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宋初时期,有一位道家的高人,名叫陈抟,精通《易经》和相学,后世人都称他为陈抟老祖。他写过一篇文章,名叫《心相篇》,仅仅一千三百零四个字,却句句精华,把相学的精华都说透了。下面分享其中的十句,帮你看透世道人心

一、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简评:有句话说得好:“人在四十岁之后,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为什么呢?因为四十岁之前的相貌,是父母给的,四十岁之后的相貌,是自己造成的。怎么造成呢?都是我们的心造成的。

心就是相貌形成的根源相貌包括面貌和神态,心地善良的人,看上去就会慈眉善目;心狠手辣的人,看上去就面目狰狞,让人可怕。所以通过一个人的面貌,也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内心是善还是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简评:我们的言语行为,都是个人心念的一种反应,因为有了那样的心念,才会有那样的言语和行为。所以儒家说:“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如果内心诚恳恭敬,那他表现出来一言一行,也一定都是诚恳恭敬的。因为行为就是心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一个人的言语、行为、神态,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是善还是恶,并且进而推断出他将来的吉凶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简评: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数,不讲诚信,总是出尔反尔,反反复复,那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种不靠谱的人,有几个人愿意和他做知心朋友呢?所以一看到一个人反复无常,就知道他没有交心的朋友可以依靠,注定是晚景凄凉。

四、转眼无情,贫寒夭促

简评:古往今来,都有这种势利小人,用着人了靠前,用不着人了靠后,他需要你帮忙的时候,管你叫爹都行,不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一脚就把你踹开,翻脸就不认人了。这种无情无义的小人,看似精明,实则愚蠢,虽然眼前占了一点便宜,却损了阴德,折了福报,将来的命运很惨,不但贫穷,还会短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简评:平常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可以称为“自来熟”,第一次跟你见面,就哥哥长弟弟短的,非常热情,就跟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让人感觉很亲切,很友好。但你跟他相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其实他见了谁都是这样热情,都跟一见如故似的,但再往深里交往,还是稀松平常,不会跟你推心置腹,说真心话。这种人往往比较轻佻随意,没什么知己,不可以深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