改头换面,东躲西藏。

他听说翟让的瓦岗村很厉害,所以就加入了他的队伍。李密自然也清楚,他的身份太过敏感,所以才会用假名。

只是他的演技实在是太烂了,被人看穿了。所以翟让建议,直接处死李密,因为他是朝廷重臣,生怕他会引起隋朝的军队。

但李密三寸不烂之舌,还是说服了翟让,让他顺利进入瓦岗寨,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和以前不一样,李密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一步一步往上爬。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对商业的热爱,不管是做生意(带兵打仗),还是制定策略(建议),他都很努力。

他从最低级的销售员开始,负责招揽更多的人加入,最终成功地拉拢了许多小势力,让瓦岗寨的实力越来越强。

之后他又用计谋干掉了张须陀这个他最忌惮的人,帮助翟让夺取荣阳。

李密就是靠着这一点,才能得到翟让的信任,才能单独指挥大军。李密对自己的部下很好,所有的财富都会分给自己的部下,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效力,战斗起来也很勇敢。

现在李密已经有了自己的一股力量,在瓦岗寨集团中也有了一席之地。

后来李密多次与翟让并肩作战,打败了隋朝的军队。

渐渐地,李密对现在的情况并不满意。他要将瓦岗寨集团发展壮大,如果能取代隋朝,那就更好了。这也是他一生所学的东西。

所以,他建议翟让夺取洛阳,以取而代之。翟让对于李密的提议颇有几分心动,但碍于瓦岗寨当时的力量不够强大,两人决定先拿下洛仓,保证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终,一切都很顺利,瓦岗军不但攻占了洛仓,还获得了隋朝储备的大批粮食,并且一举击溃了隋军2.5万人的军队,一举从众多的反隋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反隋力量。很多平民和小势力,都会蜂拥而至。

翟让这个人很厉害,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和李密相差甚远,所以他主动让出了瓦岗寨的首领之位,让李密担任。

翟让是个识时务的人,他没有足够的实力让瓦岗寨在这个混乱的时代生存下去。他虽然是老大,但下场也不会太好。如果让李密当上了这个位置,那么瓦岗寨就有可能取而代之,到那时,他就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了。

于是,李密成成为了瓦岗寨集团的总裁,也是公司的 CEO。瓦岗寨在李密的带领下,发展的还算不错。

各地的义军、隋代的官员都加入了瓦岗寨,使瓦岗寨成了隋代最大的反隋力量。

李密的失败原因

不过由于企业做大做强了,李密也开始飘了。在当时他接连犯下了几个错误。

其一、他杀了翟让。

李密自从当了瓦岗寨的首领,对于以前的老板翟让,还是非常不错的。李密自称魏公,册封翟让为司徒,这就是明证。李密身为三宫之主,身份尊贵,对他也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随着瓦岗寨的不断壮大,情况却是发生了变化。

一是李密太过看重权势,所以不太看重男女之事。比如,一旦他赢得了这场战争,那么他就不会再拿出什么东西来。

不过想想也是,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属于瓦岗寨的,并不是李密的。现在他已经是魏公了,在他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他的,自然不可能与其他人共享。

随着瓦岗寨的规模不断扩大,跟随在翟让身后的一帮人也开始不满起来。他们可没有翟让这么有觉悟,觉得翟让和刘老板走到一块,就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他们将翟让团团围住,想要夺回他的权力。翟让的哥哥翟宽更是扬言:“你不愿意当我的哥哥,我就当你的哥哥。”

幸亏翟让顾全大局,并没有被他的话打动。

但当李密侦到这件事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威胁。既然已经得到了,他当然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他打算将翟让和他的几个兄弟全部干掉。

有一天,翟让被李密邀请去军中作客。翟让兴高采烈地去了,他万万没想到,这次的宴会居然是个陷阱。

翟让来了之后,李密命人将韭菜放在了桌子上,然后拿出了一张精致的弓,请翟让品尝。就在翟让全神贯注地盯着那把长弓的时候,一名持刀的人突然从背后冲了出来,一剑将他击杀。

然后李密就派人去剿灭翟让的那些手下,并且安抚了翟让的那些老部下。

这件事情,让整个瓦岗军都陷入了恐慌之中。李密表面上坐稳了位置,但实际上,他已经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这就是他的失败。

第二,他要将李渊收为手下。

公元617年,李渊,唐国公,再也忍耐不住,出兵晋阳,与反隋军并肩作战。

因为当时瓦岗寨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李渊又与李密有过一段渊源,所以李渊特地写信给李密,希望李密能到他这里来,二人共图大业。

李密凭借自己的实力,对刚刚崛起的李唐,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不过他和李渊也算是旧识,礼数上也要礼让三分,所以他才会在回李渊的书信中玩了个花招。

李密说,他是个废物,是个废物,但现在,他成了天下英雄的领袖。他现在是盟主,自然要为自己的属下负责,不能随意投靠任何一个势力,所以,他决定联合起来,一起推翻隋朝。

他自称盟主,又高调提出联盟,言外之意,就是想让李渊投靠他。可见其嚣张跋扈。

李渊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心机深沉。他知道,现在瓦岗寨的实力很强,李密是他得罪不起的。所以他称呼李密为兄长,并表明了与他结盟的决心。但因为距离太远,所以他们并没有选择汇合,而是选择了战斗。

如此,既能讨好李密,又能确保自己的力量不受影响,所以李唐王朝才会如此兴盛。

第三,战略上的重大错误。

长久以来,瓦岗寨的战略目的就是要将洛阳这个据点给堵死。洛阳定了,关中定了,关中定了。

大不了,把关中打下来,自己就是无敌的存在。

最后,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了,他成了皇帝。因为他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关中的人,所以宇文化及率领的军队向关中进军。

那时李密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暗处,等到宇文化及和王世充斗得差不多了,自己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但李密太得意忘形了,觉得王世充不值得他操心,所以他冲了过去,把宇文化及和他打得落花流水。

他虽然将宇文化及的力量全部歼灭,可是瓦岗军的伤亡却是惨重。洛阳王世充见机而动,直取瓦岗军。

李密的结局

李密心高气傲,屡战屡败,最后被王世充击败。李密不得不去李唐,这是他的故人李渊一手创建的。

如此一来,瓦岗寨这个曾经大名鼎鼎的公司,就这样沦落到了没落的地步。

在李密回归大唐后,李唐集团将瓦岗寨的所有人才、土地全部据为己有,一举成为唐国最强大的力量。

对此,李渊乐得合不拢嘴,但是同时他也为一件事情发愁,那就是该如何处理李密。

对于李渊来说,这李密非死不可。

李密是李渊的劲敌,李密要取代隋朝,自己登上帝位,这一点从他杀死翟让就能看得出来。

他向李渊投降,也是迫不得已,不能持久。李渊虽然收编了李密的部下,也收拢了不少领地,但李密却没有了自己的力量。

不过,李密在瓦岗寨的声望还在,只要他愿意,一挥手,就能得到一大批老臣的支持。而李渊知道李密的性格,十有八九会如此。李密只需要伺机而动。

就算李密没这个打算,但如果他的部下也这么想怎么办?他们支持李密,李密能有什么办法?就如同翟让的几个哥哥,也是恨不得把他推上皇位。

总之,李唐集团不杀李密,就是一个很大的冒险。

不过,李渊想要杀死李密,却是有些困难。

谁都知道,他和李密的交情很好,本来就是盟友,再加上李密已经和李渊站在了一起,李密已经彻底成为了李渊的“自己人”。

李渊可不会对自己的族人动手。最重要的是,他的后遗症实在是太大了,李密的那些老部下肯定会担心他会受到影响,造反。

这会给李唐集团带来灭顶之灾。如此一来,李唐集团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这就会让其它势力有机可乘。

因此,李渊虽然想杀李密,但是却不敢随便下手。

但是姜还是老的辣,李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死于李渊的算计。

李密来到李唐,李渊对他非常的热情。李密被册封为邢国公,光禄卿,又将堂姐独孤氏许配给李密,称呼李密为兄长。

李渊对李密的好,在外人眼中已经是无与伦比的了。

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一种假象。至于联姻,那是一种阴谋诡计。邢国公,不过是个虚名,李密连管理领地的机会都没有,只是起了个名字,最起码可以多领点薪水。

而李密的本职光禄卿就更有意思了,这职位是掌管部分宫门和宫中供奉事务的。说白了就是给李渊当管家,处理一些日常起居方面的事情。

总结一下,李渊对待李密的安排就是位高权轻,虽然有无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却没有一点实权。

李渊做的一切都在暗示李密,对他不信任。

那么此时的李密会怎么想呢?自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起兵反叛。

不过他此时身在宫中,远离军队,只能等待机会了。

于是过了一阵子,李渊觉得该收网了,便给李密安排了一个机会。他派遣李密前往黎阳安抚旧部,而且为了让李密安心,还特意让其老部下王伯当同行。李密自然欣然前往。

李密正在路上盘算着大军的去向,却接到了李渊的命令,要他沿着来时的路回去。

李密一听,就知道李渊这是在懊悔,自己这次回去,只怕是凶多吉少。还不如直接造反呢。

其实李渊早就算计好了,他要的就是这种结果,李渊看似并没有亏待李密,但李密却是多虑了,他才会造反。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杀死他。

李密发动叛乱,并没有能够说服太多的老部下,整个叛乱的过程非常仓促,结果不言而喻,李密兵败而亡。

李渊就是以此为借口,引诱李密出手,将他击杀,而李密则是背负了所有的骂名。李渊的做法,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阴谋诡计。

事实上,这也不能怪李渊无情,要怪就怪自己选错了赛道。反隋的比赛,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活下来的人,也就是活下来的人。

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任何一方能够获得双赢。既然只有一个皇帝,那就一定是唯一的胜利者。

那些小势力还好说,反正成不了什么气候,早晚会被人买走。可那些大势力的头目,却是别无选择,不是做了皇帝,就是万劫不复。窦建德的下场,王世充的下场,还有刘黑闼的下场,都是如此。

特别是王世充,李渊都说了饶他一条生路,可他还是被杀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李渊的原因。

这也不是李渊老奸巨猾,李密只当李渊是个蠢货,认为他没想到这一点,居然还想着将来卷土重来,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参考资料:《隋唐演义》《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是文史兄弟,文不离史,史不离文,文史两兄弟。

创作不易,杜绝抄袭,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